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剂对煤泥浮选的影响试验研究

2021-11-16 02:29:54周子玉朱纯楚
2021年11期
关键词:精煤收剂煤泥

周子玉,朱纯楚

(中国矿业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随着机械化采煤的发展以及煤炭资源地质条件的恶化,煤泥的粒度逐渐减小,极细煤泥含量(-74 μm的煤泥)增大。一些选煤厂-0.5 mm的煤泥占入厂原煤量30%左右,其中-74 μm的含量占浮选入料量60%以上[1],有的甚至高达90%,细粒煤分选的问题已经日趋严峻。浮选是细粒煤泥分选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夏灵勇等人[2]发现随着细粒级煤含量的增多,可燃体回收率会下降,精煤灰分升高。在浮选过程中,细粒煤泥粘附在煤粒表面发生细泥罩盖,细泥罩盖会阻碍煤粒与气泡之间的粘附,从而导致精煤产率较低。所以,用一般的浮选方法处理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絮凝浮选是处理微细粒矿物回收的有效办法之一。

添加高分子絮凝剂选择其中一种组分进行絮凝,其余组分呈分散状态,使用常规浮选将絮体分离,来改善矿物表面的性质,然后浮选出某些组分,是一种理想的极细粒煤泥的分选方法。蔡璋等人[3]对大武口-1.5 mm煤样进行絮凝浮选发现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得到灰分小于3%的精煤,可燃体回收率达到90%.樊金串等人[4]对马兰选煤厂煤样进行絮凝浮选试验发现PAM可明显提高浮选速率和精煤产率,并达到节省捕收剂用量的作用。邹文杰等人[5]对钱家营的+13 mm的精煤分析发现,与常规浮选相比,选择性絮凝浮选实验的浮选速率较大,且选择性较高。田全志等人[6]对絮凝浮选继续进行研究发现,随着PAM用量的增加,浮选的速率明显加快,可以明显节省捕收剂的用量。王辉[7]发现絮凝浮选有一定的粒度要求,比较适合微细粒含量较多的浮选。沙杰等人[8]发现在絮凝剂加入之前加入捕收剂更加利于浮选。谢登峰[9]利用选择性絮凝-浮选法制备超纯煤能可得到精煤灰分为1.29%,产率为41.26%的超纯煤。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文章通过选择不同种类的聚丙烯酰胺(PAM)作为絮凝剂,针对同一煤样来探究不同的絮凝剂种类对浮选实验的影响。从而得出最适合生产的絮凝剂种类,探究絮凝剂用量与浮选效果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指导实践生产提供理论知识。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以唐山矿-0.5 mm的浮选入料作为试验对象,其灰分为26.25%.将煤样在40 ℃下烘干,将烘干后的煤样按照国家标准GB/T 477-2008《煤炭筛分试验方法》进行筛分试验,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煤泥粒度分析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0.074 mm粒级的产率达到51.92%,灰分为73.34%,其中-0.045 mm粒级的产率为41.87%,灰分为34.73%.细粒煤的产率以及灰分均较高,说明煤样中含有较多的高灰细泥,这部分高灰细泥在浮选过程中容易发生细泥夹带与罩盖,使得浮选效果恶化。

选用氯化锌溶液为浮沉介质进行其密度的分析,试验过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T 478-2008《煤炭浮沉试验方法》进行,煤样的密度组成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主导密度级为1.40~1.50 g/cm3,其含量为24.40%,灰分为15.79%;+1.80 g/cm3密度级的含量为17.73%,灰分为76.01%,在分选过程中,尽量减小高密度级对低密度级的污染是分选出合格精煤的前提。

表2 煤泥密度组成结果

1.2 试验方法与药剂

试验装置:振筛机的标准筛直径为200 mm,孔径为 0.5 mm、0.25 mm、 0.125 mm、0.074 mm和0.045 mm(筛底和筛盖)、搪瓷盆、烧杯、密度计、干燥箱、台秤、托盘天平、捞勺、物料盆、重液桶、煤泥桶、网底桶、移液管、天平、玻璃棒等。

捕收剂:柴油;起泡剂:仲辛醇;煤样:-0.5 mm浮选入料煤;絮凝剂:分子量为1 200万的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的聚丙烯酰胺以及分子量为1 400万、1 200万、1 000万、700万和600万的聚丙烯酰胺。

絮凝浮选是在浮选过程中加入不同种类的絮凝剂,并按照GB/T 4757-2013《煤粉(泥)实验室单元浮选试验方法》进行煤泥浮选试验。利用0.5 LXFD 机械搅拌式浮选机中进行试验,其试验流程如下:将矿浆放置至浮选槽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2 min,搅拌转速为1 800 r/min,搅拌后在主轴周围加入捕收剂,搅拌1 min,向主轴周围小心滴絮凝剂,搅拌2 min后,加入起泡剂,搅拌30 s后开启充气阀门,开动刮板刮泡,刮泡时间为3 min。对浮选后的精煤和尾煤进行过滤、干燥和称重。浮选参数和药剂制度分别为:充气量0.25 m3/(m2·min),矿浆浓度固定为40 g/L,起泡剂用量固定为75 g/t,捕收剂用量为800~1 400 g/t,絮凝剂用量为1~5 mL。

浮选效果评价指标采用精煤产率、精煤灰分和可燃体回收率(η,%),可燃体回收率计算方法如下:

(1)

式中:Ay为原煤灰分,%;γy为原煤产率,%;Aj为精煤灰分,%;γi为精煤产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捕收剂用量对煤泥浮选的影响

在矿浆浓度为40 g/L的条件下,捕收剂用量选用800 g/t、1 000 g/t、1 200 g/t和1 400 g/t对煤泥进行常规浮选试验,研究其最佳药剂用量浮选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捕收剂用量对煤泥浮选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精煤产率随着捕收剂的用量增加而增加,而精煤灰分随着捕收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少。当捕收剂用量为1 400 g/t时,精煤产率82.72%达到最高,精煤灰分18.36%降到最低,所以在后续的试验中捕收剂用量为1 400 g/t。

2.2 絮凝剂种类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为探究不同种类的絮凝剂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在捕收剂用量为1 400 g/t时,选择分子量为1 200万的非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絮凝剂进行絮凝浮选试验,所得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絮凝剂种类对煤泥浮选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在添加絮凝剂之后,精煤的产率增加且精煤灰分减少。在三种不同类型的絮凝剂中,浮选效果最好的为非离子型絮凝剂,精煤产率达到80.33%;阳离子型絮凝剂次之,精煤产率为79.19%;最后为阴离子型絮凝剂,此时精煤产率为77.50%.与未添加絮凝剂相比,加入非离子型絮凝剂后,精煤产率提高了5.31个百分点,精煤灰分下降了1.64个百分点。由此可得,添加絮凝剂可改善浮选效果,且非离子型絮凝剂的浮选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2.3 非离子型絮凝剂分子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为探究不同分子量的絮凝剂对浮选效果的影响,选择600万、700万、1 000万、1 200万和1 400万的非离子型絮凝剂进行絮凝浮选试验,所得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非离子型絮凝剂分子量对煤泥浮选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出,当絮凝剂的分子量为700万时,此时产率最高为82.56%,精煤灰分最低为15.08%.综合来看,可知其浮选效果并不会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而是在特定的一个分子量呈现较好的效果,而在1 000万分子量时可燃体回收率最低,可燃体回收率为88.34%.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6.43%,可以看出不同分子量对浮选的效果还是有较大的影响。

2.4 絮凝剂用量对浮选的影响

针对以上试验对絮凝剂的最佳用量进行探究,选择分子量为700万的非离子型絮凝剂进行试验,絮凝剂的用量分别为1 mL、3 mL、5 mL、7 mL。煤泥入料浓度为40 g/L。浮选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絮凝剂用量对煤泥浮选的影响

由图4可以看出,可燃体回收率随着絮凝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7 mL时可燃体回收率为95.54%,1 mL时为93.98%,两者的差距仅有1.56%,可以看出絮凝剂的用量对浮选的影响不是太大,因此在生产实践当中应该经济使用絮凝剂的用量,才能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随着絮凝剂用量增加,精煤灰分也有所提高,通常解释为絮凝剂在浮选过程中,通过大分子桥连作用,使微细粒煤泥聚集成团,增大其表观粒径,从而利于浮选过程的进行,进而提高了可燃体回收率和浮选速率。然而絮凝剂的用量取决于其在颗粒表面的覆盖程度,过量的添加会导致微粒分散[10]。

2.5 精煤粒径分布

为了得到不同粒级的回收率,将浮选完的精煤烘干之后,采用0.500 mm、0.25 mm、0.125 mm、0.074 mm和0.045 mm标准套筛进行粒度分析,筛分的方法严格按照国家标准 GB/T 47-2008 《煤炭筛分试验方法》进行筛分试验。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浮选精煤的粒径分布

由图5可以看出,在加入絮凝剂之后,0.045~0.074 mm粒度级的回收率提高了4.20%,其中0.074~0.125 mm粒度级的回收率提高了2.15%,-0.045 mm粒度级的回收率相差不大。可以看出,絮凝剂的添加可以提高微细粒的回收率,对于一些微细粒矿物,絮凝浮选是比较有效的回收办法。

3 结 语

1) 非离子型絮凝剂浮选效果优于其他种类絮凝剂,在其他药剂用量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添加不同种类的絮凝剂,在加入非离子型絮凝剂的一组煤泥浮选试验中,可燃体回收可以达到91.68%.因此,添加絮凝剂可以有效提高精煤产率,降低精煤的灰分。

2) 絮凝剂最佳分子量探究试验中,当非离子型絮凝剂分子量为700万时,可燃体回收率91.67%达最高,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6.43%,可看出不同分子量对浮选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随着絮凝剂用量的增加,可燃体回收率增加的同时,精煤的灰分也在上升。

3) 通过粒径的分布试验,发现絮凝剂的添加可以提高微细粒的回收率。

猜你喜欢
精煤收剂煤泥
疏水改性对浮选精煤助滤脱水的试验及模拟
选煤技术(2023年4期)2024-01-02 03:10:56
不同分选工段瘦精煤煤质分析与配伍性研究
选煤技术(2022年3期)2022-08-20 08:39:18
大屯选煤厂粗精煤回收系统改造实践
选煤技术(2022年2期)2022-06-06 09:12:56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选煤技术(2022年1期)2022-04-19 11:15:12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在动力煤选煤厂粗煤泥分选中的应用
选煤技术(2022年1期)2022-04-19 11:15:04
MG-9#捕收剂在极细粒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选煤技术(2021年3期)2021-10-13 07:33:36
精煤产品结构调整及回收系统改造
煤泥水中煤与不同矿物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煤泥分选超净煤的药剂研究
中国煤炭(2016年1期)2016-05-17 06:11:40
新型捕收剂DTX-1常温分步浮选东鞍山铁矿混磁精
金属矿山(2014年7期)2014-03-20 14: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