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画里寻

2021-11-18 05:51穆益林
新民周刊 2021年42期
关键词:余村张大千徐悲鸿

穆益林《天地皆诗卷 · 余村晓妆图》帛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主席2005年视察湖州安吉的天荒坪镇余村时在村干部会上提出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指导思想,中华大地开始拨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此休戚与共。

去年5月上旬,我与家人清早驱车造访心仪已久的余村。我们先参观了15年来巨变的村貌,然后怀着对绿水青山崇敬的心情穿过沿街的商铺,穿过“一户一品”串珠成链的村民别墅庭院群,沿着崭新的车道急急驶向大山深处,只想看看余村的绿水青山今日舒展的新姿,领受一次荡涤心灵的洗礼。

登上山顶,在甜津津的空气里徐徐而行。放目远望,一缕阳光牵朝云出岫,云气与青山相依相偎、轻轻地流泻或蒸腾,细为青山妆梳,诸峰此起彼伏,山峦似倩女玉立。

余村的山与安吉很多地方的山一样,整座、整座的山都是修竹,漫山遍野的竹林像起伏有韵的绿海一望无际,不同色相的绿色在忽明忽暗中变化万千、美不胜收,晶莹剔透的翠绿、薄雾般朦朦胧胧的淡绿、绚丽的翠绿、沉稳的橄榄绿、深邃的墨绿等等组合成苍翠欲流的色调染绿了山,染绿了溪水,染绿了飘浮的云,染绿了进山的人,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不远处,平静的冷水库像一颗石青色的翡翠在闪亮,犹如大地的眼睛在默默注视着漂浮的白云。冷水库旁的新建筑还在建设中,珍惜自然资源的设计让绿水青山焕发新的光彩。

然而岁月并非日日静好,青山也有悲切之时。我们看到了几处残破的深灰色石壁现在已被余村政府保护起來,它们逢人便会诉说起那段余村人“靠山吃山”以采石度日的沉重岁月。今天已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镌刻在骨子里的余村人照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用崭新的观念依靠保护好的青山绿水为自己赢来了更丰腴的经济成果,一排排令城里人眼馋的别墅,一张张荡漾着幸福的笑脸,印证着这无声无息但又惊天动地的深刻变化,难怪今日的山格外的清,水格外的甜,绿水青山也沉浸在快乐之中。

江南的山少陡峭险峻的山势,多平缓椭圆之形。余村的山形也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里的山一般平淡无奇,没有一座能吸引我画特写的雄峰,然而,拉开视野俯瞰群山顿时令人震撼的是迤逦不断的诸峰如层层海波自天际线排山倒海地涌来,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局部观察一座座山峦则秀丽、平静、柔美,在烟岚云岫中显得格外的旖旎袅娜。我知道它们其实胸中自有坚硬的万千丘壑但从不张扬,犹如在不声不响中蕴藏着大智慧的长者深沉地望着我们,令人肃然起敬。我在青山的怀抱里面向浩瀚的天地沉思良久,对自己一生追求的格局和艺术理念一一盘问,我用白云清洗缠心的浊念,用绿水冲刷眼底的陈旧残留。

夕阳西下,天边已拉开黛青色的夜幕,我 在青山怀抱里不忍离去。起风了,山风亲热地掠过我的脸庞,在我唇边留下一阵道别的芬香。竹海在山风的箫笛声中低吟浅唱、摇曳起舞,竹根边的幽涧溪流和着韵律在我身边泠泠地流淌,与翩翩归鸟此起彼伏的啁啁鸣声,汇成一曲悠扬空灵、变幻莫测的天籁交响,渐渐将我浸透、融化。我忽然明白这是青山、绿水、山涧、翠竹们在临别前再次拨动我的心弦,怎能无声?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它们的情意和心愿嘱咐家人抓紧回家,丝毫不敢怠慢地开始构思,将此天籁交响和深情厚意珍藏进历经一年创作的《余村晓妆图》。

信息

往来千载——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

此次在震旦博物馆的展览,展出3位近现代艺术大家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的60余件真迹。除原作外,展览内容还包括齐白石在国立北平大学的聘书,徐悲鸿与齐白石的10余件往来书信等珍贵史料。展览主线将围绕3 位画家在上世纪初结识往来并在艺术的道路上共同创作、互相扶持的过程展开。

猜你喜欢
余村张大千徐悲鸿
浙江余村体育服务营创设规划与市场分析
传奇大师张大千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安徽余村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及潜力分析
徐悲鸿&吴作人:爱徒,随我来便是!
曾熙&张大千:得弟,吾门当大
“吃货”张大千
徐悲鸿与一幅古圆的悲欢离合
余村青松
浙江临安余村五代墓发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