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欣
(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江苏 沭阳 223600)
我国每年成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在100/100,000以上[1]。其中主要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患者发病时如未得到及时诊治容易引发生命危险。而消化道出血的发病与患者的饮食、心理、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密切相关[2,3]。常规的健康教育难以满足临床需求,患者病情常反复发作。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是有目的的行为改变的健康教育方式[4,5]。被用于肝癌介入术后、血液透析等临床护理实践中起到改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自护能力的效果[6,7]。为此,本研究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方式,以明确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基于跨理论模式健康教育对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2017-04~2019-03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红蓝球法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4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入组患者对本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并签定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符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相关诊断标准;②年龄30~70岁。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②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③精神异常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14例,年龄31~50岁,平均(38. 23±5.61)岁,文化程度:小学3例,中学(初中、高中)35例,大学及以上(大专、本科)6例;护理组男32例,女12例,年龄30~50岁,平均(37. 93±5.59)岁,文化程度:小学2例,中学(初中、高中)37例,大学及以上(大专、本科)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经常规消化道出血治疗,参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进行常规诊疗及常规护理。
1.2.1 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饮食、用药等相关护理措施,采用口头宣教、健康手册发放等。
1.2.2 护理组: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式健康教育,在患者出血停止后24h、出院当1d、出院后7d进行护理访谈,每次时间为30min,均由研究者进行。并在出院后3个月采集患者自我效能量表及自制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评价。
1.2.2.1 评估患者行为变化阶段:在实施干预措施前均进行评估,评估采用问答方式进行,具体问题如下:(1)您能做到配合医生诊治吗?(2)您能注重饮食规律及均衡饮食吗?(3)您能戒烟限酒吗?(4)您能定期体检及复查,并每月与医护人员沟通至少1次吗?(5)您是否遵医嘱服药?患者回答后界定患者的行为变化阶段,制定护理干预措施。
以患者回答来判断其各个行为所处的变化阶段:(1)维持阶段:能够维持3个月以上的时间;(2)行动阶段:能够维持1~3个月,但难以达到3个月以上。(3)准备阶段:在未来30d内希望能够施行。(4)意象阶段:没有,我在未来3个月内没有类似打算,但对这样做的好处已经明确。(5)前意象阶段:未来3个月没有类似打算,也不觉得有这样做的必要性。
1.2.2.2 针对性干预措施:依据患者所处行为变化阶段施行不同的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见表1。
表1 跨理论模式行为不同阶段的具体干预措施
1.3.1 遵医行为:参阅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文献[8]制定本院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表,对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及遵医行为进行评价。于患者出院后3个月进行评价,评价表由8个方面分为自护能力、饮食知识、抢救方法、复发症状、坚持按医嘱用药、按医嘱饮食、合理运动锻炼、遵医嘱复诊,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法调查,由调查者发放问卷,当患者对相关项目存在1条不清楚或未执行时,视为不遵从,统计两组患者遵从率加以对比。
1.3.2 自我效能:在出院后3个月采用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cacy for Managing Chronic Disease,SEMCD):是慢性病普适性自我效能感量表。共6个条目,2个维度(症状管理自我效能、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每项评分0~10分,总分60分,分值越低患者自我照顾能力的信心越低,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91[9]。
护理组患者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遵医嘱行为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n=44)
护理组患者护理后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SEMCD评分对比分)
多数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消化道出血停止后,认为自己疾病已经康复,忽视原发疾病,造成疾病时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直接关系着患者预后康复情况。而跨理论模式具有目的性,强调个体行为变化,基于人们在真正行为改变之前,会出现一系统动态循环变化阶段性发展。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对患者行为改变的各个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10]。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强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在护理过程中,不急于过早的让患者接受改变生活方式的益处,而是让患者权衡利弊后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决定。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患者对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及遵医嘱行为方面掌握情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患者个体行为转变所处阶段才是患者能够有效改进的直接影响因素。而且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用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已经起到良好的效果[11,12]。虽然纳入样本存在差异,但其作用机制相似。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遵医嘱行为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标志着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对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及遵医嘱行为。这一结果与何莉[13]的研究结果相似。究其原因,观察组患者以促进患者行为改进为主要目标,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加以评估,并循序渐进,螺旋式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及遵医嘱行为的主观能动性。
自我效能是个体在特点情景中从事某特定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对行为转变成功与否起着直接决定性作用[14]。消化道出血通常情况下,是胃黏膜溃疡、消化道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多种慢性病的急性发作形式,而且部分患者病情隐匿,易被忽视,造成病情加重[15]。而患者疾病经常反复发作,造成患者自我效能降低。而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将患者的饮食、用药、运动、情绪等不同方面结合患者行为转变阶段加以评估后进行个体化行为干预,以有效提升患者对饮食、运动、情绪管理、用药等方面的依从性,同时,为患者指导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自查方式,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及本组护理前(P<0.01)。标志着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有助于患者遵医信念的增强。
综上所述,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