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艳芳,秦合伟,,牛雨晴,宋雪梅
(1.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2.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是由脑梗死导致脑组织低灌注引起的记忆、认知与行为模式的变化,起病较为隐匿,且进程较为缓慢,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能力,而随着病情的进展,极易进展为痴呆[1]。目前,临床尚无明确治疗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法,但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可逆性,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避免发展成痴呆具有重要的意义[2-3]。本研究用头穴丛刺长留针及认知功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共150例,均为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中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45~70岁,平均(52.06±7.98)岁;初中以上40例,初中24例,小学10例,文盲1例;合并高血压病59例,糖尿病36例,有既往卒中病史30例。对照组男41例,女34例;年龄45~71岁,平均(51.89±10.24)岁;初中以上41例,初中23例,小学10例,文盲1例;合并高血压病60例,糖尿病35例,有既往卒中病史29例。两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合并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梗死诊断标准[4]。一般意识清楚,头颅CT或MRI检查有助于诊断。②符合《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2011》相关疾病诊断标准。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执行障碍等,影像学检查证实,③还未发展至痴呆。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且发病1周内入院治疗者;②符合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诊断标准;③认知功能障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文盲<17分,小学<20分,初中或以上<24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26分(教育年限<12年加1分);④既往无精神病史;⑤无溶栓指征;或有溶栓指征,家属或患者不接受溶栓者;⑥遵照赫尔辛基宣言及“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签订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排除标准:①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其他原因所致的痴呆;②感觉性失语、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而不能进行交流;③既往有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完成治疗;④受试者家属要求退出研究。
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5],根据病情选用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抗血小板聚集,调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以及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等的药物。
两组均用认知功能训练法。①记忆力训练:通过背数字、短语复述、词语配对等方法引导,通过联想法、分段法提高患者的记忆能力,指导患者学习完成日常事务的能力。②注意力训练:采用视觉跟踪、电脑游戏、猜谜游戏等方式训练注意力。③计算力训练:采用情景模拟法,模拟买菜、超市购物等情景训练患者进行简单的计算。④执行力训练:训练患者解决如穿衣服、上厕所、拿东西等简单日常事物的能力。⑤失认失用症训练:通过对患肢的各种感觉刺激来促进恢复。要重视患者的心理障碍开导,激发患者的兴趣和信心,更加积极主动的克服认知障碍[6]。
观察组加用头穴丛刺长留针。取穴参照于氏头皮针分区[7],取患者头部额区、顶前区及顶区的穴位,每个区选5个穴位进行针刺,诸穴常规消毒后,各穴区由前向后以皮肤为平面,针体与皮肤呈15°刺入帽状腱膜下,深约35 mm,针刺得气后以180~200次/min的频率捻转1min,平补平泻,留针6 h,留针期问,开始每隔30 min以180~200次/min的频率捻转1min,平补平泻,之后每隔2 h捻转1次,直至出针。每日1次,治疗6天休息1天,共治疗6周。
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评价。①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8]:包括语言、视空间、定向力、注意力、计算力和记忆力,分值0~30分,以24~27分判定为轻度认知障碍,19~23分判定为中度认知障碍,0~18分判定为重度认知障碍。②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9]:主要包括语言能力、定向能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延迟回忆能力、视空间执行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受教育时间≤12年者增加1分。③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计分法,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高[10]。
认知功能相关递质水平。空腹静脉血,检测静脉血降钙素原基因肽(CGRP)与5-羟色胺(5-HT)水平,以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水平。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依据MoCA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显效,MoCA评分大于6分。有效,MoCA评分增加4~6分。无效,MoCA评分小于4分[11]。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MMSE(分) MoCA(分) BI(分)观察组 75治疗前16.68±3.71 15.62±2.75 32.99±9.34治疗后 29.35±3.13*△26.92±3.65*△65.76±11.22*△对照组 75治疗前16.97±4.03 15.98±5.25 2.96±0.41治疗后22.12±5.74*21.98±4.61*42.62±10.43*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相关神经递质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相关神经递质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相关神经递质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CGRP(pg/mL) 5-HT(pg/mL) FT3(pmol/L) T4(ng/mL)观察组 75治疗前 89.18±11.75 125.73±26.71 3.13±0.41 89.93±16.71治疗后 125.32±22.11*△ 166.36±20.94*△ 4.36±0.41*△ 91.09±10.94*△对照组 75治疗前 88.97±15.01 126.57±31.67 3.14±0.47 90.01±13.67治疗后 107.11±18.72* 141.96±30.73* 3.29±0.53* 90.19±12.7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认知功能障碍属中医“痴呆”范畴。脑为元神之府,头为诸阳之会,诸阳经皆上行于头,为脑髓输注经气。头皮丛刺长留针治疗选取颞区、额区和顶区作为针刺区域,能够改善局部脑血流量,针刺作用于大脑皮层投射区,不断刺激头部腧穴,将针刺感应转变为生物电效应传到大脑皮层,促进神经传导,增强受抑制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12],激活“闲置”状态脑细胞,使半休眠状态受损脑细胞苏醒,取代受损脑细胞进行代偿性工作,有利于改善认知功能与记忆力[13-14]。
头穴丛刺长留针及认知功能训练法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头穴丛刺长留针及认知功能训练法能够调控认知功能相关血清递质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