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皓
【摘要】理想信念的教育目前已经成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内容,在社交媒体蓬勃发展,虚实融合交往的新常态下如何借助社交媒体的新优势,引导、掌握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是要注重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理念创新,提升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吸引力。二是要丰富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内容,提升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感染力。三是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主体能力,提升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传播力。四是要增加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供给,牢牢占据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的主阵地。
【关键词】社交媒体 理想信念 话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高校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1]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首要的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介体,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要素。在当下以西瓜、快手、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等平台为主流的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00后”大学生们日常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和娱乐平台。理想信念教育已经不能坚持传统的理论宣讲和灌输教育方式,而要积极深入研究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特质,重新寻找新的理想信念教育切入点,结合新媒体技术、网络大数据等综合研究大学生在新形势下的教育方式。通过创新平台使用、拓宽教育场域、改变交流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理想信念教育话语。
一、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核心概念
理想信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最首要的内容,首先是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意识形态具有阶级属性,主要是旗帜鲜明地表明相应的政治立场。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因而可以说是。信念指的是正确而坚定不移的观念。理想信念的内涵就是人们对事物的发展有合理的期望,坚定不移地建立在自己的人生目标上并为之付诸努力的思想行为。而理想信念教育就是指统治阶级将反映一定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通过一定形式灌输给全体人民,使其行为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并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践活动。
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由一定的话语形式来开展,而话语和语言又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是组成话语的重要部分,话语又是语言组合的集中体现。话语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过劳动实践的产物,是对特定主体的情感、意志和认知的表达方式。语言经过一定的加工或锤炼,辅以阶级要求、思想灌输就形成了阶级话语,阶级话语就变成了语言符号和阶级价值观的统一。
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是由理想信念教育和理想信念话语两部分有机组成,是根据一定阶级和社会要求,教育主体以系统的语言为载体,通过教育者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把符合阶级要求的理想信念灌输给受教育者,使之满足阶级、社会和自身发展,并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从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的话语。
二、社交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交媒体进入了流量时代,社交媒体的话语也开始具有网络中的共同特点,比如虚拟性、开放性、共享性和无中心性等,这使得教育主体常用的传统理想信念话语和大学生惯用的社交媒体话语之间产生了差异和冲突,给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制约和障碍。根据有关调查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期间,移动互联网用户在2020年3月,成功突破11.56亿。月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增加至7.2小时,增幅28.6%。社交媒体类用户总时长同比增长93.7%。年龄在19-24岁的月活跃用户规模达到1.81亿,月人均使用时长156.9小时。[2]不难发现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在新冠疫情的“加持”下,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受众的基本需要,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在内容、形式和地位都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
(一)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内容遭受冲击
在社交媒体虚实融合交往的新常态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内容相比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更具灵活、创新和贴近生活的特点。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灌输及普及,主要特点是重政治性、重理论性、重灌输性。这些教育内容对于绝大部分受教育者来说更多的被动灌输。相比之下,社交媒体视域下的话语权更符合大学生的思想接受能力和心理特征。除此之外社交媒体上也充斥着一些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的思潮,对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内容进行着深层次的“腐蚀”。大学生在没有真正接纳正确理想信念话语引导的情况下,极易受到不良影响和危害,对传统的理想信念话语的内容提出质疑或反抗,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传统的理想信念话语带来极大的冲击。
(二)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形式遭受挑战
理想信念教育由于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极强的政治性,往往通过生硬的文本形式或者语言形式通过单一的话语开展“灌输”教育,难以达到教育目的。这种表达形式形成严肃、枯燥、脱离生活的感觉,话语表达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很多大学生提不起兴趣,譬如在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学生出勤率不高就是很好的证明,极大地削减了对理想信念的认同感和向心力。而社交媒体的兴起以其个性化、娱乐性、实效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个体需求和现代化生活方式,一些“草根”迅速爆红就是获得了青年群体的极大认同。相比传统的简单文字和语言的灌输,社交媒体的形式既可以继承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又能突破传统推陈出新,这就对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地位逐渐弱化
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以“灌输”式为主,教师作为传统理想信念的教育主体,通过自上而下的纵向传播,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并且牢牢占据了话语的主导地位。而社交媒体以其“无中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削弱了理想信念的话语地位。通过“无中心性”的传播方式,让青年大学生在价值观上有了不同的选择,尤其是一段时间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一些不良信息内容在社交媒体上更加隐蔽,青年大学生在理想信念话语弱化的情况下极易受到影響,将对其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从而弱化了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的主导地位。社交媒体的“开放性”传播方式,使得话语权获取渠道更加多元化,给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带来一定的挑战。每个人都可以在社交媒体发表个人意见和见解,又都可以从不同的社交媒体上获取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和言论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互相传递,特别是一些内容存在着否定社会主义、宣扬西方意识形态等内容,就会持续影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致使传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主导地位弱化。
三、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重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3]
(一)创新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理念,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
理想信念话语理念创新就是改变现有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和傳播方式,改变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实现教育主客体的互相协同。新时代的“00”后大学生有着鲜明的特点,富有思想、有创新、有个性化的思维,愿意与人沟通和交流,善于创造个人空间。而理想信念教育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说服人、感染人,用政治性、思想性去引导大学生。二者通过寻找共同点、交汇点来完成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匹配。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用主流的意识形态话语去引导大学生,教育主体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科学、理性、思想来灌输学生。在实际的现实话语互动中,大学生在多元思潮的影响下,虽然能接受教育主体给予的理想信念教育,但是如何结合自身完成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化这才是创新理想信念话语的理念。
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与复杂化的现实问题叠加,我国的意识形态已经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及其实际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理想信念教育话语要贴近生活才能让思想活跃、关注现实的“00后”大学生所接受。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指出: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们有一句话感动了中国: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长辈们说:“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4]对于理想信念教育而言,这种接地气的话语,既来源于学生身边的生活,又充满了真实的情感,既蕴含了深刻内涵,又深入学生内心深处,使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变得生活化、日常化。不仅满足了青年人对于理想信念教育吸引力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与日常生活的完美结合。对于创新理想信念教育话语而言,构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但又富有创新力、感染力和动员力的话语,实现理想信念和日常生活相衔接,才能提升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吸引力。
(二)丰富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内容,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
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内容就是理想信念教育要“说什么”,推动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讲理想信念话语大众化、生活化、现代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
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四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5]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将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开放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女排精神、抗震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一系列中华民族精神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入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思想理念,增加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理想信念教育话语要与时俱进地吸收最新的话语资源,不仅仅是吸收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也要辩证地借鉴国际优秀话语资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一带一路”的融合发展,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舞台的前端,也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青年大学生也越来越注重对外的联络和交流,在国际间的交流互鉴中吸收和发展理想信念话语,将国际优秀话语资源中国化,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主体地位上,使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内容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
(三)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主体能力,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传播力
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既要重视发挥大学生的话语主体性,更要突出教育者话语的主导性。社交媒体视域下的理想信念话语要求主体必须掌握适应网络交往新时代发展的能力。必须牢牢占据理想信念“谁来说”的主阵地,强化教育者在传播话语的地位,提升理想信念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说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6]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思政课也是理想信念教育发挥的主要阵地之一,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的主体,话语地位十分重要,不但要牢牢掌握工作方法和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而且要善于利用新兴社交媒体,推进理想信念话语与社交媒体的深度融合,突破传统的单向灌输传播,利用青年大学生易接受、善理解的话语,将理想信念教育话语“转码”成为青年大学生新闻乐见的形式,用鲜活的网络话语贴近青年人的学习和生活。
要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和巩固教育主体的话语地位,尤其是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给予教育者话语空间,明确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和话语地位,保障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传播力和针对性。要提供话语支持,通过专项政策的扶持、系统的学习培训、增强话语主体的理论自信和话语自信。而教育者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素养,尤其是对马克思经典著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增强理想信念话语的理论基础,提升理想信念教育传播力,更好地指引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
(四)增加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供给,牢牢占据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
创新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产生和供给,使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更加适应社交媒体的发展。通过新媒体技术与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相互融合,积极生产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产品,借助当下大學生喜欢的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呈现理想新教育的话语内容,既达到了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传播要求,又满足了大学生对于精神文化的新需求。创新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供给模式,结合现实生活和不同文化载体,通过易班网络思政平台、高校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抖音账号传播正确的理想信念话语内容。
网络场域下的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场域,也是必须积极占据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在抖音、快手、哔哩哔哩、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参与度极高、发生率频繁、交往极其密切。社交媒体时代话语权的争夺已经开始从传统的线下转向线上加线下,社交媒体的话语具有虚拟性、空间性、开放性和随机性,使得传统的话语和现实的话语产生了隔阂和冲突。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主阵地面临极大的冲击,面对社交媒体的碎片化的话语表达,传统的话语无法进行对接,可能面临“失语”的境地。教育者要积极占据社交媒体网络话语新阵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能力,增强话语自信,以促进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QuestMobile 移动大数据研究院. 202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大报告 [EB/OL] https://www.questmobile.com.cn/research/report-new/90
[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
[4]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20-09-08.
[5]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3-03-17
[6]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N].人民日报.201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