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影响因素研究

2021-11-17 17:46于乐乐
今日财富 2021年33期
关键词:智能化制造业转型

于乐乐

作为国家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支撑,尽管中国制造业规模位列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仍是制约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大数据广泛发展的今天,依托其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以虚拟信息作为连接制造业、销售业、物流业等行业的连接纽带,实现制造业新的生产格局,这必然是中国传统制造业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的重大契机。本文首先在阐述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基础上,指出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智能化背景下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机遇与困境,并尝试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构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系统体系与强化其支撑基础、依托政府力量提供政策、资金、人才等支持以及企业自身人才隊伍的建设等,以期为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提升制造业产品的科技水平等提供理论指导。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发展,制造业行业逐渐趋于现代化与工业化,各国之间为争夺市场份额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制造业行业的转型升级,而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不仅是时代所趋,而且是提升竞争优势、促进制造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结合目前传统制造业的基本状况和大数据发展与广泛应用的背景,制造业转型应逐渐向着智能化、环保化、创新化等方向发展。而在大数据广泛发展的今天,依托其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以虚拟信息作为连接制造业、销售业、物流业等行业的链接纽带,实现制造业新的生产格局,这必然是中国传统制造业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的重大契机。

一、传统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

现阶段,尽管中国制造业规模位列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仍是制约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导致我国制造业无法处在价值链的顶端。

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较低,导致无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企业众多,核心的零配件仍需要依赖众多发达国家,核心技术掌握程度较低,几乎超过一半的核心技术需要依赖国外。根据相关数据表明,中国在芯片领域的核心技术国外企业依赖程度约为95%,仅通过进口无疑加大了制造业企业的费用,而且更容易受到国外企业和国外政策的制约。

另一方面,生产效率的低下也是传统制造业的一大困境,无法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中国长期以来,制造业更多依赖的是本国廉价的劳动力,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该行业的发展,提升了产品在国际层面上的竞争力。然而,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制造业行业效率较低。20世纪末期,中国的平均工资水平仅为美国的1/50,而美国创造一单位制造业附加值劳动成本仅仅是中国的1.3倍。而同比2010年,美国生产相同单位产品的附加值仅降低了0.4%,而用工成本仅为中国的十分之一。即使是十年以前的数据,仍然能够反映中国传统制造业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而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高素质劳动者不断退出制造业行业市场,该行业生产效率仍会以更多的大幅度下降。此外,水平较低的制造业领域存在产能过剩,高水平行业却存在严重的生产不足等现象,这都无疑降低了我国制造业领域效率的提升。

(二)传统制造业增速放缓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我国制造业在工业化进程中具有重大的影响。由相关数据可知,我国传统制造业产业增加值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且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80%,这表明传统制造业仍是工业增加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由表1和图1可知,我国工业增加值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从2011年的19513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13071亿元,增长了约为1.6倍。但其增速却呈现下降的趋势,2011-2016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在2016和2017年增速有小幅回升后,2019年其增速再次呈现下降的趋势。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原因可能会使其增速有所放缓。由此可知,传统制造业是我国工业构成的重要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等的调整,其增速近年来呈现下滑的趋势。

(三)劳动力成本上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险峻,中国劳动人口的规模和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就意味着中国的人口红利也在不断消失。世界各地的制造业行业正逐渐向劳动力价格更为低廉的东南亚市场转移,这意味着我国制造业依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获取较大附加值的现象正不复存在。此外,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向前发展和综合实力逐渐增强,依靠低廉劳动力成本提升收益的现象会越来越少。这意味着我国传统制造业必须尝试发现新的收益增加的途径,逐渐放弃传统依赖劳动力要素提升附加值的做法,通过改革与创新促进其成本的降低。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传统制造业反而真的前期多依赖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资源实现自身的发展,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即作业行业多以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为主,而过少的企业会依赖技术进步推动自身发展。由于多数企业创新能力的缺乏,这导致其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困境,仅仅因为劳动,资本等要素无法在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中获得优势。企业若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和提升其自身的竞争优势,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其存活的唯一途径和必然选择。

另外,存在某些制造业企业生产过剩的情况。由于2008年的次贷危机为稳定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两年“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这引起了资本市场对于某些传统行业,例如钢铁,水泥、汽车等的投资过热现象,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该行业存在较多的库存无法销售的情况,导致这些行业的收益下降甚至收益为负,因此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业之间结构问题。

二、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制造业智能化的影响

(一)增加制造业与其他领域的联系

大数据时代,传统制造业不仅是单一存在的行业,其与互联网行业、农林牧副渔以及资本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大数据的背景下,制造业行业也与每个人关系紧密。依托大数据,传统制造业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和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并且借助于大数据,制造业企业能够生产出更多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而且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量进行定量生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产能过剩,降低企业生产的无谓损失和费用,从而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技术和研发领域,使企业的生产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

(二)管理模式呈现信息化与复杂化

制造业在智能化背景下呈现网格化趋势发展,该特点会将制造业与其他行业相互有机连接起来,从而使得各个网点之间的距离更远。而相较于传统行业单一化的信息背景,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信息,信息之间错综复杂、难以有效梳理,因此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管理方面的困难。第三,依托于互联网方式有效的连接存在一定的便捷性,但是该方式受到网络环境的制约,当网络条件较差或者断网时各网点难以进行有效连接,而且还会受到网络不安全现象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求员工具备较高水平的网络安全知识,因此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运营管理的成本和复杂性。

(三)缺乏完善法律機制的保障

在互联网背景下逐渐发展形成的制造业智能化行业是目前一个全新的领域,由于该领域仍处在发展和前进的阶段,相应的法律规范并未及时满足该行业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此外,由于智能化制造业目前并不完善的法律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面对各式各样的困难,该问题无法寻求法律的帮助和解答,仅能通过该行业自身的发展和纪律不断完善其前进模式。

(四)智能制造的高端人才供给不足

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求企业具备高尖端的技术、运营和管理人员,而且要求员工具有丰富的互联网运营管理经验和完善的知识体系。但是,我国目前的劳动力综合素质和结构不能满足制造业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需要。不断培养该领域的专业人才,不断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加高端人才的交流与成果分享,才能适应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贡献重要力量。

三、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措施

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并非是单一、简单的技术转型,也不是单一企业技术的提升与完善,而是依托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传统制造业行业整体在价值链、运营、战略与组织等多层次的转型。针对现阶段传统制造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困境,本文尝试性提出推动其顺利转型的措施,以期为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提升制造业产品的科技水平等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探索构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协同体系

倡导与鼓励制造业行业广泛使用新型智能化技术。首先,企业在各自生产过程中,通过使用自动化仪器和智能产品调控设备等能够实现不同企业之间产品质量与规格的统一化,从而能够提升产品制造的效率与产品附加值。依托产业链协调形成企业动态管理体系,制造业企业可以与其上下游企业、子公司、大型公司等形成智能化创新社区。其次,制造业企业智能化通过构建互联网平台,能够推动不同类型的横向与纵向合资企业的发展,并推动企业与其所在的生产链中企业展开合作,为制造业行业的智能化发展与创新提供重要的经济基础。此外,通过寻求国内与国际领先的研究部门或高等学校开展合作,构建智能化虚拟机构展开研发,对于推动政府、制造业行业以及高校的有效合作具有重大作用。而且该形式的合作对于衔接产品与创新研究,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积极意义。智能化研究机构以跨区域、跨学科的协同创新,能够吸引更多优秀工作人员进入该市场,而且对于完善制造业转型的制度和研发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强化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支撑基础

目前制造业发展和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为智能化创新,通过推动同一制造业研发与使用相同的智能化设备,为制造业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形成了统一标准。比如,广东省在食品、服装、造纸、纺织等领域在国内和国际上占有重要的规模,其在技术、实力、品牌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对以上规模较大的企业进行智能化转型,对于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降低无谓费用、形成市场优势等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它对于工业智能化发展网络体系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意义,该行业能够依托人工智能、云计算、信息技术等现代高尖端科技对制造尖端产品、风险投资以及吸引专业人才等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通过创新、产业聚集等形成创新性产业集聚区,对于构建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环境有着积极作用。其次,如何发展与构建由数据驱动的业务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可以分析、收集与使用产品性能与规格数据、附加值数据以及价值链数据等,而且通过分析服装、食品、造纸等制造业行业并形成统一的培训体系,对于把控广东省制造业产品质量等具有重大意义。

(三)依托政府的力量,为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性支持

传统制造业通过创新改革能够带动本行业的发展和突破,为自身企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而改革的顺利推动离不开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引导,一方面政府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推动其顺利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在改革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政府的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制造业行业融资约束的难题。最后,政府应重视对本地区人才的教育工作,不断提升本辖区的综合素养水平和培养具备智能化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为本行业的人才引进奠定基础。

(四)构建多层次智能制造人才队伍

企业可以根据智能化制造业对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构建企业人才分析监测体系以及其他形式的研究等,形成自身对人才的需求和统计系统,从而能够明确本公司在特定阶段内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制造业企业在公司管理具体工作领域,可以利用现阶段智能化技术的最新方式展开对人才的管理和引进,这对于更好的管理与领导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其次,定期对员工进行有关培训,尤其是对于长期在公司工作的员工而言,了解和掌握智能化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对于日后紧跟企业智能化的转型和防止被时代所淘汰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作为国家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支撑,尽管我国制造业近年来规模和发展全球瞩目,但相比于发达国家,制造业在技术密集型领域的成果仍有较大差距。传统制造业依托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以较低的价格出口国外,而我国多数的高端制造业却必须依赖于国外技术或者直接进口。为改善此类状况、提升我国制造业科技含量、推动其智能化转型升级,制造业必须紧跟智能化发展的步伐,在信息时代下尽可能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升级。本文首先在阐述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基础上,指出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智能化背景下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机遇与困境,并尝试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构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系统体系与强化其支撑基础、依托政府力量提供政策、资金、人才等支持以及企业自身人才队伍的建设等,以期为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提升制造业产品的科技水平等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

猜你喜欢
智能化制造业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