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秉君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天,当听完周恩来关于建设新中国航空工业的汇报后,毛泽东明确指示,航空工业要尽早抓。至此,创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大政方针终于定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尽管百废待兴,但毛泽东对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建设特别关注,并曾多次亲临航空工業部门视察,关心航空工业的建设。
沈阳是新中国在东北的重工业基地,基础好、实力强。因此,毛泽东十分关注它的发展,曾先后两次到沈阳视察。
第一次视察是1950年3月1日,毛泽东在结束访问苏联回国途经沈阳时,视察了中国医科大学、沈阳橡胶一厂。这次视察给东北工业基地带来了巨大鼓舞,仅用几年时间,沈阳就创造了新中国建设的奇迹,生产出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第一台万能铣床,第一台巨型变压器……
第二次视察是1958年2月12日至13日,毛泽东视察了沈阳410厂(今中航工业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沈阳112厂[今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
二
1958年2月初,毛泽东先后参加了最高国务会议和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利用会议间隙于2月5日乘专列到山东济南,同山东省委负责人和一些农业合作社社长谈话。2月11日会议结束后,即于12日乘专机到沈阳视察。当天下午,专机在东塔机场平稳降落,毛泽东一下飞机,不顾旅途疲劳,便向前来迎接的中共辽宁省委第一书记黄欧东提出,直接到东塔附近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厂看看。当时已是傍晚5点多,黄欧东感到太晚了,就说:工厂都下班了。毛泽东反问道:现在的工厂不都是“三班倒”吗?意思是既然是“三班倒”,那什么时候去都应该可以。这正体现了毛泽东的风格,不事先告知,就是要看看真实情况。黄欧东见毛泽东执意要去沈阳410厂,便直接陪同前往该工厂。
当时,410厂的党委书记、厂长都在沈阳市委开会。在厂的领导只有总工程师程华明,无论是工厂还是他个人都毫无准备。接到通知后,他急忙前来迎接毛泽东。当毛泽东问清程华明职务后,笑着说:“总工程师管很多的事情哟!像总理一样什么都得管!”一句诙谐的话,把现场的人都逗笑了。毛泽东的平易近人让程华明顿时感到轻松多了。
毛泽东首先询问了工厂的年生产能力、工人、职员、管理人员等基本情况,还边走边问具体生产情况,程华明一一作了回答。“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职员,不是太多了吗?”毛泽东似乎有些不满意,但语气和蔼。
随后,毛泽东视察了发动机总装车间。当他看到工厂在没有事先告知的情况下,车间洁净、工人年轻、工作有序,十分高兴。毛泽东边看边问,仔细了解工厂的研制生产情况,还谈到了支援农业生产、干部参加劳动等问题。
在宽敞的车间里,贴着不少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大字报。毛泽东指着这些大字报,扭头问程华明:“你们这里也有浪费现象吗?”程华明说:“有时也出废品。”毛泽东又问:“有停工现象吗?”程华明说:“有时候会由于原材料、零件供应不上,出现局部停工。”毛泽东皱了一下眉头说:“我看你们最大的浪费,就是开工不足。有什么解决办法吗?”程华明回答:“除生产主产品外,我们打算生产供农村使用的机械。”毛泽东听后很高兴,说:“这样很好!生产农业机械是个方向。像你们这样的大厂,不支援农业是没有道理的。”
这次视察,毛泽东看到了基层的真实情况,并关注到两个问题即职员太多和开工不足的浪费问题。
最后,毛泽东重点看了该厂制造的涡轮飞机发动机。当离开车间时,毛泽东走到车间门口后又转过身来,亲切地向工人们挥手致意。
第二天,毛泽东又亲临沈飞视察,给春寒料峭的东北大地带来了温暖的春意。上午7点40分,毛泽东在辽宁省委第一书记黄欧东、沈阳市委第一书记焦若愚等陪同下,分乘4辆小汽车直接来到沈阳112飞机制造厂总装配车间。汽车停稳后,毛泽东缓缓走下汽车,这时112厂厂长牛荫冠、党委书记吕鸿安等和总装车间的职工列队热烈鼓掌欢迎。毛泽东身穿银灰色大衣,步履稳健,面带笑容,亲切地与大家一一握手。黄欧东将厂长牛荫冠介绍给毛泽东时,毛泽东仔细地上下打量了一阵,高兴地说:“哦,你就是牛荫冠同志,久有闻名,我记得是山西人吧!今年多大岁数?”
牛荫冠回答:“今年47岁。”
毛泽东大笑着说:“哎呀,你还是个青年团员啊!”
其实,毛泽东早就知道牛荫冠的名字了。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牛荫冠曾是山西党的公开委员会成员,主要协助薄一波负责山西牺牲救国同盟总会的领导工作。后来,他又任晋西北、晋中行署党政主要领导。时隔20多年了,毛泽东依然记得他,并且还戏称他是“青年团员”,以示年轻有为。在场的人都被毛泽东的风趣逗笑了。
当毛泽东健步走进总装车间时,工人们激动地拥到了飞机生产线通道两旁,热烈欢迎毛泽东的到来。毛泽东微笑着频频向大家挥手致意,然后径直向飞机预装生产线走去。他一边看一边仔细地询问有关飞机生产的一些细节,牛厂长和有关技术人员一一作了回答。毛泽东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时,毛泽东走到了一架正在组装的飞机旁边,牛厂长顺势请他到飞机上看一看,他欣然答应。当牛厂长要伸手搀扶毛泽东登机时,他摆手示意不用搀扶,自己转身健步登上陡窄的工作梯。毛泽东一边观看飞机座舱的内部结构,一边听取工程技术人员关于飞机性能、各种成品的名称、工作原理等情况汇报。然后,他又听取了坐在座舱内的车间主任穆恒信关于座舱设备使用情况的介绍。毛泽东边听边频频点头,并对飞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着,毛泽东把话锋一转,询问起了向苏联专家学习的情况。穆恒信简要向毛泽东汇报说,技术工人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经过分批培训,现在已经完全掌握了组装技术。毛泽东听后又笑起来说:“好啊!那你现在是毕业了。”
然后,毛泽东又转过头来对牛厂长说:“你们向苏联专家学习有成绩,但不要骄傲。”牛厂长表示,一定要戒骄戒躁,继续虚心向苏联专家学习。
当走到前机身装配车间的废品展览室时,毛泽东停住了脚步,仔细地观看了一件件废品,并不时地拿起一件废品在手中掂了又掂,心情有些沉重,然后转头對牛厂长说:“这么多的废品,要造成多大的损失啊,你们要设法搞好质量啊!”
接着,毛泽东又指着板报上的《关于7003号废品卡片》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车间主任穆恒信说:“这是批评官僚主义。”毛泽东神情严肃地说:“官僚主义,该批评!”他转过身来环视周围的干部:“群众贴没贴你们的大字报?”又说:“要充分相信工人群众,依靠工人群众才能管好企业。”
当毛泽东看到厂房中的黑板报上书写的中国政府关于朝鲜问题的声明时,伸出一个手指,点了点说:“应当关心时事。”
出了废品展览室,毛泽东径直走到后机身装备车间生产现场。此刻,工人苗春雨和刘智渊等还没有来得及擦掉手上的油污,毛泽东就已经走过来握住了他们的手,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接着,毛泽东拿起了工作台上的风钻掂了掂说:“要是再轻一点就好了。”然后,毛泽东又拿起工作台上的一个零件问道:“这是谁做的?”刘智渊赶忙回答:“是我做的。”毛泽东看着他满意地笑了。
上午9时许,毛泽东视察完了飞机部总装生产线,就要离开工厂了。临出厂房时,他还特意伸手摸了摸厂房通道处暖气片,然后问工人:“厂房里冷不冷?”在场的工人无不激动地说:“毛主席,我们不冷!”
在询问了工厂支援农业的情况后,毛泽东深切地说:“这样大的工厂,不支援农业是没有道理的。”
告别的时候到了。临上车前,毛泽东转身同前来送行的干部和群众一一握手告别。上车后,他还透过车窗望着欢送的人群,微笑着向大家挥手。
三
不久,毛泽东又连续两次亲临在北京举办的航空工业展览。其间,他对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当112厂的现场工作人员将中国自行设计的歼教-1型飞机模型赠送给毛泽东时,他欣然接受,并关切地询问这种飞机的性能和有关数据。
随后,毛泽东高兴地说:“中国要自己设计飞机,要有自己的图别列夫(苏联飞机总设计师)。”
接着,毛泽东又详细了解了米格-17和米格-19飞机的试制情况。在谈到如何发展我们自己的航空工业时,毛泽东又说:“刚开始设计经验不足,避免不了抄别人的,照葫芦画瓢,然后再逐步提高嘛!”
多少年来,毛泽东对航空工业的视察一直被作为巨大的精神动力,激励着航空人立志崛起,不断奋进。经过6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已经跨入世界航空强国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