陈振梅
泉州南音,旧称“弦管”,亦称“南管”“南乐”“郎君乐”等,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及部分东南亚国家。早在19世纪初,海外就已有南音社团的踪影,如成立于1820年的菲律宾长和郎君总社、1883年的马来西亚吡叻太平仁和公所[1],但大部分的南音社团成立时间在20世纪,且至今生命力旺盛,如新加坡湘灵音乐社(1941年)、菲律宾国风郎君社(1935年)。在印尼地区,成立于1935年泗水寄傲社已设立有南乐股[2],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成立于1983年,是印尼现存唯一的南音社团。
慕课,音译于MOOC,是一种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如今网络日益发达,慕课的建设以及其它线上授课方式的推行,对具有一定局限性的传统音乐传承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本文以解决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现时面临的南音传承困境为契机,探索南音海外传承的新路径,以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为试点,通过网络平台,向基金会学员分享线上课程,并对传承效力进行分析。
“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成立于1983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前身是成立于1940年的‘同益社’”。[3]117“同益社”的日常活动内容包括了极富闽南地方特色的文娱项目,如泉州南音、梨园戏、高甲戏等,基金会创始人颜呈茂、林志良、林笔锋、陈秀峰皆因热爱家乡文化而结缘。1965年,印尼排华,华人活动基本停止,弦友①借颜呈茂家中隔壁有海军驻守之便利,仍聚集在其家中一起奏唱南音。后“由锺水心老先生提议成立南音社团,此意得到各方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3]118但由于1966年所有华校、华社都被关闭,想申请成立南音社团,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林锦田先生等人根据1967年底37号法令,印尼籍华人可以组织宗教、慈善、医药和体育、娱乐等团体[4]的文件规定,以“东方音乐基金会”和“关公宫”之名向文化部和宗教部申请,获批成立会所之准字,坐落于JI.Pеjagalan I Raya No.35。后于珊瑚新村西街重新置地建造,为南音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但即便如此,南音在印尼的传承仍然面临着传承方式、师生资源、语言和文字等方面的困境。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南音有较长一段时间里是以“馆阁”为单位的存在方式,如同于现今的南音社。早期的馆阁为封闭式教学,单纯的口传心授,更具有多数现今不易看到的一些特征,比较突出的有徛馆先生制,即馆阁在开设之初会请一位专业水平高超的弦管先生徛馆教学。
由于印尼当地缺乏“饱腹”②的弦管先生,在会所成立之初便是依赖于华侨自身携带的技艺与记忆,故而在这些人逐渐消逝之后,其整体的南音水平也呈逐步降低的趋势,新生力量同样缺乏弦管先生的教导。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长期以来,通过聘请国内的弦管先生,驻住会馆传承南音,从成立至今,已聘请了台湾、泉州、厦门、惠安、丰州、晋江、石狮等地的十几位老师前往印尼教学。这些教师前往印尼后,都会进行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或几年的驻馆授课,其中苏诗咏在会所授课的时间最长,前后长达6年。
馆阁式的传承,一师多能,弦管先生根据学生的资质传授不同的学习内容,或唱或奏,或易或难,学生集体学习却又各有所长,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能磨合出一个水平较为高超的奏唱团队。其缺点在于传授方式的单一,通过一遍一遍不断的重复奏唱,达到掌握曲目的目的,这个过程略显枯燥,学习者往往不易坚持到学有所成。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从国内聘请的弦管先生授课方式与传统馆阁的一致,但由于来源于不同师承,加上更换频繁,往往换一个先生,学生就得重新适应,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时常中断,不系统、不连贯,学习过程效率较低,收获甚微。
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南音会馆常规活动时间为每周二、三、四、五晚以及周日白天,其中周二、四多为新学员的学习,周三、五则主要是年长会员的实践活动,周日为全体南音会员进行南音交流。印尼当地仅剩东方音乐基金会这一机构还在传承南音,会所里会南音的成员在工作日都有其它的工作。这种缺乏“弦友”共同“玩耍”的环境,使得所聘请的弦管先生在教学或活动之余,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出现无法久留的情况,故而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时常陷入聘请教师的困境,也造成了师资匮乏、断层的现象。
在学员方面,同样面临招收困难的情况。基金会的南音生源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会员牵线的家族成员。平时会馆活动时,原本年长的会员有意的带家族中年轻的一辈前往一同参与,逐渐培养对南音的兴趣,而后使其渐渐加入到学习南音的队伍中。第二种是依托于会所一楼关公宫中所吸收的学校学生。在会所的一层,是关帝爷的供奉场所,附近学校的学生在每周日需到关公宫中进行“念经”仪式,“念经”仪式结束之后,会所二楼的南音活动吸引部分学生留下欣赏,继而在会员的鼓励下加入学习。第三种生源是由张贴在会所墙外的招生广告吸引而来。有意者都可报名免费学习南音或参加活动,对于年轻的新成员,往往还会通过奖励制度,即每参加一次学习或活动给予多少钱的奖励,以此留住学员,使其能够长期的学习南音。待其学有所成之后,同样会带着这些学员前往泉州、厦门等地或其它东南亚国家参加南音交流活动,当然,所需的费用均为基金会提供。
尽管基金会在师资和生源的招收上,花费了大量的财力与精力,但能够长期驻馆的弦管先生和能够坚持学习并学有所成的学生较之于国内的情况仍然显得寥寥无几,其整体呈现出师资和生源匮乏的状态。欣慰的是,随着新生力量的逐渐成长,现已成为会所中南音新一辈的中坚力量,在南音国际大会唱或其它南音交流活动中,时常可以看见他们的身影,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在师资生源匮乏的情况下仍然致力传承南音,也让所有人看见了它充满生命力的枝芽逐渐蔓延。
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在南音传承中所遇到的语言阻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师生之间交流的障碍。基金会所聘请的老师均来自中国,所用母语均为闽南方言语系,与会所中学习者的交流中以闽南语和普通话为主。而作为印尼闽籍华人华侨,东方音乐基金会会员日常中所用语言以英语和印尼语为主,同时,受父辈的影响,有部分会说闽南语,但只有21%懂得中国的普通话(华语)。在东方音乐基金会的成员中,对于闽南语或华语的掌握情况,老一辈基本只懂闽南语,中年一辈通晓闽南语和华语,年轻一辈基本上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又多以年轻一辈为主,故而师生之间所用语言的差异,往往会存在交流不对接的局面,通常需要中年一辈的在当中充当双方的翻译者。虽然年轻的学生已经在课外时间自行学习华语课程内容,但老师与年轻学习者的沟通仍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其次,体现在曲词的发音中。泉州南音有“指”“谱”“曲”三大类,“谱”为纯器乐曲,所占篇幅极小,“指”“曲”均有曲词为载体,以泉州古方言的发音为准。较之于现今通用的普通话,泉州方言更显得生涩难懂,其声母没有轻唇音[f]、舌上音[zh][ch][sh][r]等,但多了一些难以发音的轻喉音等,而韵母更是多达78个,除了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音韵母、入声韵母之外,多种韵母之间差异甚微,发音差之毫厘,其义谬以千里。同时,南音曲词咬字中又有文读、白读、蓝青官话之分,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所用的发音不同,这都成为了学员在学习中不可绕过的一道难题。
在文字方面,南音中所用的曲词多以泉州方言发音直译,大多数年轻学员所识汉字不多,加上南音曲词多以借字记写,故而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曲词读音、曲词释义同样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不过在前往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长达一个月的实地考察中发现,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会根据老师所读的口音为其标注上印尼语的音标,这样的方法虽然无法深刻理解曲词含义,但可暂时缓解南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语言障碍,为南音在印尼的传播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本项目所制作的南音慕课内容针对不同的目的设计了南音欣赏、南音理论、专业实践三大模块。一、南音欣赏模块主要针对不熟悉南音的“局外”者,内容主要有南音音频、宣传片、微电影、高质量的传统或创新类舞台演出,意在以最容易吸人眼球的听视觉内容吸引网络上的“路人”,达到提升知晓南音者数量的目的。二、理论模块主要针对南音学员或对南音文化有兴趣者,在了解了一定程度的南音内容或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基础条件后,通过该模块了解南音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内涵,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南音祖师崇拜——孟府郎君的缘起、流传与祭祀、“御前清客”“五少芳贤”典故、南音乐语称谓、南音乐器简介、南音乐队编制、南音奏唱规则等。三、专业实践有工ㄨ谱识谱、南音演唱以及乐器演奏三大模块,以视频呈现为主,理论讲解为辅,主要便于南音技能学习者自学。这些内容在针对以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为代表的海外南音社团的应用中,呈现出了较之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
自慕课兴起以来,依据其本身所设定的大规模、开放性、在线性等符合当下网络时代的特点,迅速形成了一股网络在线课程的风潮。慕课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其较之于传统教学有突出的优势,在网络环境中,资源的丰富性、开放性和便利性无可非议。
对于此次以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为代表的海外南音社团设计的南音慕课而言,同样具有慕课所具有的优势。一、不受空间的局限。南音传统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具有较大的封闭性,以往学员要进行南音的学习,需集中至会所中,由老师在固定的时间统一授课,在路途中通常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且碍于学习时间多为晚上,所以到了八点左右,学生就该准备回家,再刨除到会所之后的准备工作,其实际学习的时间仅为一个小时左右,在时间问题上产生了极大的浪费,久而久之,学生也会觉得入不敷出,无法坚持学习。通过南音慕课,学生不用再大费周章的前往会所,只需在有网络的场所,学校或者家中,即可进行南音的学习,节省了往返路途的时间,更有效地利用了学习时间。二、学习内容的丰富性。海外南音社团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特殊,缺少了南音发源地所具有的丰富活态资源,不如泉州、厦门等地中多社团、多活动、多交流的氛围,故而不具备如这些地方学习南音的便利。本次南音慕课中包含有理论和实践两大模块,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有馆阁传承“一师多能”的传统,即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长传授不同的南音内容,对于音色、音准较好的学生,可相应的引导其往演唱方向发展,而对具有乐器天赋的学生,则教授其不同的乐器演奏。南音慕课内容的丰富,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的课程学习。三、学习进度的自主性。慕课的课堂翻转特性,将学习的主导地位置换于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基础不同和接受能力的强弱选择相应的课程进度。传统课堂中由于学生不同的基础和接受能力,教师往往需要以基础最差的学生为底线教学,基础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了“陪读”的现象,造成对课堂兴趣和学习动力的消减。而南音慕课中所具有的翻转特性,解决了线下课堂难以解决的这一矛盾。
南音慕课对于海外社团而言,无疑是另一很好的学习途径,馆阁传承与南音课堂虽都以传承南音为己任,但前者多以兴趣为驱动力,后者更多的是以完成课程为目的,二者性质的不同,使得南音慕课在馆阁中的运用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不可控。社团中的南音学习本以兴趣为目的,故而学习仅是个人的自主行为,即使社团负责线上监督,但对于学生实际学习状态是否接受不可控,更多的需要学生自身的自觉。第二,技艺传授过程双向不畅通。学习者可通过慕课进行南音理论或技艺的学习,在传统技艺传授过程中,弦管先生往往需要对学生的手型、坐姿、演唱演奏技法等进行当面的指导,如有不足或者错误的地方,弦管先生可对其进行及时调整或修正,有效避免了这种由长期具有偏差的实践而养成习惯的不可逆性。但在网络平台中,缺少了先生面对面的指导,使得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若是出现不足或错误无法得到及时的改正或引导。第三,语言传达的不便捷性。长期处在海外地区的华裔,迫于生计往往需要学习当地的语言从而融入当地,在这样的环境下,华裔人对于华语的掌握随着环境的同化呈现出日趋减弱的形势。海外南音学员中同样具有这种情况,多数学员不具备以华语顺畅沟通的能力。再加上南音以泉州方言演唱,所以就算是掌握了华语,对于南音的学习仍是另一项语言的挑战。南音慕课中的教师均来源于南音的发源地,不可能学习印尼语、新加坡语或其它东南亚国家的语言再来进行授课,而为了刨除地方腔调所引起的歧义,南音专业术语以泉州方言讲解,其它语言则以华语授课。这种语言的不对等,使得海外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语言接收障碍,特别是对于理论方面的知识,从接收、理解到掌握需要在语言中花费大量的精力。
总而言之,南音慕课的出现是“互联网+”思维下传统艺术教育观念的转变,可以让更多的人共享优质的南音教育资源,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利于南音在海外的传播和传承,其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使得南音乃至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特别是技能课的授课仍需以传统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为主,新时代产物如慕课的方式为辅,才能将学生学习的内容、效率、准确性最大化,更易于南音在海外的存活与延续。
注释:
①弦友:南音旧称“弦管”,弦友即弦管朋友间的互称。
②饱腹:形容掌握的弦管曲目量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