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进善,王 婷,刘 艳,刘永明,周 静,梁昌晶
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河北霸州 065700
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河北任丘 062552
3.河北华北石油港华勘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北任丘 062552
华北油田采油二厂龙一联-霸一联输油管道全长 23.4 km,管道规格 D219 mm× 6.4 mm,2019年经滚动开发,在距离首站18.9 km处的岔北联插输岔河集工区原油,两种原油混输至霸一联,混输比例接近1∶1(首站输量240 m3/d,插输输量205 m3/d),含水率均为1%。混输前,输油末站未出现明显的固相沉积和结蜡现象;混输后,在末站霸一联输油泵前的储罐和过滤器处出现大量沉积物,导致储罐出油不畅,过滤器频繁清洗。针对这一现象,对含蜡原油和混输原油的族组分、黏温曲线、析蜡特性、碳数分布等情况进行测定,分析混输原油蜡沉积机理,为确定合理的防堵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1-8]。
实验用材料为脱气后的插输原油(1号)、首站原油(2号)、末站混输原油和沉积物。按照GB/T 1884—2000《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测得三种原油在20℃下的密度分别为 917、892、899 kg/m3,采用KD-R1000凝点测试仪测得凝点分别为27、29、32℃,常温下外观呈黑色胶凝半固体状,流动性较差。实验中采用的其他化合物:氧化铝、二硫化碳、甲苯、正庚烷、石油醚、无水乙醇等均为分析纯试剂。
采用BSY-338型原油含量测定仪,参照SY/T 7550—2012《原油中蜡、胶质、沥青质含量的测定》对原油族组分进行测定,对原油中的甲苯不溶物(机械杂质)含量进行测定。
采用Anton Paar RheolabQC型流变仪及配套设备对不同剪切速率条件下的黏温曲线进行测定,测试含蜡原油和沉积物的时间间隔均为体系温度变化2℃时的时间间隔。
采用TA DSC-Q2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按照SY/T 0545—2012《原油析蜡热特性参数的测定: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含蜡原油的析蜡点和析蜡高峰温度进行测定,将样品加热至80℃,以5℃/min的降温速率在氩气保护下,测试80℃到-20℃的差示热流曲线,并结合XP-300C型影像分析仪对蜡晶形态和析蜡特性进行观察。
采用Agilent Technologies 6890N型高温气相色谱仪对含蜡原油和沉积物的碳数分布进行测定。FID检测器温度430℃,气化室初始温度100℃,色谱柱初始温度35℃,以15℃/min的速率上升至430℃,载气采用纯度为99.999%(体积分数)的氦气,采样频率50 Hz。
对含蜡原油及沉积物进行族组分分析,见表1。
表1 含蜡原油与沉积物的族组分分析(质量分数)
混输前两种含蜡原油的组分差异较大,1号原油的胶质、沥青质含量较高,属重质原油,2号原油的蜡质含量较高;而对于混输原油,其胶质、沥青质、蜡质含量介于1号原油和2号原油之间。同时根据20℃条件的密度数值,混输后原油密度值也介于1号原油和2号原油之间,说明混输过程可认为是物理过程。沉积物与混输原油相比,蜡质含量大幅上升,从17.24%到52.64%,这是由于蜡晶在径向浓度梯度的影响下,大分子蜡晶不断向管壁扩散,小分子烃类不断向油流方向反扩散而导致的结果;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均小幅上升,这是由于胶质、沥青质属大分子稠环芳烃化合物,可以以胶态分散在油分中,其长链烷烃基与蜡分子共晶析出[9-11],随着时间延长,共晶作用越来越强;但当胶蜡比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极性基团也吸附在蜡晶表面,阻碍蜡晶的互相聚并,胶质和沥青质的增黏作用也会加大,共晶作用减弱,最终浓度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此外,1号原油、2号原油、混输原油的甲苯不溶物含量分别为1.52%、0.09%、1.47%,1号原油中的机械杂质含量远高于2号原油。对杂质的相结构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在波数460 cm-1处出现Si-O的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波峰较强,波数1 260 cm-1和1 450 cm-1处分别出现Ca、Mg的振动吸收峰,故杂质成分主要为SiO2,还有少量的CaCO3、MgSO4,这些悬浮的机械杂质和细小颗粒可作为蜡晶析出的中心点,促进蜡晶分子成核聚并,故1号原油中机械杂质含量高是造成出口沉积物多的原因之一。
根据现场工况,采用10、20、50 s-1的剪切速率涵盖了实际管流速度,测试含蜡原油和沉积物的黏温曲线见图1。
图1 含蜡原油与沉积物黏温曲线
可见混输原油的黏度大幅增加,流动性变差。1号原油、2号原油、混输原油的反常点分别为38、48、38℃,说明1号原油与混输原油在流变性上具有相似性。以1号原油为例,在反常点温度以上为牛顿流体,黏度随温度降低缓慢增加,可见此阶段已有少量蜡晶析出,但对原油流变性的影响不大;在反常点温度以下为非牛顿流体,具有明显的剪切稀释性,黏度随温度降低先缓慢增加后大幅增加,可见此阶段存在析蜡高峰温度,蜡晶大量析出,降低了原油流动性。沉积物的反常点为78℃,在反常点温度以下的黏度变化趋势与3种原油类似,均先缓慢增加后大幅增加,但沉积物黏度缓慢增加范围较小(在76~78℃之间,变化范围2℃左右),含蜡原油的增加范围较大(为5~7℃左右),这是由于沉积物中的蜡质含量较高,蜡分子的迁移动力较大,蜡晶溶解度系数较大,可更快促进流体形式的转变和胶凝结构的形成。
研究结果表明,DCS曲线对于原油析蜡点的测试结果是可信的,含蜡原油的DSC分析结果[12-13]见图2。
图2 含蜡原油DSC曲线
由图2可知,1号原油、2号原油、混输原油的析蜡点分别为50、55、60℃,原油混合后,析蜡点升高,超过了进站温度(实际工况进站温度为47℃),故在出口输油泵前出现大量沉积物。结合影像分析仪观察到的蜡晶形态,析蜡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缓慢析蜡阶段,从析蜡点到反常点之间,只有少量蜡晶析出;第二阶段为聚并成核阶段,从反常点到析蜡高峰温度之间(约5~7℃),此时分子运动自由能急剧下降,小的蜡晶分子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不断连接聚并,形成有序晶格体,析蜡量大幅增加;第三阶段为稳定生长阶段,超过析蜡高峰温度后,原油中溶解的蜡晶分子越来越少,蜡沉积速率减缓,蜡晶形态和结构更加分明。此外,对比3种原油在30℃下(均在析蜡点以下)的蜡晶形态,混输原油的蜡晶分散程度更高、更细密,原油作为连续相占有的空间更小,蜡晶之间的距离更近,相互作用的概率更大,证明混合后原油流动性变差,见图3(a)~(c)。
图3 30℃下的蜡晶形态
沉积物的微观图像显示(见图3),蜡晶呈点状、针状和棒状,并大量连接成片,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测定,1号原油、2号原油、混输原油和沉积物的蜡晶颗粒平均等积圆直径分别为0.989 9、0.931 2、0.989 1、1.000 1 μm,沉积物与 1号原油的颗粒尺寸相似,说明1号原油中的蜡质组分对混输原油结蜡的影响较大。
含蜡原油与沉积物的碳数分布测试结果见图4。
图4 含蜡原油与沉积物的碳数分布
1号原油的碳数集中在C6~C36之间,其中C6~C17的含量(质量分数)约占42.11%,C19~C36的含量约占45.56%,C18的含量最大为12.33%,临界碳数为C18;2号原油的碳数集中在C2~C34之间,其中C2~C18的含量较1号原油大幅减少,约占28.67%,而C20~C34的含量大幅增加,约占62.81%,C19的含量最大,为8.52%,临界碳数为C19;混输原油的碳数分布曲线在1号原油和2号原油之间,再次证明了混输过程属于物理现象。沉积物的碳数集中在C8~C36之间,C2~C7的含量基本为0,从C8开始,烷烃组分含量逐渐增大,临界碳数为C18,与1号原油临界碳数相同,同时1号原油和沉积物中均有C35、C36的正构烷烃,而2号原油中没有类似组分,证明沉积物的C35、C36等重组分来源于1号原油。这是由于混输前1号原油的温度大于2号原油的温度,混合后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1号原油中的高碳组分先析出并向管壁处移动,同时C35、C36属微晶蜡,对油分具有更强的亲和力,高碳组分长链烷烃更易与胶质、沥青质发生共晶作用,导致沉积物逐渐增多,因此1号原油对蜡沉积的作用较大。
为防止蜡沉积造成的管道阻塞,可采取加剂、加轻油的措施,同时配合定期清管作业。由于清管作业对于DN200左右的管道适应性较差,故对比在原油混输后加石脑油、沥青质分散剂和末站工艺改造三种技术措施。
(1)根据DSC曲线与基线包围的面积计算原油沉积相析出热,再结合沉积物析出潜热计算析出量(质量分数,%)。在混输原油中加入1%、5%和10%(质量分数)的石脑油后,其析蜡点没有明显变化(均为60℃),40℃以下低温段析蜡量降低幅度较大,40℃以上高温段析蜡量与混输原油析蜡量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再结合末站进站温度及储罐、过滤器的实际运行温度(45~46℃),综合考虑认为添加石脑油等轻质组分不能降低原油析蜡点,且在高温段对沉积物的溶解效果不明显,故此方案不可行,其析蜡曲线见图5。
图5 加入不同含量石脑油后析蜡曲线
(2)在混输原油中加入0.1%、10%和20%(质量分数)的沥青分散剂后,可见分散剂对重组分的溶解效果较好,添加后析蜡点大幅下降,从60℃下降到46.37℃,较混输前更低,同时析蜡量也大幅降低,且分散剂的含量对析蜡点和析蜡量影响程度较小,故只需要使用较小质量分数的分散剂即可,其析蜡曲线见图6。
图6 加入不同含量分散剂后析蜡曲线
(3)在储罐后、过滤器前增加两具沉降罐,可利用原站内的备用事故罐增加沉降流程,使原油中的重组分事先沉积,以减轻后续过滤器的压力。两个沉降罐可交替使用,一个沉降罐使用时,另一个沉降罐可加热将沉积物清出,并由罐车拉运集中处理。
综上所述,除了添加石脑油效果较差外,添加沥青分散剂和实施工艺改造均可实现防堵,应根据现场工况综合评判确定其中一种或几种措施。
(1) 通过对3种原油和沉积物进行族组分分析,认为混输过程属于物理现象,其中1号原油中的机械杂质含量高是造成出口沉积物多的原因之一。
(2)流变性分析表明,1号原油和混输原油的反常点相同,沉积物的反常点高于混输前原油。
(3)混输后析蜡点温度明显升高,流动性变差,在相同温度下,沉积物与1号原油的蜡晶分布状态及颗粒尺寸相似,沉积物中出现了只有1号原油才有的C35、C36组分,证明1号原油对混输原油蜡沉积的作用较大。
(4)在混输原油中加入0.1%、10%和20%(质量分数)的沥青分散剂后,可见分散剂对重组分的溶解效果较好,添加后析蜡点大幅下降,从60℃下降到46.37℃,较混输前更低,同时析蜡量也大幅降低,且分散剂的含量对析蜡点和析蜡量影响程度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