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远取动法结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

2021-11-16 09:32侯志雷池红万张红利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经筋活动度耐力

侯志雷,池红万,张红利

(1.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康复医疗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腰背肌筋膜炎(LBM)是因寒冷、潮湿外环境刺激及长期慢性劳损等,机体筋膜层及肌组织发生水肿、粘连、肌组织纤维化等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1]。近年来,老年患者成为主要发病人群[2],LBM属中医“筋病”、“痹病”的范畴,气血瘀滞为主要内因,风寒湿邪困阻影响经络气血运行为主要外因[3]。本研究用循经远取动法结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LBM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6例,均为我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治疗患者,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男34例,女29例;年龄60~70岁,平均(65.37±3.27)岁;病程6~12个月,平均(8.10±1.52)个月。观察组男35例,女28例;年龄61~70岁,平均(65.42±3.28)岁;病程6~11个月,平均(8.14±1.5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学》[4]关于LBM诊断且视觉模拟量表(VAS)3~7分,X线检查无阳性体征,年龄60~70岁。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严重体虚,既往有腰椎手术史。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饮食、常规运动指导等。

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取双侧肾俞、命门、委中、阿是穴。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进针后施以平补乎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

观察组给予循经远取动法结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用手触方式沿足太阳经筋确定疼痛部位,腰椎横突者需采用3寸针,膈俞则采用1寸半或2寸针,针刺方向根据腧穴部位而定。采用针管进针,迅速将毫针刺入结筋病灶点,患者感酸、麻、胀等停止进针。留针 30 min后出针,按压进针点1min,每天1次。另患者取端坐位,将一次性针灸针(0.35 mm×40mm)与额平面呈45°角向针刺攒竹穴10~15 mm,以最大耐受强度捻转刺激,使之得气。然后指导患者做腰背部前屈、后仰及左右转侧动作,约10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

两组均随访观察3个月。

3 观察指标

主要症状积分[5]:治疗前后从腰前屈、腰后伸、脊柱触痛、仰卧起坐等方面评价,总分7分,分高则症状重。

腰背部功能:采用VAS(总分10分,分高疼痛重)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总分45分,分高功能障碍越重)、腰部静、动态肌耐力(静态肌耐力:俯卧于器材上,双手置于头后,记录抬起上半身时间,时间越长则肌耐力越好;动态肌耐力:俯卧于倾斜30°的斜板上,下半身固定、上半身悬空,收缩下背使身体成自然直线,随即回水平位置,25次/min,记录完成次数,完成次数越多则肌耐力越好)评价腰背部功能。

腰椎活动度:采用关节活动度测量仪器测量腰椎前屈、后伸活动度。

用SPSS22.1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5]

疼痛消失,腰背部功能改善为显效。疼痛明显缓解,腰背部功能好转为有效。疼痛和腰背部功能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主要症状积分: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观察组(5.22±1.02)分,对照组(5.26±1.0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90,P=0.827);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观察组(2.16±0.21)分,对照组(2.69±0.3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96,P<0.001)。

两组治疗前后腰背部功能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腰背部功能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腰背部功能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VAS(分) ODI(分) 腰部静态肌耐力(s) 腰部动态肌耐力(次)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3 5.23±1.27 1.53±0.37* 26.93±1.63 16.03±2.35* 54.23±10.32 76.35±9.68* 18.32±2.34 27.13±2.68*对照组 63 5.30±1.24 2.68±0.39* 27.03±1.71 19.67±2.34* 54.26±10.29 72.10±8.95* 18.31±2.36 23.95±3.24*t 0.313 16.979 0.336 8.712 0.016 2.559 0.024 6.003 P 0.755 <0.001 0.737 <0.001 0.987 0.012 0.981 <0.001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前屈活动度 后伸活动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3 22.36±3.26 44.24±3.54*13.23±2.58 22.17±2.37*对照组 63 22.35±3.19 39.57±3.57*13.28±2.41 19.75±2.84*t 0.017 7.373 0.112 5.193 P 0.986 <0.001 0.911 <0.001

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4.76%。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15.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203,P=0.040)。

6 讨 论

LBM常多发于腰背部,疼痛范围较广,程度不甚,且可因天气变化或过度劳损而导致病情加重。中医认为气血瘀滞、外感风寒湿邪,使其留滞肌肉筋脉导致筋膜不和、肌肉拘挛、气血运行障碍。针刺刺激相关腧穴或病变部位可行气止痛、解除痉挛,消除络脉中瘀滞,松解粘连的软组织,但效果缓慢且易复发[7],肌筋膜是基于现代解剖理论和传统中医学对筋、脉的表述,认为LBM与经筋的损伤密切相关[8],故治疗应结合“经筋”论治。

循经远取动法结合针刺结筋病灶点是将两者治疗方法优势相结合,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体现,在发挥针刺的镇痛作用同时可利于运动疗法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因子,以松解粘连,且攒竹穴内有三叉神经分支眶上神经,刺激可兴奋神经,利于神经冲动传导以整合各级中枢,产生镇痛作用。筋结点多位于筋膜、肌肉的起止点和两肌交界或相互交错处,结筋病灶点为损伤后肌肉、韧带等自动紧缩以包裹受损部位,针刺结筋病灶点可通过探寻显性以及隐性的结筋病灶点,作用该部位,直达病所、效力集中、以通畅经筋恢复腰背部筋肉系统的平衡,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背部功能。

循经远取动法作用于经络所过的远端,可着重对机体整体进行调节,结合针刺结筋病灶点通过对阳性反应物准确定位,松筋解结卡压经脉的“横络”,解除卡压,以舒筋止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循经远取动法结合针刺结筋病灶点还可降低复发率。

循经远取动法边针刺边配合腰背部运动,可在经气运动过程中加快局部血流循环,减少致痛物质的产生,同时可缓解肌肉紧张度,以调节腰背部关节活动。另外,攒竹穴位于面部,其功善宣散太阳经气、降逆止痛、疏风清热,针刺可直接刺激眶上神经,引起神经冲动,使刺激信号传入神经中枢,以调节病变部位,疏通其经脉气血,降低疼痛改善腰背部功能。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结筋病灶点,以“候病所在”、“以痛为输”为基础[9],针对性针刺经筋痹痛的常发部位即经筋损伤之后形成的粘连、瘢痕等病理产物聚集点,可通过解除“卡压”(解结),消散病灶,解结筋、松经筋、通经脉,使腰背部筋肉系统趋于平衡状态,以达滑利关节,通络止痛的功效,进而改善腰椎活动度,提高腰背部功能。

猜你喜欢
经筋活动度耐力
梁清华教授扩肛法治疗肛肠经筋病经验探析
足三阳经筋与膝关节痛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颈项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经筋辨证与推拿治疗探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经筋理论在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