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赛
1931年11月,李富春到达中央苏区,不久被苏区中央局任命为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江西省委机关最初设在兴国县牛坑塘李家祠堂,李富春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整整一年。在这一年里,李富春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把兴国县建设成为闻名中央苏区的模范县。毛泽东曾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称赞道:“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这“第一等的工作”包含着李富春倾注的大量心血。
“像模像样的兴国佬”
李富春到兴国上任后不久,与妻子蔡畅同骑一匹马,前往省苏政府驻地开会。他戴着鸭舌帽,系着长围巾,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呢大衣。不知情的农民在路上见了他,很是好奇,说他像个“外国佬”。一句玩笑话提醒了蔡畅,衣着虽是小事,却也是与群众联系感情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会后,她劝李富春“改装”。李富春笑着说:“是啊,入乡随俗嘛,我应当成为一个像模像样的兴国佬。”于是,蔡畅按照当地百姓穿的样式给他赶制了一套对襟褂子和便裤,褂子上缝了两个宽大的口袋,肥大的裤子走起路来还发出“嚓嚓嚓”的响声。李富春穿着这身衣服,在牛坑塘附近转了几天,既不骑马,也不允许警卫和工作人员陪同。遇到爱唠嗑的老表哥、老表嫂,他都会坐下来与他们唠唠家常,不厌其烦地向他们介绍党的政策。到了红军家属的家里,他就要进人家的谷仓掀开瓶瓶罐罐,瞧瞧食粮油盐,看看盖的被褥,铺的稻草。到了孤寡老人的家里,他便卷起袖子和裤腿,帮着挑水、劈柴、锄草、拢谷,没有半点官架子。他走到的地方总是伴着欢声笑语,群众纷纷称赞:“李书记,你真成了像模像样的兴国佬。”
牛坑塘的李家祠堂原先是地主富豪家的“别墅”,穷苦百姓哪怕是从门前经过都必须低着头,更是从不敢迈进半步。李富春搬来之后,情况可就完全不同了。他平等待人,平易近人。对于前来反映问题的群众,他总是热情接待,耐心听取情况,帮助解决问题。群众买不到盐,他就发动大家办硝盐场;群众缺少布匹,他就帮忙办起织布厂;群众治病缺少西药,他就组织乡村医生用民间中草药治病。为了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他就在兴国办起了列宁师范和列宁小学。当时,有群众向李富春反映省苏土地部部长黄发桂官架子大,认为群众愚昧无知,时常把一句“你知道什么”挂在嘴边,李富春随即找到了这位年轻的干部,推心置腹地对她说:“小黄呀,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要记住当官是代表群众的,你不去代表群众说话,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要你这个官做什么呢?当官就必须为群众谋利益,离了这个就不是老百姓的官。”为了给干部们敲响警钟,李富春就黄发桂的问题专门召开了干部会议,教导干部们不要脱离群众,不要在群众面前摆架子、翘尾巴,要在广泛接触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中,履职尽责,推进工作。
李富春关心百姓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事迹传遍了全县,群众打心眼里认可了这位“兴国佬”,都想和他唠唠家常,讲讲心里话。
“他的精神始终是那么乐观充沛”
李富春就任江西省委书记时,正值第三次反“围剿”结束,中央苏区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赣南会议)、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结束,许多新形势和新决议需要通过召开省委扩大会议进行传达贯彻。省委扩大会议需要的文件材料由秘书处专门起草,但李富春坚持一一过目,或作修改,或作补充。他并不是对秘书不信任和不放心,而是他认为作报告应当有的放矢,不能只是“由秘书代劳,由自己照念”。由于时常工作到深夜,睡眠严重不足,李富春两眼通红。陈毅劝他要先休息好才能做好工作。对于陈毅的这番规劝,李富春感激不已,却又无奈地摊开双手耸耸肩说:“尊口玉言,难以实行。你晓得,我初来乍到,换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我得奋起直追,从头学起。好比演戏,我必须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否则,我这个主角演不好,就是有你们众位补台,我也愧于‘江东父老!”
当时的中央苏区正处于国民党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的双重压力之下,省委机关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每人每天只有五分钱的菜金,只能吃些糙红米饭和缺油少盐的南瓜汤,甚至有时不得不吃野菜充饥。李富春、蔡畅和陈毅坚持与大家同桌进餐,同盆吃菜,还经常把饭菜省下来给年轻的同志吃。李富春、陈毅经常下基层走访,有时候回来晚了,饭桌上的一盆菜早就被年轻的同志们吃得只剩下一些菜脚子,但他俩从不责怪大家。年轻的同志们看到他俩在菜盆里“海底捞针”的样子,起初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互相提醒下次要注意,可是下次开饭时又都忍不住拿起筷子“冲锋”了。有时实在咽不下白饭,他俩就找来几个辣椒切碎,和盐拌在一起,便能有滋有味地吃下去。因为物资供应极差,就算是每人只有五分钱的菜金,伙房都还会有结余,年关到了就给大家分伙食尾子。李富春和蔡畅能分得两份伙食尾子。陈毅总是带头起哄让他俩请客,蔡畅便会拿出钱让伙房炖一锅香喷喷的辣豆腐,给大家改善伙食。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大家以苦为乐,精神振奋,团结向上,对革命前途充满了信心。
蔡畅后来回忆说:“在江西苏区那几年,斗争复杂,生活艰苦,富春也日渐消瘦,可是他的精神始終是那么乐观充沛。”
“共产党员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
李富春相当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强调党风建设必须注重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党员干部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二是党员应当成为群众的模范,具备说服和教育群众的基本条件;三是各级党组织在党的总号召总任务下,结合各地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能够带领群众前进的口号和目标。
在苏区,有一部分干部依然习惯“端坐”于高堂之上,只知道向群众下达任务,对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却不甚关心,被群众讥讽为“要人”(扩大红军)、“要钱”(推销公债)、“要税”(收土地税)的“三要干部”。李富春指出,这是官僚主义作风,要害是脱离群众。为了克服这些弊病,提高苏区干部的素质,李富春带领兴国的党员干部制定了在政治军事学习、推销公债、扩大红军等十项工作中以身作则、带头执行的“十带头”制度。此外,他还以江西省委的名义在兴国新塘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只要有时间,他便亲自到训练班给大家讲课。在课堂上,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共产党员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
李富春还要求领导干部多下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呼声,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应当有1/3的时间留在机关处理日常工作,2/3的时间下到农村、乡镇最基层的地方。他首先身体力行,跋山涉水,走村串户。为了不给群众增添负担,他走访时随身带着装有大米和辣椒的米袋子,还有草席编成的蒸饭用的“饭筲子”。每到一地,他便立刻沉下去,与老农和村干部促膝长谈,一起商量增产粮食的措施,与老百姓同吃同住,不挑不拣。有干部安排他去某地方吃饭,他总是连忙拒绝,掏出自备的“饭筲子”,装上一些米,请村民煮饭时捎带煮熟,拌上几根辣椒,便吃得津津有味。在担任江西省委书记的第一个年头,李富春走遍了当时江西苏区所辖的兴国、于都、乐安、石城、赣县、万泰、永丰、胜利、瑞金、于都、公略、寻邬(今寻乌)、南丰、远安、会昌、宜黄等16个县,在实地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对江西苏区的各项建设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对于破坏党的形象甚至徇私枉法的干部,李富春处置起来毫不客气。1932年底,兴国鼎龙区一位叫黄家楫的教书先生找到李富春申诉冤情。黄家楫长期执教私塾,是村子里唯一识字的人,常有人找他代写诉状,向上级领导反映肃反中存在的问题,不料他因此得罪了区苏主席而被重新划定为“土豪”。李富春得知此事后,立刻派人前去调查核实情况。在证明黄家楫实属冤枉后,他提笔给兴国县政府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刀下留人。黄家楫是教书先生,教书先生不该杀!鼎龙区苏主席应当撤换。”
“模范兴国”光荣称号的来历
在革命战争年代,扩红工作是重中之重。在当时苏区的扩红工作中,既存在着“左”的错误倾向,还出现了对扩红工作消极怠工的现象。为了保证扩红工作的顺利推进,李富春在上任之初,就将扩大红军列为省委第一等的战斗任务。他带头对人民群众开展了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介绍红军真实的生活和战斗情况,引导广大群众认清红军与革命的关系。在积极指导全省扩红工作的同时,李富春还着重抓了兴国这个典型。
整个兴国从党的县委、区委、支部到各级工青妇组织,都充分发动起来,层层负责,认真贯彻,党员、赤卫队员带头报名。李富春经常给踊跃参军的青年做政治动员,亲自参加欢送会。1932年2月4日,他出席了兴国县苏维埃政府召开的群众大会,详细阐述了“工农的政权,红色的政权,必须依靠工农群众来保护”的道理,欢送新战士们上战场。他还发动干部订竞赛条约,参加扩红突击队,详细讨论扩大红军的具体办法,把扩红工作落到实处。在李富春和兴国党员干部的充分政治动员下,全县掀起了扩大红军的高潮,到2月底,至少有1200名工农群众参加了红军。
随着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广大妇女也积极行动起来。她们响应政府号召,动员自己的子女、丈夫参加红军。不少红军家属还组织了宣传队,把国民党反动派对人民的迫害、劳動人民在反动统治时期遭受的种种苦难,以及动员亲人参加红军的重大意义,党和政府对红军家属的关怀照顾,等等,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然后挨家挨户宣传演唱,激励更多的乡亲踊跃参军。当时,23万余人口的兴国,先后有5万余人参加红军。上至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下至十四五岁的少年,都有报名参加红军的,到处呈现出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动人场面。1932年10月23日的《红色中华》曾报道说:“我们红军开到兴国时,那里的群众真是好,对红军的认识很是深刻。我们红军一到驻地,那些工农劳苦群众都欢天喜地,替红军打扫屋子呀!搬门板呀!烧开水呀!煮稀饭呀!开欢迎大会呀!真是好极了,真是模范中的模范。”
兴国的扩红工作之所以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就在于李富春和兴国的党员干部工作做得细致、扎实。“他们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了,他们把革命的工作方法问题和革命的工作任务问题同时解决了。”为了在全苏区推广兴国扩红工作的先进经验,李富春组织了宁都、于都、会昌、宜黄、乐安、永丰、胜利、广昌和石城等10个县的干部到兴国进行了半个月的参观学习。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为兴国题写了“模范兴国”四个大字。从此,“模范兴国”闻名遐迩,传颂至今。
倡导“脱掉花鞋,扶犁操耙”
随着扩大红军运动的深入持久开展,兴国的青壮年男子大部分上了前线,广大妇女无可推卸地承担起后方各项工作的重担。李富春依靠当时任江西省委妇女部部长的蔡畅,利用各种机会向大家介绍当前的革命形势和苏区肩负的斗争任务,讲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孙中山等人的故事,帮助她们打开眼界,增强她们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为了完成农业生产的重任,李富春以省委的名义号召广大妇女发扬半边天的作用,“脱掉花鞋,扶犁操耙”,下田劳动。兴国的妇女都是大脚,上山砍柴,下河挑水,素来吃苦耐劳。但是,当地农村充斥着“妇娘学犁,母鸡学啼,触犯天神,会遭雷劈”“妇娘子下田生瘪谷”等封建迷信的说法,所以一提到犁田耙地,妇女就纷纷打退堂鼓。虽然有些妇女受到党的教育,愿意响应省委的号召,但因为封建传统习俗的影响力巨大,家庭纠纷不断发生,她们也不得不退缩。为了破除封建迷信,宣传科学思想,李富春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积极对妇女开展深入的思想教育工作。他对蔡畅说:“你先下田,让群众看看会不会被雷劈。”第二天,蔡畅便下田扬鞭扶犁,还拜老农为师学习耕作技术,成了一名妇女耕作能手,从而用事实教育了大家。
在李富春和蔡畅的带动下,广大妇女勇敢地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桎梏,以最高的劳动热忱投身于革命生产。她们纷纷下地学犁耙耕作,组织了上千个妇女耕田队、犁田合作社和劳动互助组,挑起了农业生产的大梁。
为了让妇女放心从事农业生产,李富春在兴国办起了200余所托儿所,由年纪较大的妇女照看婴孩。妇女们嘹亮欢快的歌声飞扬在田野间:“春风吹来百花鲜,多少细妹学犁田。女人赛过男人来,亲哥看了笑连连。”在参军人数最多的1933年,全县不但没有荒废耕地,而且农业生产还得到了发展,粮食作物实现了增产。
在兴国的一年中,李富春还积极支持与指导江西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和发展,纠正土地革命中出现的“左”右两方面的错误,以及“肃反”工作中存在的“左”倾错误。他实干苦干,任劳任怨,竭诚为民,与兴国的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