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建设构想

2021-11-16 11:30:04苏武锦李明星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21期
关键词:采供血血站南宁

李 彬,陈 洋,苏武锦,陈 悦,金 静,李明星,余 梅

(1.南宁中心血站输血传播疾病研究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3;2.南宁中心血站党政办公室,广西 南宁 530003;3.南宁中心血站信息管理科,广西 南宁 530003;4.南宁中心血站献血后服务科,广西 南宁 530003;5.广西昊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广西 南宁,530007)

2020年初,重要的无偿献血者来源——团体献血出现政策性“熔断”,囿于疫情防控要求导致街头献血人数骤降,临床血液库存大幅度减少,血液预警频报[1],特殊时期无偿献血现招募模式“短板”被无限放大[2]。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血液中心不在省会城市,其中南宁中心血站是唯一合法的采供血机构,2012年至今每年献血12~15万人次,每年承担驻邕70多家医疗卫生单位的临床用血,是目前广西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采供血机构。疫情期间为保障临床用血需求,紧急启动了电话邀约献血的应急招募措施[1],电话动员符合献血条件的献血者在疫情期间参与献血,取得了献血人数及献血量显著提升,有效缓解疫情期间临床用血供给紧张情况。以此为启示,可以进一步做好献血者保留[3],通过内部数据的挖掘、数据分析及建立数学模型,能够快速计算和推荐再次献血者的概率,以电话、短信推送、公众号等方式再次招募符合献血条件的人。现将相关构想报道如下。

1 电话招募概要及结果

1.1电话招募概要 血站计算机管理系统筛选符合条件的献血员(有献血史、血液筛查合格、献血间隔时间符合要求)[2],挑选已取得采供血机构上岗资格证的本血站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专职电话招募员,以女性为主,要求语言有亲和力,表达清晰。制定统一沟通话术脚本(包括并不限于疫情期间对献血相关顾虑的应答话术等内容,重点宣讲疫情防控期间血液保障的重要意义),并对电话招募员进行培训。通过跟踪分析电话招募期间的电话拨打次数、献血者电话接听次数(电话接听率)、接听电话的献血者意愿献血人数(许诺应邀率)、7 d内实际献血人数(7 d内实际应邀率)等数据。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献血类型分布[初次献血者(1次)、新献血者(>1~3次)、忠实献血者(>3~10次)和固定献血者(10次以上)]及既往献血情况等特征,统计分析无偿献血者人群结构,为采供血机构在特殊时期缓解血液紧缺方面提供经验指导。

1.2招募结果

1.2.1电话招募基本情况 2020年2月3日至3月13日期间,共对41 407名有本地献血史且献血间隔期已满6个月的合格献血者进行电话招募,26 780名献血者接听了电话,电话接听率为64.68%。接听电话的26 780名献血者中,有9 991名表示愿意前来献血,许诺应邀率为37.31%。通过后续追踪调查,9 991名愿意前来献血者在其约定献血日7 d内,实际前来献血者有2 442名,7 d内实际应邀率为9.12%。

1.2.2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分布差异 对招募成功(完成献血)的2 442名献血员进行分析。以性别统计,男性(24.64%)高于女性(24.06%)。(2)以年龄统计,高年龄组(46~60岁)占比最大(28.64%)。(3)以学历统计,学历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以职业统计,教师(31.27%)、公务员(29.67%)、职员(25.20%)占比较大。

1.2.3献血间隔时间统计 本次通过电话招募,应邀献血(招募成功)的献血者距最近1次献血间隔时间平均数最短,结果见表1。

表1 献血者距最近1次献血间隔时间比较

2 工作启示

2.1血站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意义 充足、安全的血液是满足临床用血的必要保证,重复献血者在保证充足和持续血液供应的同时,还可确保血液安全性,特别是在重大或突发事件、血液告急[4]、季节性缺血、血液偏型等方面具有重要贡献[5-6]。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安全血液来源是固定的献血人群。因此,鼓励更多的初次献血者转变为重复献血者,是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用血需求、降低输血风险、降低成本投入的有效办法之一[7]。血站大数据分析平台拟通过收集南宁市历年来无偿献血人群信息及相关的人口信息和地理信息等[8],在构建无偿献血人群数据仓库的基础上,生成无偿献血人群分析数据集,并且通过数据挖掘,采用聚类算法进行空间格局分析,探索无偿献血者空间聚类分布规律及特征,同时结合分类算法、回归算法等对献血人群重复献血概率进行预测,为无偿献血者招募及筛选、血液安全保障、应急处理等提供数据信息基础和实用方法。

2.2建设核心内容[9]

2.2.1数据中端平台 血站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接入除了接入现有的血站业务数据库,还要建立献血人员基本信息库、献血特征库、动员献血人员库等。同时建立决策分析库、专题库、监督决策库等。

2.2.2数据交换共享服务平台 基于数据中端平台,建立数据共享交换库和资源目录库,实现数据共享交换、开放资源目录等场景,必要时跟医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其他外部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2.2.3统一业务办理平台 完成数据中端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后,未来所有的血液招募、采集、储存、运输和质量检测相关业务都有可能实现跟数据中端平台对接,统一业务办理界面,实现一站式登录,一个界面处理业务。

2.2.4驾驶舱平台 通过商业智能(BI)技术,呈现1张图掌控全局,实现招募、采集业务关键指数的图形化显示,为领导决策做出有力支持,见图1。

图1 血站大数据平台系统结构图

2.2.5智慧招募平台[10]

2.2.5.1潜在献血人群信息收集 (1)发布招募广告:发布招募公告给已献血的人群,在潜在人群的单位发布捐血招募广告信息,如学校、医院、单位、体检机构、捐助平台等,吸引人群到公众号上。(2)初步收集对捐血关注的人群信息:收集进入公众号人群的信息浏览情况,初步判断其对捐血的热情程度。

2.2.5.2推荐系统进一步分析人群特征 根据浏览信息特征,启用推荐系统引擎,深层次引导人群进行进一步阅读公众号里的文章,收集多个层次的特征数据,包括献血的基础知识了解、爱心特征、社会正义感特征、家庭温暖需求特征、心理健康特征、职场特征等,做到“精准画像“[11]。

2.2.5.3形成个人画像精准推送 对特征收集足够多以后,启动“个人画像”,形成较具体的人物形象。通过分类、神经算法等工具进行对用户进行分类、预测。对系统评价有概率献血人群进行精准献血信息推送。

2.2.5.4社交化推广 让系统有生命力,为系统贴上社交标签,让献血人群有动力发朋友圈,例如精神方面的鼓励、各种献血称号。

2.2.6智能数据应用 对采集、储存、运输和质量检测相关业务进行建设,包括软件和硬件,采集相关采供血业务及血液筛查结果[12]、血液质量控制、临床血液使用等数据库,对各个业务的进行数据模型建立,预测和分析各种可能存在的情况,包括存储量与需血量的差异预测,支撑“以供定采”策略,预测血液质量发展趋势。

2.2.7数据监测项目 大数据监测内容应包括:血站的采血、供血、存储等业务整体运行监测数据服务,献血员情况,献血员的变化趋势等。大数据分析类内容应包括:血站供血能力分析(包括突发事件的需求分析)[4]、需血单位情况分析、各种血型供应分析。

3 小结与展望

“以顾客为导向大数据的统计分析”“精准营销理念应用”“互联网+”思维的新媒体招募等是目前行之有效的策略及方法[13]。基于“矛盾在哪里,关注点在哪里”的思路和原则,血站大数据应用应关注于血液的“开源”和“节流”方面。从低危人群中发展志愿献血者,培养固定献血者[14-15],是血液安全的重要保障。血站大数据分析平台应用大数据算法优化血站采血募集工作,可精准识别潜在献血人群并能给出不断优化的招募策略作为参考[7,16]。血站应该丰富采血点(捐血屋、流动采血车)的设立,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态度[17],提升献血后服务,增强人文关怀[18],采用主动预约模式[19],精准宣传到位[11,20]。但血站的大数据算法、模型训练和优化都比较复杂,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完成软件开发,且开发者需要对已知数据充分理解,故至今尚缺乏成熟完善的方案,需要未来进一步研发和探讨。

猜你喜欢
采供血血站南宁
想你的风吹到了南宁
歌海(2024年2期)2024-06-06 05:54:00
数读南宁
中国火炬(2022年11期)2022-11-19 03:32:20
血站采供血设备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考
中文信息(2021年3期)2021-03-27 11:19:45
眷恋南宁
歌海(2021年6期)2021-02-01 11:27:18
采供血机构实施财务绩效管理的成效探讨
财会学习(2021年3期)2021-01-28 08:26:44
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置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今天写什么之『南宁的雪』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31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南通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