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密,赵 虎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口腔二科,河北 保定 071000)
低龄儿童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是指小于6岁的儿童在任何一颗乳牙上出现的1 个或1个以上的龋、失、补牙面[1]。低龄儿童龋对患儿口腔及全身产生的危害较大,干扰食物的消化、吸收,若不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可以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疾病[2-4],低龄儿童龋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龋齿的高患病率已成为世界性卫生问题[5-7]。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3、4、5岁年龄组的乳牙患病率分别为50.8%、63.6%、71.9%,且患龋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重[8]。口腔健康是一般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儿童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多数国家都实施了不同的预防战略,以减小龋齿的发生率。我国人口数目庞大,罹患龋齿数目多,尤其是5岁儿童处于完成乳牙的最新阶段,龋齿的危害更加严峻。本研究通过对建库至2020 年12 月的京津冀地区5岁儿童早期儿童龋患病率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全面了解我国京津冀地区5岁儿童龋齿的流行趋势,现报道如下。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到2020 年12 月独立发表的有关京津冀地区5岁儿童龋病横断面研究文献;②各研究对象均为5岁儿童;③研究对象为按照龋病诊断标准检测的龋病儿童;④研究结果中提供或可以换算成结局变量。排除标准:①综述类文献;②基本数据不全及失访过多的研究;③非中文或英文文献;④重复报告的文献;⑤研究质量较低的文献。
1.2 文献检索和筛选要求
1.2.1 检索数据库 对EMbase、Cochrane 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国内外常用数据库进行计算机检索符合要求的文献,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搜集与我国京津冀地区5岁儿童龋病相关的中英文文献。
1.2.2 检索词的选择 主题词:中国、乳牙、龋齿;自由词:大陆、婴幼儿、学龄前儿童、龋、龋牙、龋病和蛀牙。英文检索主题词“China”“Deciduous”“Dental Caries”;自 由 词:“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Mainland China”“Deciduous Tooth”“Primary Dentition”“Primary Dentitions”“Milk Tooth”“Primary Teeth”“ Deciduous Teeth”“Baby Teeth”“Primary Tooth”“Carious Dentin”“Carious Dentins”“Dental White Spot”“Dental White Spot”。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的提取 由2 位研究者通过上述检索策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独立筛选出可能符合要求的文献,然后阅读全文决定是否纳入,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对有分歧是否纳入的文献则交由第3 位研究者裁定是否纳入。资料提取的内容包括研究作者、出版年限、地区、研究对象的样本量、龋齿数及质量评价得分。
1.4 质量评价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并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文献质量评价表的评价标准,由2 名评价者参考AHRQ 量表对所提取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得分4~7分为中等质量文献,7~11分为高等质量文献。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tast 15.0 软件进行Meta分析。I2来评价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的大小。当P>0.1且I2<50%时,表明各项研究不存在统计学异质性,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按性别进行亚组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检索结果及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初检后获得415 篇相关文献,2 名研究员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筛出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27 篇,阅读全文后排除8 篇研究,无法获取全文的2 篇,无结局数据的1 篇,剔除1 篇低等质量文献,最终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15篇文献[10-23],文献筛选流程图见图1,基本特征见表1,均为中等质量,共15 217例研究对象。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2 Meta分析结果
2.2.1 京津冀地区5岁儿童龋病患病率 纳入的15项研究[9-23]均报道了我国京津冀地区5岁儿童龋病患病率,异质性检验结果I2=96.98%>50%,P<0.1,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京津冀地区5岁儿童龋病患病率为68%(95%CI:63%-72%,P<0.01),见图2。
图2 我国京津冀地区5岁儿童龋病患病率随机效应的森林图
2.2.2 亚组分析 纳入报道不同性别的我国京津冀地区5岁儿童龋病的文献有4 篇[10,12,16,22],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龋病患病率分别为72%(95%CI:64%~79%,P=0.00)、72%(95%CI:65%~79%,P<0.01),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见图3。
图3 男女性别亚组分析随机效应的森林图
2.3 偏倚检验和敏感性分析 对我国京津冀地区5岁儿童龋病患病率进行发表偏倚检验显示:漏斗图对称性一般,进一步对上图进行对称性检验,P=0.193,可以判断本次研究的文献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每少纳入1 个研究文献却对结局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变化,说明本次系统评价较较为稳健、可靠,见图4。
图4 我国京津冀地区5岁儿童龋病患病率研究的漏斗图
儿童龋病患病率的增加可能与儿童的饮食、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和未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有关,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龋病预防。有研究显示,有控制糖摄入频率和摄入量[24]、使用氟化物[25,26]和及时进行窝沟封闭[27]和父母积极的参与可以有效降低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发生率[28]。乳牙期是儿童形成良好口腔习惯的关键时期,加强家长对口腔健康的教育将有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口腔行为习惯[29],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制定相应策略以减少儿童龋病的发病率,从而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京津冀地区5岁儿童龋病患病率为68%,虽然不能直接比较,但是可以相互印证,说明5岁儿童龋病患病率的大体水平。近年来各地5岁儿童龋病患病率报告差异较大,有必要对各地区汇总分析。本次Meta分析纳入15 篇文献[9-23],覆盖京津冀地区,调查的5岁儿童达到15 217 人,Meta分析较好的描述了我国京津冀地区5岁儿童龋病流行趋势,男性和女性龋病患病率分别为72%(95%CI:64%~79%,P<0.01)、72%(95%CI:65%~79%,P<0.01),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由此也可说明我国京津冀地区5岁儿童龋病发生情况较为严重,提醒应在龋病发生之前进行预防或在儿童龋病发生早期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进展。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纳入的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各地情况差异较大,纳入的文献之间异质性较强;根据AHRQ 的评估,纳入此次Meta分析所有研究均为中等质量。研究中选择的8 个数据库包含了大多数可接受的研究,纳入文章的方法学质量欠满意。
综上所述,京津冀地区5岁儿童龋病患病率相对较高,应加强学龄前儿童龋齿防治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与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