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卫民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对此,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积极面对挑战,把握好机遇,突破现有发展困境,转变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本文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电视民生新闻创新的有效途径。
民生新闻的特点是贴近生活、社会和人民群众,它是了解人民感受,听取人民意见,解决人民后顾之忧的重要信息载体。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和关注。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蓬勃发展,民生新闻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有所创新,创作出更多满足群众需求的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是电视节目的一种非常重要和基本的形式,它是广大民众了解和关注民生的重要渠道。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报道现实生活中的新闻,挖掘生活中的事情,从而引起受众的关注。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电视和其他许多传统媒体一样,也受到了巨大冲击,收视率下降、关注度下降的问题日益明显。
目前不仅仅是电视民生新闻,其他节目类型也存在同质化问题。除了节目内容上的细微差别,版式化、程式化叙事结构,主持风格以“说新闻”为主,同质化问题严重。一档真人秀节目引发热议后,各种电视综艺节目甚至网络综艺节目纷纷效仿,但真正受到大众青睐的节目却很少。特别是当一个优秀的民生新闻节目脱颖而出,获得更高的收视率,大量的地方电视台很快就会模仿,相对忽视民生新闻的本土化特征,缺乏原创内容。
在这样的先例下,电视民生新闻同质化现象并不少见。相同的选题、相同的播音形式和互动模式、相同的采访策略和主持风格往往导致多个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相同。如果盲目忽视民生新闻的本土化和个性化,不仅缺乏竞争力,还会逐渐失去忠实的受众。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同质化节目挤压民生新闻市场时,每档节目很难有特色,而且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民生类节目发展面临较大问题。
“内容”是任何时代电视新闻的关键。然而,在信息化时代,许多电视新闻生产不可避免地陷入同质化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传统广播电视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在电视节目竞争激烈的今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是从当前民生新闻的现实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不够新颖,节目的吸引力不够。采访和后期编辑仍沿用传统的编辑理念,不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增强,越来越偏向于对身边的民生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立场。这对民生新闻节目的多样性提出了新的需求。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般以一个地区内的民生新闻题材为基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在传播形式上,区域化趋势明显,地方频道相对关注地区民生新闻。
从通常的电视新闻传播模式来看,依靠传统媒体以图像、文字和声音传播信息是其特点和不足之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较长且广播时间固定,这决定了其新闻及时性无法与新媒体相比。在当今时代,人们接收信息习惯用手机、电脑等。
目前,不少新闻节目报道仍停留于表面形式,缺乏深入的思考,不去探究故事背后的本质问题。不关注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内容和新闻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新闻报道的视野较狭窄,民生新闻虽然是从人民的视角出发,将焦点放在了人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方面,但同质化的内容、单一的语言表现形式,不仅会给观众造成视觉疲劳,也让受众对这类新闻节目缺乏兴趣。如果只报道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仅会影响媒体的权威和可信度,还会影响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所以,电视民生节目要真正为人民服务,就要深入群众。只有具有新闻价值,具有普遍意义,与社会生活休戚相关的热点事件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新闻,对人们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优秀的民生新闻节目应该以人民生活的实际需要为核心。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渠道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特点,为民生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编辑方式。因此,要积极创新民生新闻内容,激发广大受众的新闻兴趣。同时,要对新闻报道的消息源进行反复核实,通过诙谐而深入的评价,观众可以了解与自己密切相关事件的背后真相。通过用最简单的语言,通过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讲述新闻,人们可以在观看新闻的同时理解新闻的内容,理解新闻广播的重要意义。在民生新闻报道中,尽量不用公众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或过于晦涩的理论知识。要探索有效的方法,增加民生新闻的报道量,将民生新闻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真正贴近民生、顺应民意,使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产生情感共鸣,提高民生新闻质量。
在融媒体时代,人们关于新闻话题的选择更加丰富,交流渠道不断拓宽。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使其更具吸引力。对节目要适当宣传、策划,以加强受众互动性。民生新闻是要报道人民的心声。因此,必须认真考虑观众的建议,以促进民生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提高。我们必须改变以前的传播观念,并适应新媒体的特征。当前电视生活类新闻节目应加强与受众的沟通,提高受众的参与度,激发人们对视听的热情。为电视台提供对话平台,让观众通过短信、邮件、短信、回复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使用新媒体改善互动,并允许观众参与主题讨论。
由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同质化日益严重,传统的电视节目的新闻传播模式上主要是通过电视传播,受到各个电视台节目编排的限制。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电视节目应积极利用新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才能实现民生新闻“内容+平台”的新发展路径。电视民生新闻可以利用新媒体发展自己的新媒体平台,为实现多通道、多方向、多样化、传播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媒体影响力和知名度,保障电视新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主流媒体,电视媒体应该把握舆论的正确方向,积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作为记录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的电视新闻节目,我们要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舆论领导能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离观众越来越近,离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近,其影响力比其他新闻更大,传播力度也更大。要向受众提供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的新闻内容。
过去在传播传统民生新闻的过程中,主要方法是在电视上向大众传播新闻,在新媒体时代,逐渐降低了大众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度。在新媒体平台上,群众只需要用手指滑一下就能获得最新消息。群众在观看短片时已经了解了热点事件,因此他们不会再去关注电视上重复报道的民生新闻。在当前时代,融媒体的出现也使民生新闻的传播方式越来越灵活,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
综上所述,电视民生新闻要与时俱进,响应时代的号召,进行改革创新,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管理。为了做好新闻调查和向公众提供真实信息的工作,相关人员需要对这些信息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实现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有必要加强新闻制作和传播方式的标准化,了解更广泛的审美需求和传播趋势,提高节目的关注度,唤起观众的观看兴趣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