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春雨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逐渐成为备受教师群体关注的话题。体育作为高中教学体系的关键组成科目,该学科的教导既有助于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发育,还有助于改善高中生的精神状态,为其学习成长起着十分关键的助推作用。教师构建高中体育的高效课堂,旨在提升高中生的运动活力,强化高中生的运动技巧,培养高中生的运动习惯,助力高中生运动综合素养的成长。以下,结合多年实际教学经验,简要对高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展开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取用。
关键词:高中生;体育运动;高校课堂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8-064
新课改提出教师在授课时应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既要保障高中生必要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将其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体育教学本就与传统的理论科目不同,教学方式自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部分高中体育教师教学理念较为传统,惯用于任务式的手段进行训练安排,这一模式不仅容易导致运动氛围僵化,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中生的运动积极性。对此,教师更加需要提高对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视程度,注重教学趣味性、有效性、多样性的同时,不断激发高中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运动。
一、注重教学趣味性,提升学生运动活力
运动活力是指高中生从事体育运动时的主观倾向意识,它既能够左右高中生的运动心态,还关系着高中生运动时的身体状态。传统的体育训练难以焕发高中生的运动活力,因此,教师可以立足趣味教导视角,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进行引导。即,教师将现阶段的训练任务与备受青少年喜爱的游戏项目进行深度融合,让高中生在游戏的环节中既能够感知到运动的乐趣,还可以高效完成当前的运动安排,促进其运动效率提高的同时,助力运动活力的增长。
例如,教师组织高中生进行跑步训练时,可以采用团队比赛的方式进行引导。授课前,教师可以根据高中生的运动能力强弱进行小组划分,尽量保持各个小组的运动水平处于同一高度。授课时,教师应带领全部高中生进行集体热身,避免其在后续的比赛中由于身心预热不足发生意外事故。比赛项目则可以选择变速接力跑、冲刺接力跑以及团队计时跑等。教师选用游戏化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跑步练习,通过调动高中生自身的求胜欲望来焕发其运动的活力,改变以往枯燥氛围的同时,实现运动趣味性的提升。
二、注重教学有效性,强化学生运动技巧
体育运动由于表现形式不同,因此,高中生在从事锻炼时也需要掌握特定的运动技巧。传统教学以讲演展示为主,虽然可以使高中生掌握专业的运动技巧,但却缺乏实践练习,久而久之,不利于高中生的运动能力发展。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对抗竞赛的方式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让高中生技巧学习有的放矢的同时,促进其运动水平的上涨。
例如,教师在教导高中生“篮球”相关的运动技巧时,可以开展篮球对抗赛,让其知识学习与实践练习相结合。授课时,教师可以联动多媒体设备讲解具体的动作要领,而后,将班级高中生划分为3人小组,选用5分淘汰的规则进行比拼,胜利小组继续比赛,失败小组由其他小组代替。人数少于正常数目,可以确保小组中每一名高中生都可以得到充分锻炼;赛制使用5分淘汰制,则可以充分点燃高中生的运动激情。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对抗比赛进行融合,既有助于将连贯性较强的动作讲解得更加细致,还有助于在竞赛的环节中深化高中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实现体运动技巧的强化。
三、注重教学多样性,培养学生运动习惯
体育学科的教学并非运动锻炼这一种表现,其中还包含了体育品德、健康行为、运动习惯等多种元素。教师在教学时也应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对此,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引导的方式进行授课,利用高中生熟悉的生活元素作为教学的载体,使其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的同时,还可以知晓与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促进高中生体育运学习综合素养成长的同时,助力良好运动习惯、正确生活意识的养成。
例如,教师利用训練之余的时间,教导高中生运动相关的理论知识。运动习惯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与体育锻炼两部分,日常生活方面,高中生应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充分利用生活的碎片时间从事体育运动,借此保持健康的身心,此一环节还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康行为意识;体育锻炼方面,高中生应养成遵守体育规则、尊重竞赛人员的习惯,并在运动的过程中严于律己、公平竞赛,此一环节则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体育品德观念。教师基于多元化视角讲解体育运动相关的知识,既能够帮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还可以塑造高中生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的素质,进而加速高中生的全面成长。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的高效课堂构建绝非一蹴而就的,它不仅需要教师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还需要合理选择教学手段,焕发高中生运动激情的同时,逐步提升高中生的运动水平,进而在高效率、高质量的运动环节中,逐步实现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罗维仁.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3):108-108.
[2]赵光熙.浅析如何构建高中体育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