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通高中科技创新社团建设现状的研究

2021-11-18 06:42徐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科学管理普通高中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学校科技创新社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利抓手。农村普通高中科技创新存在教师指导不足、学校管理机制不合理、社团活动本身内容简单以及家长教育观念守旧等问题,本研究从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究其深层次原因。最后针对以上问题,从内部激发和外部强化两个角度,为农村普通高校科技创新社团的建设提出以下对策:构建科技创新社团联合体、科技创新社团的课程化选修和完善科技创新社团内部管理体制。

关键词:普通高中;科技创新社团;社团联合体;科学管理

创新是一个国家建设发展的内在动力。本研究的对象为农村普通高中科技创新社团,科技创新社团是属于科学素养类的社团。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以及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行,为学生社团活动的发展带来了生存空间,学生社团活动在近几年呈现出蓬勃的活力,但也展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指导不足、学校管理机制不合理、社团活动本身内容简单以及家长教育观念守旧单一。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高中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有悖于科技创新社团建设的初衷,为此,要使学生社团运行更严密,管理更科学,更能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探索一条科学化的学生社团发展道路尤为必要。

一、农村普通高中科技创新社团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科技创新社团的长期参与和观察,加之对学校运行模式有一定地了解,发现农村普通高中科技创新社团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着教师指导不足、学校管理机制不合理、社团活动本身内容简单以及家长教育观念守旧单一等问题,尤其是教师指导、管理机制和时间、场地保障等方面基础薄弱,阻碍了高中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一)教师指导不足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城乡差距上主要体现师资的差距。教师指导不足,体现在三个方面:农村教师总人数缺乏、创新型的农村高中教师严重不足、教师无暇顾及社团活动。农村教师薪资吸引力不足,社会地位不高,很多“双一流”高校毕业的师范生不愿回到农村进行教学工作,影响了农村教师的总人数,教师本来就不足,再加之高中学业压力大,高考仍旧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教师的教学任务只增不减,没有多余的闲暇时间顾及社团活动。

(二)学校管理机制不合理

学校管理机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学校将科技创新社团置于对口的办公室和指导教师所在部门的二级管理下。学生是社团中最重要的活动群体,但是在二级管理体制下,并没有足够的发挥空间,从活动自由度这一角度来看,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受到了限制。再者,社团要听从两个部门的指挥,如果两个部门意见不统一,社团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二级管理制有益处,但也要看到潜在的弊端。

(三)社团活动本身内容简单

由于时间限制、场地限制以及经费限制,农村普通高中科技创新社团活动内容简单,形式单调,未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中是人生重要的时间节点,学生大多会选择学习并非社团活动,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感觉不到科技创新对他们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分数的变化却是很真实地展露在每一学生眼前,分数高低直接代表了未来能上什么大学。

(四)家長教育观念守旧

城镇化带来了农村人口大幅度向城市迁移,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增多,大部分留守学生是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老人教育思想观念落后,始终相信“学习是唯一的出路”,除此之外,任何事情都会耽误学习。而且农村进城务工的父母整体上学历低,也会把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所以在农村高中很多学生眼里只有学习,不会顾及到参加创新社团活动以及和学生之间的共通之处,二者并非处于矛盾状态。

二、制约农村普通高中科技创新社团建设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观念层面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思路和具体措施,思路决定出路。在新世纪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大好形势下,各个学校在认真理解和领悟“新课改”精髓的前提下,积极思考和调整办学理念,提炼办学特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3]。在推行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各学校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学校已经将社团活动纳入了课程管理,但是很多学校仍停留在表面,未得到真正的实施。

(二)实践层面

实践层面主要包括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两个方面。学生是社团的主人,参与运营社团的整个过程,但高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未形成的阶段,且他们要面临比其他年龄段更多的学业压力。教师的引导是社团活动的先导因素,教师的存在引导着社团发展的方向。研究发现,教师参与社团指导有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与学生建立良好、亲密的师生关系[4]。

三、高效建设农村普通高中科技创新社团的对策

针对农村普通高中科技创新社团现存问题,以及对制约因素的分析,笔者将从内部激发和外部强化两个角度,为农村普通高校科技创新社团的建设提出以下对策:

(一)构建科技创新社团联合体

科技创新社团联合体是指将附近高中的社团组成一个联合体,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资源共享,主要表现为:技术共享、信息共享和师资共享。农村地区由于经济问题导致学生创新社团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将附近所有高中的科技创新社团构建成一个联合体,能有效地缓解农村高中教育经济发展问题。

(二)科技创新社团的课程化选修

创新社团课程化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一种新鲜尝试和补充,毕竟社团是学生为载体的课程之外的活动,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过程和环境是社团实践活动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5]。

(三)完善科技创新社团内部管理体制

完善科技创新社团内部的管理体制,涉及到转变管理观念、管理制度化以及管理自主化三个方面[6]。

转变管理观念,涉及到三大群体,即:高中校长、教师以及学生;管理制度化,要求科技创新社团要建立在原来的基础上,建立与社团发展相适应的一套管理体系;管理自主化,要求体现学生的能动性。在学校正确规划好社团活动方案以后,采取以学生为主导的方式,提倡学生社团事务由学生经手,教师在必要时介入。在科技创新社团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结合全文可知,农村普通高中社团建设发展存在问题,着重通过内部激发和外部强化两个角度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等实践研究方法形式不断总结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农村普通高中社团健康可持续发展,丰富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马世平.农村中小学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有效性研究[D].科技创新论文.2012.

[2][5]敖翔,赵毅.普通高中社团活动课程化路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7(34):33-34.

[3][6]贺恩格.普通高中学生社团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徐彩淑.社团参与态度、社团凝聚力与人际关系之相关研究[D].台北师范大学,2004,26.

徐军 1981.02 男 汉 皖长丰 团委书记 高级教师 大学本科 长丰县凤麟中学 高中物理创新教育

猜你喜欢
科学管理普通高中
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对社区治理的启示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试析我国高校的科学管理与院校研究
浅谈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
评标专家量化管理研究及应用
基于多角度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