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婷 杨 平
校园环境指学校内部或周围对学生的教育和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反映着特定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理念。古代中国书院,主张通过诗情画意的环境布置,陶冶学子的高尚情操。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开放式学校打破了多个教室之间的物理围墙,为多样化的学习组织形式和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创造了条件。21世纪以来,芬兰将课程教学安排在没有学科边界的森林里,让学生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培养美感、创造力和自由精神。美国、新加坡等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环境,更好地促进了教学效率与育人质量的提升。
尽管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校园空间环境形态存在着较大差异,但校园空间环境的建设始终是关乎学校育人质量与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校园空间环境的重组,塑造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落实全面育人目标,打造面向未来的中国校园,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要探索校园空间环境建设的目标与现有办学条件之间的矛盾,而后才能聚焦校园空间环境建设的着力点并探索行之有效的建设思路。
为了解当下中小学校园空间环境建设现状,本研究面向江苏省中小学校长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最终回收问卷220份,均为有效问卷。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表
结合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可知,绝大部分的中小学校长都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和一级教师及以上职称,他们有着渊博的学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具备带领全校开展空间环境建设的意识与能力。本次调查的覆盖范围较广,调查对象既有来自现代化水平、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学校,也有来自相对落后的乡镇学校。调查数据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不同地区校园环境建设的现状、问题与需求。然而,不能否认的是,被调查对象所在学校的类型可能分布不均衡,因此后续分析将着重关注、对比小学与中学两类学校的空间环境建设现状。
校园硬环境包括校园自然生态和现代化设备设施。因此,本研究主要从绿化建设、场馆设计和智慧校园建设三方面,透析校园硬环境建设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1.校园绿化建设。
绿化有利于情操陶冶、心灵净化和身体健康。加强校园绿化建设不仅可以加深学校的文化底蕴,还能为师生提供英语角、读书廊等多样化的活动空间,促进师生间的学习交流。虽然大部分中小学校长对校园绿化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受建筑面积不足、整体规划缺失和育人效能未挖掘等因素的影响,被调查学校的生均绿化面积较低,仅有41.36%的学校绿地率不低于35%,甚至有70.91%的学校生均绿地面积不足5平方米。
2.场馆空间建设。
建设怡人的校园环境,不仅需要基于优美的自然生态,还要依赖于合理的场馆空间布局。当前,较多中小学校长认为:学校的场馆与多功能教室的功能性不强,缺乏系统规划,形式也比较单一。在空间设计方面,对使用者的舒适度和特殊需求考虑不周。有36.36%的中小学校长认为:学校应面向所有学生进行通用环境设计,不需要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单独的环境设计。尤其是在小学的场馆设计中,学校极少考虑到学生本体的生理和心理接受度,没有很好地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设计使学生获得安全感和亲切感。此外,空间利用率也略显不足,大部分校园的角落空间被闲置,学校没有充分挖掘每一处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
3.智慧校园建设。
智慧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全国开展校园建设的工作重点。据调查结果显示,97.73%的中小学校已经基本完成网络与硬件基础建设,为师生提供了虚实结合、智能化、个性化的育人环境。然而,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化却未能明显提升学校教育治理的整体水平和教师的数字资源创新能力。44.55%的中小学校长认为,学校不能较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校园治理服务;47.73%的中小学校长认为,教师通过自建、引用、合作等方式开发教育数字资源的能力不强。
目前,关于校园软环境有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校园软环境是指学校的精神环境建设,如学校风气、师生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等;另一种观点认为,校园软环境是指由教师把控的、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潜移默化影响的各项条件,如教育管理制度、课堂教学方式和师生人际关系等。校园软环境是一所学校的整体形象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话题。本研究主要从互动环境建设和朋辈环境建设两个角度探析校园软环境建设的现状。
1.互动环境建设。
学校通过定期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使他们的教学应用能力得到提升,让教师借助多维、立体、全面的云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开展自助式与交互式学习。关于互动环境建设的调查数据显示,师生互动意愿强烈,95.45%的中小学校长表示非常愿意参与学生的课堂互动。然而,现实的课堂互动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互动质量不高、教师的提问技巧与对问题的敏感度不足、教师运用即时评价的能力不强、互动教学难以保证教学进度等。
2.朋辈环境建设。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愿意营造开放、自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角色定位方面,99.55%的中小学校长能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积极支持学生担任课堂“小老师”并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表达自由;在处理预设课堂之外的答案时,42.01%的中小学校长能立即根据新想法展开新内容,53.88%的中小学校长会选择在课后组织有想法的学生探讨;在学生不当行为管理方面,大部分校长倾向于采取侧面教育、正面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改变不良习惯。
通过分析现状可知,中小学校长能够意识到校园空间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但当前的校园空间环境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未充分彰显环境的育人价值、未全方位考虑儿童的实际需求、未全面体现信息技术对教育变革的支撑作用等。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空间环境之间彼此割裂,没有相互融合。因此,在重组校园空间环境的过程中,要关注校园环境的课程性、儿童性、交互性和现代性,使校园空间环境能满足师生的需求,符合育人的要求。
环境课程化指的是通过精心营造校园环境,将一个个具体的物质环境形态与教育者的教育目标有机结合,赋予景观以课程的现实意义,并将其转化为可供教师利用的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环境的育人效应。
低年级的学生应注重游戏化课程的开展。首先,教师应充分拓展教学空间,勇于打破教学与游乐之间的界限,以此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师生活动范围、拓宽学生思维广度。其次,教师可以在安全的公共活动空间中,设置一些有助于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的交互装置,增强学习环境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对于高年级学生,应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创设的情境进行课程的构建。例如,一片菜园如何被分割成不同的田块,这其中就涉及数学的测量和除法问题;选择种植什么植物,应该如何在合适的时节以何种方式播种,植物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这就涉及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布置每日的观察日记作为语文习作的练习。
环境化课程以形象生动的主题化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境共鸣,获得情感升华,是实现环境育人的重要路径。例如,在主题化课程“亲近大自然”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将开发校园中的自然环境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将校园中的落花、枯叶作为化肥归于树下,将落叶捧入花池,将落果埋进泥土,或者用落叶和落花制作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进行展示等。这种亲身体验的过程能帮助学生在劳动和创造中形成更深刻的情感和体悟,逐渐明白何为自然之“理”。情境化教学让学生的心灵在与物象的互动中不断升华,既整体化落实了国家课程体系,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实践,真正发挥了校园环境的德育功能。
学校应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落实环境育人理念,如设置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或巧妙利用师资,将其与科学等学科相结合。当然,环境化课程并非要求教师将整节课的内容全部设计成环境教育元素,因为课程目标具有多维性,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养培育。
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论认为,不同阶段的儿童存在不同的外在行为表现和认知发展特点。因此,设计校园空间环境应关注环境的儿童性,细致考虑何种环境更贴合当前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并在设计校园空间环境时有所侧重,从而真正做到以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在空间开放度与灵活性设计上,要尊重不同时期儿童的心理行为尺度。
低龄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较强,活动范围较大。因此,低龄儿童的活动空间应设计成连续的串行空间,保证空间具有较高的开放度和透明度。伴随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与社会性的发展,高年级儿童开始需要一些相对私密和安静的空间,社交圈也逐渐缩小。因此,高年级儿童所在的公共活动空间围合性应该增强,透明度也应适当降低。学校可以通过增加半封闭式场所,帮助学生形成个人领域感。
2.在空间形态与内部布置上,要体现空间的趣味性和创造性。
儿童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相较于具象、生硬、规矩的传统空间结构,儿童更感兴趣的是柔和、连续、变化的几何空间。这样的空间往往灵活多样,更易营造新奇的视觉效果、激发儿童的探索欲。例如,利用高度合宜的拱形门洞对不同场所进行区域划分,将多个高低错落的书架与楼层阶梯相结合,在曲线型、半环形廊道中添加装饰和壁画,打造主题式“探索隧道”。
3.在空间颜色搭配与照明设计上,要保证和谐的色调搭配和充足的光线条件。
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色彩会影响儿童的情绪、智力和个性发展。例如,鲜艳活泼的暖色调容易调动低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沉着稳重的冷色调有助于儿童保持安静,带给他们清新、舒适的视觉享受。设计空间色彩时,可以搭配丰富的冷暖色调吸引儿童注意力,但须注意色彩搭配的美感,不能给儿童造成过多的视觉刺激。此外,儿童空间还要特别注意照明条件,可以采用顶部天窗引入自然光或安装合理数量灯具的方式,以保证活动空间光照充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动教具、互动平台等在中小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师生可以借助这些技术条件,实现多种类型的交互,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人与物之间的交互,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
在人与人交互方面,教师要精心设计互动环节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点,在行为上实现更为丰富的言语、眼神与肢体对话,在情感上与学生进行频繁的思想交流与碰撞,提升教师行为的影响力和师生关系的亲密度,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师生关系得以增进、升华。
在人与物交互方面,教师可以将展示讲解类、提问应答类、合作讨论类、测试练习类和游戏体验类等智慧课堂的互动工具引入课堂,丰富学生与交互式媒体界面之间的操作行为,如通过点击、拖拽、填写、批注等操作,加深知觉的形成。要注意的是,工具本身的困难程度及学习者对工具操作的熟悉程度会给互动行为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课堂中的操作互动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适合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并与认知过程的发展步调相协调。
在人与环境交互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物联感知的校园环境,如建设数字化植物园、智慧图书馆、智能花棚等,鼓励学生积极融入集体、融入自然,在轻松活泼的公共活动空间里,将学习任务转化为实践体验,深刻地认识生活、掌握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经过多年的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当前我国中小学校信息化的整体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如数字校园的建设,为师生提供了管理、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主要活动的一站式服务;“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建设,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融合。
进入21世纪,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等新型基础环境设施的建设实现了四个方面的提高:一是提高了速度、安全的教育信息传输能力,二是提高了大规模优质资源供给与服务能力,三是提高了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分析与挖掘能力,四是提高了可追溯、高可靠的教育评价能力。这四个方面的提高对以往的教学产生了巨大冲击,有力地支持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师应利用新型信息技术,积极拓展新型教学方式,开展翻转教学、精准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并引导学生尝试无边界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定制式学习、分享式学习、连接式学习等学习方式,从真正意义上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