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已经步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在人人一部智能手机的今天,大家逐渐改变了信息接收的方式,从被动地在家定时观看电视新闻转变为随时随地应用手机实时浏览的模式。很多传统媒体开始在新媒体时代下积极探寻一条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媒体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下,县级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篇文章则针对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现状展开讨论,并对其改进的建议进行探析。
【关键词】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现状分析;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0.032
在新媒体还未发展之前,传统电视媒体则是人民群众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方式。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传统媒体的观众逐渐流失,尤其对于县级的广播电视台来说,观众流失的现象更加严重。因此在融媒体时代,县级广播电视台要想得到持续长远的发展,就要重视改变传统的运营观念,重视创新新闻编辑工作,能够积极分析自身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
1. 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在媒体融合时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1 工作面临的挑战分析
1.1.1 新闻信息的及时发布带来的挑战。
各个类型新媒体平台和智能手机的出现,导致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传统电视新闻媒体需要每天在家准时准点等候观看,但是新媒体出现之后,大家应用手机就能随时随地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第一时间就可以获取最新的消息,不会再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人们的信息获取变得更加地快捷、方便。同时,新媒体也能让每一个人都有成为自媒体的机会,人们在网络上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能够将该内容下载,可以在第一时间分享给他人观看,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的同時,还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舆论的良好引导。
1.1.2 信息筛选带来的挑战。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受到网络的影响,每个人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对于新闻编辑工作者来说,在选择新闻时,对信息真伪和信息价值的判断工作难度增加,其需要能够练就极高的新闻敏锐度,并能够快速地在众多的信息当中筛选出最具有价值的信息,这也为传统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1.1.3 对编辑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媒体融合时代下,广播电视的呈现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面临着竞争十分激烈的媒体市场,则需要编辑工作者能够不断创新自身的技术手段,创新编辑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进行观看。因此很多新闻编辑都需要面临不断强化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工作挑战,努力让自己成为复合型的人才。
1.2 工作带来的机遇分析
1.2.1 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注重围绕用户的需求作为基准,致力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的同时也开设了用户们可以进行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大家能够在评论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提高用户的参与感。同时,新媒体还可以将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进行良好的融合,促进舆论的发酵,扩大舆论的影响力,获取更多人的关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对于传统媒体的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加持作用,其不但能为传统媒体带来更多的热度,同时还能扩大传统电视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度。
1.3 采编的效率得到提升。
在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良好发展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方法得到了创新。当前,信息的采集已经不再是纯人力获取的形式,编辑借助网络就可以从群众的反馈中接收到各种各样的第一手信息资料。信息获取的难度相对降低,节省了更多的时间,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2. 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现状问题分析
2.1 新闻编辑内容较为单一
虽然在目前,广播电视台开始提倡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但实施的策略依然不够完善。在信息的编辑上,虽然已经将传媒的形式变得更加地多样化,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编辑的自身的思维仍然没有完全改变。在内容上并没有围绕观众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进行创新,内容千篇一律,不足够吸引大众的目光。导致其在新时代的发展并不理想。
2.2 县级电视台基金不够充裕
部分县级的广播电视台地区偏远,受到财政的影响,由于资金有限,电视台的设备不够先进,无法获得先进的技术支撑创新。再加上受到单位待遇以及其他一些现实因素的影响,流失了很多优秀的新闻编辑人才,导致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内容质量并不高。
2.3 编辑的焦点过于传统
传统电视新闻非常缺乏创新型的新闻编辑人才,很多编辑依然保持着旧有单一的获取新闻焦点的途径和思想。同时,部分新闻工作者对新媒体技术和特点并没有完全掌握,不了解运营新媒体平台的步骤,在内容的编辑上不能充分体现出现代化传媒行业的特点。
3. 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改进策略探析
3.1 新闻编辑要改变自身旧有的观念,做到良好的转型
在信息时代,新媒体为传统新闻编辑提供了载体平台,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若想要有效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就要充分重视对新媒体平台的利用,通过将新媒体的优势和自身的现有优势进行结合,有效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首先,在各个比较火爆的新媒体APP中注册属于自己的大V账号。比如,创设微信公众号、创设微博账号,或者在抖音和快手上注册短视频账号等等。其次,利用大数据的功能,县级广播电视新闻可以通过应用自身本就具有的公信力展开宣传,先吸引当地的群众对自身进行关注,之后向“信息海量化”的方向进行转型,通过从“海量”中“细分化”受众,从而发布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的新闻内容,以此有效实现新闻编辑的针对性。
3.2 重视内容为王,创新编辑形式,打造高质量的新闻内容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充分意识到,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如何改变,内容为王的法则也永远不会改变。在當今时代,人们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时,早就已经形成了对信息内容辨别筛选的能力。在面对同样的新闻事件报道时,大家都会偏向于选择内容更加全面,逻辑条理和观点更加清晰的那一个点击观看。所以,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内容上要能苦下功夫,不但在形式上进行创新,也要重视打造高质量的,具有价值的新闻节目吸引大众观看。要反复确认事件的真实性,能够结合多方面的角度将其进行报道,通过打造具有深度意义内涵的新闻,不断提升大众对自己的信任,增强受众关注的黏性度。
3.3 新闻编辑要重视传播的互动化
传统电视媒体一直处于单向传播的状态,导致受众在观看新闻时,没有较强的参与感,不能实现分享和互相讨论的过程。因此,电视新闻编辑要积极学习新媒体交互性的特点,能够注重向传播互动化这一方向进行转型,强调受众在新闻编辑传播中的主体性地位,展开与受众进行双向互动的新闻编辑模式。通过在各个新媒体中开设交互性平台,与受众展开积极沟通,了解到更多受众的想法和意见。同时,根据受众的反馈,还能不断完善自身的编辑工作,能够开辟更多的社会新闻获取渠道,挖掘更多大众广泛关注的话题,让电视新闻编辑更加接地气,贴近百姓的生活。
3.4 电视新闻编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作为传统电视新闻工作者,要积极转变自己的传统运营观念,能够学会吸取新媒体的技术和运营方式,不断创新自身的工作模式。在自身的提升上,首先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在面对大量的新闻信息时,能够具有高度的敏锐度,精准挑出高质量高价值的新闻内容。在对该内容进行编辑时,也要能够针对其事件的背景、事件始末和当事人等等方面进行深度的挖掘,从中获取更好更多的热点内容,吸引更多的观众进行观看。同时,作为新闻编辑工作者,还要不断加强学习,多看书,多学习,积极参与各项培训活动,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并重视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和道德素质,具备正确的政治倾向和价值导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
3.5 重视提高新闻发布的即时性和快捷性
面对人人应用手机观看新闻的媒体融合时代,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要能够向新闻信息快捷发布的方向进行转型,新闻的基本特点在于“新”,需要为受众每天及时更新最新的消息内容。同时,新闻要紧跟时事,及时为受众发布热点。新闻编辑要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结合自身的优势向信息发布的即时性方向上进行转型,打破传统的单向的传播模式,突破时间、地域等限制。通过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一体化的新闻编辑模式,有效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3.6 立足实际,发挥优势,通过扩宽途径,增强自身的影响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受到广大受众的一致欢迎,主要原因在于其传播性强、互动性强、方便快捷。同时这些也都是广播电视的短板。所以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就要重视将自身的优势与新媒体的优势进行良好融合。利用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新媒体平台上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通过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结合当地的宣传要求和观众实际的需求不断完善自身的工作内容,强化自身的编辑工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受众获得更加优质的体验,才能促使自己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得到良好的生存和发展。
总而言之,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要能够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创新自身的新闻编辑工作模式。通过积极学习和掌握新媒体运营的新理念,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编辑能力和个人素养,促使自己成为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相关单位也要能够积极展开员工培训活动,引进高端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充分了解广大受众的基本观看需求,致力于为大众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身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下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宁建卿.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20-12-25(003).
[2]王菊萍.新媒体环境背景下广播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探析[J].大陆桥视野,2020(12):94-95.
[3]赵华峰.融媒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转型研究[J].现代视听,2020(12):80-82.
[4]钱海.融媒体新闻编辑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的提升[J].记者摇篮,2020(1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