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提升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的策略

2021-11-17 19:12乔素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20期
关键词:传播力主流媒体新闻

乔素华

【摘要】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在宣传阵地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传统媒体不得不面临着转型升级。从报纸到广播,从广播到电视,从电视到移动端,正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成为很多人获知和传播消息的主要渠道。面对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特点,传统媒体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对于如何提升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力成为当下新闻人比较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0.064

主流媒体承担着意识形态宣传、舆论引领及增强文化软实力等重大职责。媒体融合发展是提高主流媒体文化传播力和竞争力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传统媒体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民生综合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舆论引导力,并且成为社会人群获取资讯报道的主要渠道。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面临着转型升级,需要借助新媒体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这一背景下,传统媒体要与时俱进,借助新媒体提升新闻传播力和影响力,让主流媒体重返舆论市场,是传统媒体人应该不断探索的。

1. 主流媒体需要改进的几点方向

1.1 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不足

这种形式的传统媒体是最具有时代特点的媒体,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但是新媒体时代下报刊形式的主流媒体最大的弊端就是信息生产周期长,传播效率低,而且信息形式单一,信息量有限,无法带动受众的思维活跃,让群众无法在视觉冲击下体验接受新闻和咨询的愉悦感。

而最让新闻报刊失去优势的问题在于,新闻报刊无法与读者受众产生及时的互动性、交流体验。这就导致受众在阅读过程中很多思想踊跃出来无法得到抒发,导致传统媒体失去了与受众之间的深切互动感,无法满足受众的心理,造成受众的流失。

1.2 以电视台为主的电视形式在新媒体时代的不足

传统媒体时代,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都存在较大的发展限制。第一,电视和广播需要借助一定的空间和信号才能实现传播,传播的内容时间比较固定。比如新闻联播,需要受众守在电视机或者广播设备前,定时进行观看和收听,移动性不足。第二,电视和广播的用户思维不足,自上而下进行传播,受众对新闻内容只能被动的接收。但是相对报纸刊物等传统媒体,电视和广播可以以光和声两种形态走进手中人群的认知范围之内,所以受众人群相对来讲会更加广泛。

1.3 以人民网、腾讯网、新浪网等为主的网站形式

随着网络的发展,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受众纷纷把获取资讯的习惯转移到了网络方面。不同于电视形式的主流媒体,网络形式的更方便人们携带,一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就可以体验到获取新闻和咨询的快感,增加了用户的体验感。但是这些主流媒体网站有很大的共性弊端,就是自主创新能力和采编技术能力相对薄弱,无法生产更多丰富的内容和文案,导致粉丝量足够但是始终无法产生用户的大量共鸣与互动习惯。很多用户以官方认证消息的习惯来观看新闻资讯,始终无法从根本上带动用户的积极性和互动性。

2. 如何提升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力

主流媒体承担着意识形态宣传、舆论引领及增强文化软实力等重大职责。媒体融合发展是提高主流媒体文化传播力和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主流媒体应顺应数字化、移动化的信息传播趋势,积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传播技术、内容制作、媒介功能、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提高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等方面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牢牢把握主流媒体在意识形态斗争中的话语权。媒体融合战略下提高主流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1 提升主流媒体报道的质量

提升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力度就要从本质上提升主流媒体自身的新闻质量与资讯的报道服务性上下功夫。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大媒体竞争性越来越强,出现了百花齐放的传播局面。但是在碎片化和浅阅读的时代,人们对于新闻质量期待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主流媒体的工作人员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独到的见解和较强的新闻采集能力。对于标题党类型的新闻一概杜绝,保证新闻的质量。而对于不符合实际的新闻坚决不发,守住底线和立场,发挥主流媒体新闻生产的强大优势,靠好的作风文风,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制作具有权威性、思想性、客观性的深度报道和评论,以优质的新闻产品和严肃新闻态度引领公众的思想及价值判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 要把握好时度效

时度效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时,就是时机、节奏;度,就是力度、分寸;效,就是效果、实效。时效决定成效,速度赢得先机。提高产品质量,主流媒体应紧跟网络时代人们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变化,必须认真处理好“时”“度”“效”三者的关系。比如主流媒体的报纸需更新版面设计,尽可能多地增加图文类、趣味性、可读性强的文章,对时政新闻要有迅速及时的报道。电视台应适应新媒体传播的快速性特点,可拍摄一些短视频或者互动性较强的采访报道,即时制作短小鲜活的信息产品,走进生活,走进群众。

2.3 加强与受众的交流互动

首先要了解受众人群,学会和他们交流,能真正懂受众所想,情系受众,利为受众。然后与受众建立密切的联系,善于与他们保持交流互动。在新闻的发布之后,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受众的心理,对受众心理给予正确的引导疏解。当发现受众对新闻内容产生异议与疑问时,可以及时通过网络给予回复和解答。从根本上和广大受众保持联系,建立起粉丝交流之后才可以更好地提供服务,引领新媒体时代的风向。重视细节,关注每一位受众的心理和社会对热点话题的舆论风向,加强舆论引导能力。

主流媒体虽然作为官方的权威代表,对于有一定争议的新闻事件,要广泛收集资料,认真调查取证。在舆论导向有偏差的时候,及时做以调整,加以指正和引导。必要时可以成立重点新闻的专业小组,对重点争议部分进行梳理,尽量保证对于争议问题没有疏漏的部分,给公众树立一个航向标。同时主流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当中应当更加加强对重点舆论的敏感度,及时地掌控热点新闻,成为当之无愧的权威的代表。

2.4 重视新媒体的编辑技巧

当前,新媒体传播形式发展迅速,具有极强的黏力,用户在图文并茂、视听兼备、生动形象的多维体验中受到信息内容的引导。主流媒体要善于运用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直播等新媒体传播手段制作吸引力强的作品,将好的思想、观念和内容,通过生动的形式的和多样的手段表达出来,带给受众全新体验。作为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人员,需要时刻具有创新意识,对待新奇事物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对于编辑要不断加强对文字的敏感度,排版的专业性、美观性,要保证视频、音频、图片的制作能力,保证受众阅读和观看的舒适度和流畅度,从本质上提升主流媒体。

2.5 运用新型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革新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速度越来越快,5G、人工智能等已在传播领域崭露头角,推动了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主流媒体要及时跟进信息技术革新态势,掌握并运用媒体融合的技术前沿成果,提升融合发展的科技含量。要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提升主流媒体的新闻生产能力,建立丰富的数据资源,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力度,为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信息资源基础。要牢牢把握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积极与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合作,利用新媒体的成熟技术和平台,提高主流媒体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覆盖面和引领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主流媒体道阻且艰的同时身上大责任与使命更加深重。根据自身短板,分析当前所处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目前面临的困难,来找到获取更高水平的新闻能力,并且在新媒体时代预测迎来的机遇,提升主流媒体的新闻影响力。主流媒体是我国发展不可或缺,无法被任何媒体取代的,所以从根本上提升基本素养和能力才可以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与时俱进,引领新媒体时代。还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从新闻采编、技术研发、平台运营、经营管理等方面优化配置人才结构,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钱芝仙.国库资金运行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经贸,2017(23):121-122.

[2][2]尤复霞,王佳,谢丹丹.探讨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J].科学与信息化,2019(36):179,182.

[3]钱芝仙.国库资金运行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经贸,2017(23):121-122.DOI:10.

[4]尤复霞,王佳,谢丹丹.探讨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J].科学与信息化,2019(36):179,182.

[5]李佳玮.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主流媒体传播力的提升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4):82-84.

[6]马丹,刘卿.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助力云南旅游高質量发展[N].云南经济日报.2021-07-09(B03)

[7]蔡斐.重视立法进程中的媒体作用[N].深圳特区报.2018-06-12(B11)

[8]武志强.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推动经济转型步伐[N].白银日报.2008-04-03(001)

[9]马雅楠,董延涌,吴海坤.发挥新闻媒体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N].盘锦日报.2007-05-10(004)

[10]梵涓.软实力的构建与媒体作用[N].中华新闻报.2007-05-25(A01)

猜你喜欢
传播力主流媒体新闻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新闻网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影像的力量源于用心交流,用爱拍摄
《承德日报》:舞好“指挥棒”定好“风向标”提升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