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 李学义
“道”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本源和机理。家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父母想把教育孩子的劲儿使到点子上,悟道是前提。2021年,本刊邀请著名教育专家赵刚老师,帮您解析家庭教育之道。
教育是有关人的事业,而人的成长需要等待。教育是慢的艺术,家庭教育亦然。教育孩子,需要父母不急不躁,潜下心来心无旁骛;需要舒缓的节奏,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
等待就是捕捉教育契机。有时候,等待与否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分水岭。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有问题,就像火烧眉毛一样急于出手,总想对孩子的管教越快越好,似乎这样就可以立竿见影。其实,他们只顾宣泄自己的情绪,不顾孩子的感受,结果收效甚微。还有一些父母对某件事情有看法,总会忍不住想要告诉孩子。青春期的孩子会视为唠叨,直接从心理上拒绝。因此,学会等待、学会选择时机与孩子交流,是一个成功父母的教育智慧。
孩子回家时双脚沾满泥浆,妈妈在为孩子换鞋时,只帮他穿上一只鞋子就走开了。原来,这位妈妈创造了家庭劳动教育法,即不管什么事她只为孩子做一半,另一半由孩子独立完成。譬如孩子洗手时,妈妈只帮他洗一只手。孩子为了让两只手一样干净,就会自己将另一只手洗干净。一半帮助和指导,一半观察和等待,这就是父母耐心等待孩子的表现。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父母应该由“多做少等”发展到“半做半等”,再发展到“少做多等”,直至达到最高境界—“不做只等”,彻底放手。
等待是表面上的静止不动,是暗地里的积极观察,是多给孩子思考和拼搏的时间。在等待中,父母要严格督促、有效干预、把握最佳时机,使教育更加有针对性、计划性、目的性和实效性。
学会等待,其实就是多一点儿宽容,少一点儿“恨铁不成鋼”,学会在信任中放手。
当孩子对一件新鲜事物感兴趣时,请父母学会等待。不要横加干涉,要等待孩子去尝试。不要认为那是孩子的异想天开,更不要认为尝试和探索是浪费时间。说不定,孩子能在小事物的尝试中,发现成年人不能发现的新世界。
当孩子不会做一件事的时候,请父母学会等待。等待孩子去体验,并且在他体验的过程中给予指导,但不要代替他去做。
当孩子做错一件事的时候,请父母学会等待。既不要不管不问,也不要打骂责罚,而是要恰当引导,等待孩子自我反思,吸取教训。孩子只有真正切身经历过失败的滋味,才会更加珍惜此后的成功,才会有正视失败的态度,承受失败的能力。
教育孩子应该像养花一样,不必太急,一边养一边欣赏,一边呵护一边期待。每个孩子都是一种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有的花开得早,有的花开得晚,而且色彩各异。父母要尊重孩子作为个体的特性,不要试图让梅花变成玫瑰。如果自己的孩子开花晚,父母也不要急躁,要把教育的节奏放慢些;不要拔苗助长,要让孩子有一展所长的机会。同时,静待花开并不是放任不管,浇水、施肥、杀虫、修剪等环节必不可少。只有这样,花才有可能开。
作为父母,我们应首先具备等待的意识,再学习等待的方法。当然,等待不是停顿,不是放任,更不是拖拉。等待应该是积极的,有明确方向和预知结果的,是一种隐形的进步。
等待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教育艺术,也是一种修行。更重要的是,只有父母学会等待,才能身体力行地教会孩子等待,让他享受当下的生活,欣赏每一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