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成
电影《沙丘》近期热播,引发公众对科幻大作的新一轮关注潮流。我惊喜地发现,在学生交上来的随笔里,有不止一位提出了更高阶的问题:作为一个原著党,我要不要去看电影?——不少学生已经啃完了《沙丘》原书六部,他们对科幻作品的兴趣和热忱让我感到欣慰。当科幻作品邂逅教育,碰撞出了不同寻常的绚丽火花。
虚构和想象是科幻作品的基本特征,这恰恰是当前中学生本该拥有却通常欠缺的基本能力。科幻电影中宏大浩瀚的宇宙场景,科幻小说里浩渺无极的想象触角,都会让学生自觉自愿、充满兴趣地进入一个与日常生活迥异的世界,让他们开放心灵,拓展视野——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脑洞大开”。
刘慈欣的小说,在“大小尺度”的层面穿梭自如,我就让学生同时阅读《流浪地球》《梦之海》《朝闻道》《微纪元》,要求他们在这4篇选材和主题各异的小说里找到作者隐含其中的宇宙视野。学生通过完成这项作业,能帮助他们感受到心灵的徜徉和自由的想象。
科幻作品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让学生对其中的科学元素作出进一步的思考和关注。很多优秀的科幻作品,总是贴近时代的科技发展——例如丹·布朗在《本源》中所提出的对生命的思考,对人工智能的描述,让我们觉得在奇崛的故事之下,当今时代的脉搏就跳动在耳旁,技术的明天已经初露曙光。学生读了这样的书,会对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很可能影响其今后的求学道路的选择。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指导学生阅读科幻作品的同时,也会收到学生的回馈——他们推荐我看了很多科普方面的书籍。这样精神层面的双向交流让我满足愉悦,也让我意识到,在教育领域,教育者本人的科学素养提升也可以由科幻作品打开一扇窗。
优秀的科幻作品既重视科技发展,更关注技术之下“人”的处境,因而科幻阅读对中学生来说,除了培养科学精神,还能引发他们对人文话题的关注。比如在郝景芳的小说《北京折叠》中,虽然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折叠城市的地步,但普通人仍然背负沉重的生活压力。学生读这样的作品,就会思考,我们如何在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构建更美好的生活。比如看完电影《黑客帝国》,我让学生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我们生活在真实世界,并介绍了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史背景,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存在”这个哲学命题的兴趣和初步探讨。“人文主义”一词自诞生以来,就既包括具体知识性学科的学习,也包含深远的价值探索和追求。科幻作品是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美妙载体,契合中学教育目的性的多元要求。把眼光放长远一点,经历了更为全面和立体的价值观培养的学校教育,学生才有可能成长为丰富多彩的、大写的“人”。
教育者应该认识到科幻作品对学生成长起到的积极作用,而不要觉得学生接触此类作品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教育往往會在不经意的过程中开花结果,教育者理应看到这种“不经意”的内在价值,将其转换成主动的教育行为。
◎ 来源|“中青评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