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借鉴和展望:近30年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研究述评

2021-11-17 14:13阮力
高教学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阮力

摘  要:對近30年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研究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工作,有助于理清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脉络、经验及发展方向。方法:运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等方法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进行研究。结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研究经历起步期、平稳期、多元期三个时期,有鲜明时代性、阶段性、层次性特征,呈快速发展态势。经验借鉴:1.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与教学设计密不可分,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四点可值得借鉴的经验;2.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既有体育教学模式的一般特征,也有个性特征,既有传统特征,又有创新特征;3. 通过体育一体化体育教学改革能实现体育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提升,应把绩效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引入教育领域,对体育教学全过程实施动态评价与监督管理。未来展望:树立整体观,构建大体育系统,搭建完善体育管理机制和信息化平台,发挥教师成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0-0025-04

Abstract: It is helpful to clarify the context, experience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of P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combing, summari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of P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ast 30 years. Methods: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Conclusion: Historical review: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experienced three periods: initial period, stable period and diversified period, with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imes, stages and levels, showing a rapid development trend. Experience reference: 1.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eaching design; 2.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oth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ity, both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 3. The integration of PE teaching reform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 teaching and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the dynamic 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PE teaching should be implemented. Future prospect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holistic view, build a large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build and improve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play the key role of teachers in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teaching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physical educ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integr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高校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不局限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意识[1]。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首次提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这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已是必然。在此情况下,体育课内、课外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受到高校青睐,逐渐成为高校体育的主流教学形态。近30年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研究和实践,从无到有、从缓慢推动到快速发展、从简单引入到变革创新,呈现积极发展态势。文章尝试分析、评述有关文献主题,以“体育一体化教学”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硕博论文库,在文献来源上重点选取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相关的专业期刊,以期更好地揭示该主题发展历程。

一、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历史回顾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是近些年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研究数量、研究内容、研究主题呈现先平后升、层层推进的状态,经历起步期、发展期和多元期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教育政策颁布或者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开局年后,研究增量明显,向上发展,某种意义上契合国家教育政策运行机制在高校体育改革领域的发展,体现了国家教育政策颁布量与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进程的高度相关性。第一阶段,起步探索期(1990-2000)。处于国家“九五”计划和20世纪末,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也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在国家层面首次提出科教兴国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此后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系列政策文件,高校體育迎来发展机遇期,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乘势兴起。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通过理念构建、目标整合、整体设计、结构重塑、内容优化、综合评价等,将体育课外活动、体育比赛元素融入体育课程体系中,初步形成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徐美敏[2]率先提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课内外一体化高校体育教学新模式”的建设性观点。此后,李慧音[3]、刘展仁等[4]、周英华等[5]、许砚田等[6]、邱远[7]等开展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拓展了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内容和内涵,教学改革也取得建设性成效,并以此实践证明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是一条符合全素质教育和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可行之道。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2000-2010)。学校体育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的目标期,国家对人才需求提出更迫切、更高要求。为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国家部委相继颁布重要教育文件。其中,最具指导性和最具影响力的是,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基于此,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和实践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发展,增量、扩容、提效三维式推进。齐国强等[8]、陈天霞等[9]、许玲[10]、吴立柱等[11]、朱建国[12]等探索实践,从体育教学模式、对策方法、作用、教学管理、实施效果等视角提出生动案例,有效推动了高校一体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使得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联动结合更密切,学校体育在强健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文献总体上既有整体改革研究,也有针对体育项目探索研究、趋势研究、构建研究、实效研究、现状研究、运行机制研究。这些研究根据社会发展阶段的实际和要求,既保持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稳定与继承,形成相对稳定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又满足了高校体育发展所需的创新要求,做出渐进性发展和创新性改革。第三阶段,多元发展期(2010-2020)。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有力政策文件,再次指出,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形成覆盖校内外的学生体育锻炼体系。国家政策文件的精准指导、高校体育的积极实践,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成为体育教学改革主流形态并呈多元发展,教学模式也向篮、足、网、羽、乒等体育单项广泛普及,“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俱乐部+课外体育锻炼+校内外体育竞赛”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更加清晰成熟。随着教育技术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移动互联成为新型教育载体,“互联网+一体化体育教学”兴起,体育课不仅仅由课内向课外横向延展,且从课内向线上交互纵向拓展,打破传统体育时、空、域,实现知识、资源立体传递,促进了体育教学模式由半开放式向开放式转变,由二维式发展向三维式布局的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便利,推动了体育教学的深度发展,促进了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立体化构建,形成“互联网+体育课堂+体育俱乐部+课外体育锻炼+校内外体育竞赛”多元的一体化体育形态。

分析发现,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具有鲜明时代性、阶段性、层次性特征,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探索和认识是随高校体育改革进程推进而深入,当下重提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这一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一方面是基于几十年来对高校体育一体化还停留于构建、探讨等应用层面,缺乏相对理论性、基础性总结。另一方面,通过将相关学者对教育政策文件、体育一体化教学梳理将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高校体育一体化教学的一般规律,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经验与启示。

二、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经验借鉴

近三十年,关于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研究与探索持续增多,尤其是有关教学模式构建和创新关注加大。在研究主题上有教学模式构建研究、教学设计研究、模式特征和优势研究及评价研究[13]。研究类型上多为应用性、探索性和实验性研究,基础性和综述性研究刚刚起步。研究方法倾向文献综述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居多。

(一)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与经验借鉴

教学改革和创新与教学设计密不可分,教学设计实质是教学的实施方案,是对教学进程整体性和合理度的探讨,有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必然要求有高质量教学设计与之相适应。将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研究概括总结为“有原则无定式”。一方面,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需遵循体育基本原则和规律,如教育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运动负荷原则、有效性原则、体育技能学习规律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没有固定模式,需要体育教师发挥创造力、创新性,可通过学习、分析、模仿、引用、创新,反复实践,逐步掌握教学设计思路,固化教学模式。有高校体育教学研究认为,高校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是符合现代体育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14-16]。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发现一些可值得借鉴的经验。一是对体育一体化教学模式价值作用的肯定,认为是解决体育课内与课外脱节的最佳办法之一,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二是对体育教学模式系统化认识,认为体育一体化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加以整合,不是简单的课内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结合就是一体化体育教学,只有将教学目标、理念、内容、方法、评价整合与重构、互补完善,才能发挥最大优势。三是体育一体化教学共性和个性的理解,认为高校一体化体育教学带有共性特点,更有个性特点。运用时,需符合校情、学情、师资、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根据具体教学情境对教学模式作适应性改造,保留教学过程的结构和框架选择,摸索出具有特色的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四是体育一体化教学的灵活化应用。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处于动态平衡中,教学目的核心由“掌握知识、传授技能”向“运用知识、运用技能”转变;教学过程理念由“支配学习、被动接受”转向“创造学习、主动建构”;师生关系主线由“主导、从属”到“合作、交互”;课程中心由“封闭单一、资源局限”到“开放多元,资源共享”。

(二)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模式特征与优势借鉴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既有体育教学模式的一般特征,又有个性特征;既有传统性特性,又有创新性特征,不光注重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还关注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对学生全面发展和促进身心健康,这种模式是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的桥梁,是课内教学的拓展,也是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的规范。梳理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存在优势:第一,能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个性化发展。第二,注重过程评价,建立以学为辅,练、赛为主的评价激励模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三,因材施教,个性教学,分层教学,体育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第四,互助互动,实现交互式教学。第五,以赛促练、以练带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三)高校體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评价研究借鉴

体育教学评价是学校实现科学管理体育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引导力量。关于体育教学评价研究,有探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关系,有聚焦在体育课堂层面,集中探讨体育课堂评价方法[17],这些研究为一体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认为要通过体育一体化教学改革实现体育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提升,把绩效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引入教育领域,对体育教学全过程实施动态评价与监督管理。部分学者开始关注一体化体育教学有效性问题,有认为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引导力量,也有认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多维度全面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知识、学习态度、自我锻炼能力和纵向发展状况,能真实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评价涉及方方面面要素,需要在整体构建相关效果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就某一具体教学环境开展长期反复的效果评价研究,这其中会有阻碍、会有失败,甚至也会有反复,但开展效果研究这一总体趋向是未来重点研究范畴。

三、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研究的未来展望

(一)树立整体观,构建大体育系统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是系统论思维模式,须树立整体观,构建大体育系统,从整体性、全面性、长远性、协同性、开放性、动态性等方面出发,进行整体规划、全面培养、长远发展、协同发挥。要从全面培养学生,长远发展学生,将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统筹规划,以大学体育基本目标为指引,以培育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科学健身能力为基本任务,协同内外部环境资源,开发体育网络教学资源,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分类、教学分层和教学互助,倡导主导教学和自主学习,科学设计一体化体育教学的理念、目标、方法、内容、评价,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增强保障,使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体育教育一体化贯穿,涵盖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生活休闲、校园体育文化,发挥体育对学生生理、身体、心理、品德和社会适应的全面作用。

(二)体育管理机制和体育信息化平台是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必要环境支撑

未来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离不开信息化平台和现代化体育管理机制,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要成为应用常态,就要建立多因素协同作用构建的完整体育管理机制和智能信息化平台,建立教师和学生管理、评价、激励制度,搭建体育锻炼系统、体育比赛系统、体质健康系统等综合化的信息平台,以最终实现课内外资源融合的一体化模式。要解决一些基础性技术障碍,特别是经费支持障碍、场地器材障碍等关键性的问题。另外,需要学校从政策、机制上支持推行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改变传统评价体系,建立多元的、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三)发挥教师成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作用

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任何教学变革都要重视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几十年来,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践经验也表明,没有教师积极参与的教学改革都不会有成果,都不会形成实际效果。完整体育一体化教学至少要经历七个步骤:构思、设计、试行、修订、完善、成熟、发展,在这七个步骤的发展过程中,每一步骤达成和发展都是教师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精心设计和不断思考的结果,要想统筹好课内外人、财、物的各方资源来促进体育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师就必须在所有教学环节中都细致考虑,这些细节没有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和主体意识,那么一体化教学就难以形成。因此,教师是推进体育一体化教学改革深入的关键口,只有教师的主观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才会有人力保障。

四、结束语

高校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是顺应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时代要求和学科需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开展是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学生健身意识、体育锻炼能力、习惯的培养,学生体育素养提高及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凡新.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30):63-64.

[2]徐美敏.试论“课内外一体化”的高校体育教学[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S3):11-12+23.

[3]李慧音.研究生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1):79-82.

[4]刘展仁,黄荣,宋一心,等.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1):169-172.

[5]周英华,胡涛.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J].长沙大学学报,2000(2):93-96.

[6]许砚田,毛坤,邢庆和.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4):508-510.

[7]邱远.关于体育素质教学一体化策略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68-72.

[8]齊国强,归明,李丰祥.个性、休闲、快乐一体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0-83.

[9]陈天霞,陈新华,黄传胜,等.“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实效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04,27(1):90-91+103.

[10]许玲.探索“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改革实现体育教学向终身体育延伸[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4):81-83+88.

[11]吴立柱,司鹏巧.普通高校“课内外一体化”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3):115-118.

[12]朱建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28(6):51-53.

[13]查春华.“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下大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探索[J].四川体育科学,2014,33(6):127-131.

[14]李大军.高校体育课实施俱乐部制的相关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4):49-50+53.

[15]赵承磊.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运行机制理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2):97-98+110.

[16]祝振军,向然,商执娜,等.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特征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J].辽宁体育科技,2019,41(5):102-106+111.

[17]于素梅.一体化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J].体育学刊,2019,26(5):15-19.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大学体育教学的反思
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