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影响食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及解决方案

2021-11-18 20:55房伟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食品检测方案影响因素

房伟伟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質量的逐步提升,对饮食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食品生产厂家及检测机构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产品出厂前需要对食品进行二次检查,只有检验合格后的产品才可流入市场。基于此,本文对影响食品检验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提高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检测;结果准确性;影响因素;方案

1食品检验概述

食品检测工作主要针对的是在食品正式流入市场之前,确保其符合相应的品质标准,并将没有达到市场准入要求的食品剔除。食品安全出现问题会对整个食品行业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构成威胁,同时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提高食品检测技术水平,细化食品检测的管理制度,一旦发现劣质食品,要从源头处着手找出劣质食品的生产厂家与经销商,阻止其流入市场。从多方面入手,提升食品行业的安全系数,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

2食品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2.1人为因素影响

食品的检测一般是由专业的食品质量检验人员进行,所以食品检测过程和工作人员关系密切。食品检测是一项比较专业的工作,对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要求较高。这便要求检测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检测基础知识及丰富的检测经验。此外,为了防止食品检测过程中出现徇私舞弊现象,检测人员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人为因素对在食品检验结果具有重大影响。

2.2检测工艺影响

食品的检测工艺分为检测设备、检测环境和检测方法3种,均会对食品的检验结果构成影响。

(1)检测设备。人为因素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而人的操作对象是设备,因此在检测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会通过设备最终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检测设备的检测精度和检测误差也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食品检测对环境温度有严格的要求,并且在检测过程中一般需要多种设备的联合检测。检测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可能产生食品安全隐患。

(2)检测环境。对于食品的检测,一般要根据食品的种类确定检测方法和检测实验条件。实验对周边环境的温度、气压和湿度等都有极高的要求,所以在检测前首先要确定实验环境是否达到要求,如果不达标则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检测方法。在对食品进行质量检验前要根据食品的种类确定检验方法,在确定检验方法后,要对食品进行抽样,抽样的方式应该随机且客观。抽样方式众多,根据产品的类别不同,抽样方法也不同,一般应该选择代表性强且操作性好的操作。抽样方法不科学,会影响抽样结果,抽检不出产品质量,直接影响最终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3强化食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解决方案

3.1做好食品检测环境管理

检测环境是食品检测工作依附的外部环境,其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对此,做好食品检测环境的管理非常重要。为了保证环境符合检测、储存需求,需要有专业人员定期对实验室环境、储存室环境进行管理,包括严格控制环境内的温度、湿度,做好环境内杂物、污染物的清洁工作,做好环境内的消杀工作。同时在环境管理过程中,要根据食品的特性对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食品检测、样品储存的需求。另外,必须重视制备后的样品在实验进度中的流通,避免影响实验要求。

3.2提高食品检测技术水平

提高食品检测技术水平对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要加强对精密仪器与关键试剂、重点耗材的管理,这是保证食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对于食品检测所用到的仪器设备,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计量校准,关键试剂则需要做试剂验收,重点耗材也需要做空白验收和加标回收验收等。②要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检测样本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还需要保证样品的完整、干净。③要通过优化检测方案来提高检测技术水平。比如在检测过程中,要注重根据食品的性质、属性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以组分较高的食品样本为例,在检测过程中就可以使用化学分析法来进行检测,这样可以将检测结果的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3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检测人员是食品检测工作的重要主体,若检测人员的意识、能力、技术等水平不高,那么再先进的技术也难以保证检测工作质量,所以为了保证食品检测结果准确性,需要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比如检测部门要定期做好检测人员的职业教育、专业培训工作,其中职业教育目的在于通过宣传、引导帮助检测人员认识到食品检测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加有责任心的投入到检测工作当中,而专业培训的目的在于通过操作培训、技术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检测工作质量。除此之外,检测部门还需要加强对新型人才的引进,比如可以与高校合作,引进和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专业检测人才。

3.4完善检测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对提高食品检测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进而能更好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此,相关部门必须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①要建立完善的检测管理制度,以制度为载体,实现检测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可以通过明确检测流程、实验室操作规范、人员责任等,来促进检测工作的规范开展。②食品检测包括诸多环节,对此也可以通过细化管理内容来提高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比如明确样品采集制度、储存制度、检测制度等,必要时可制作方法、仪器的作业指导书。③针对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可以制定相应的控制规范,如温度控制规范、湿度控制规范等。通过制度规范避免检测工作的随意性,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食品检测水平更好发展。

3.5合理选择食品检测仪器与检测试剂

3.5.1检测仪器的选择与养护

食品安全检测人员需根据不同的食品种类及检测项目的实际要求合理选择检测仪器,确定好目标仪器后,根据仪器养护方案中的相关要求落实校对工作,例如全面检查蒸馏装置的保密性是否达标。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检测仪器处于不良的运行状态,需第一时间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必要时应当及时予以更换。

3.5.2检测试剂的选择

在食品安全的检测工作中,化学试剂是形成最终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带来直接性的影响。绝大多数的检测试剂都有使用期限,检测人员在使用之前要仔细查看试剂的生产日期与保质期。例如碘化钾溶液或淀粉溶液,要在检测时现配现用,避免长时间存放影响使用效果;针对含有金属元素的溶液可在合适的环境中储存;使用亚硝酸盐的显色剂时,要将其放置在相对低温的环境中,避免显色剂失去效果。高锰酸钾溶液也要根据要求储存,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溶液的颜色变淡,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总体来看,检测人员应根据不同检测试剂的特性和存放要求来制定出相应的储存与保管方案。

结束语:综上所述,影响食品检测结果的因素较多,食品检测人员要对各项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采取正确的检测方法,才能保障检测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提高食品的安全性。要根据不同的食品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加强对检测仪器的维护与保养,重视对检测试剂的保存。为了提高样品的质量,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样品进行采集,保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取样。加强对检验环境的改进,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全面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姜欣.浅谈我国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7):300.

[2]何福,陈克俭,王万强.流通环节食品检测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3):49-52.

[3]邹康平,王冬.浅析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因素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8):6.

[4]刘畅.食品检验准确性提高的控制因素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1):33-35.

[5]吴艳艳.浅谈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因素[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229.

猜你喜欢
食品检测方案影响因素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明确题目要求 寻找适合育种方案
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探究
溶剂残留量检验结果影响的重要因素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稳中取胜
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