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 郦杭婷 倪琪琦 何桂娟
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杭州 310053
发热为肿瘤患者常见症状之一,中低度发热几乎可发生于所有恶性肿瘤患者[1],其原因复杂,涉及感染、药源性发热、自身免疫病、肿瘤增殖和破坏所致发热等[2],其中继发性感染是肿瘤患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1,3]。发热往往会伴有寒战、肌肉酸痛、全身疲乏、软弱无力、食欲下降等不适,增加了肿瘤患者的痛苦[3]。此外,持续发热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代谢失衡,影响机体各组织及细胞的代谢和功能[3]。对肿瘤患者而言,即使中低度发热也会增加慢性消耗,并使机体免疫防御功能降低;且发热所致的全身不适还会诱发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因此,及时给予降温处理、缓解发热所致不适在肿瘤护理中意义重大。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非药物降温方式仍以冰敷为主,但发热寒战及虚弱的肿瘤患者往往无法耐受冰敷,且频繁更换冰袋不仅影响患者的降温效果,也增加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4],这给肿瘤患者的降温护理带来一定困难,对于肿瘤患者采取更有效、更易耐受、操作更便捷的降温措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吴茱萸穴位贴敷有消炎、镇痛、发汗、降温等功效[5],目前多应用于儿科患者的降温护理中[6],尚缺乏成人患者应用的报道,需进一步探究。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对肿瘤患者中低度发热的降温效果,以期弥补常规降温措施的不足,为肿瘤患者提供温和、有效、无副作用的退热疗法。
1.1 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年龄≥18岁,性别不限;(2)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3)体温上升,且37.3°C≤腋温≤39°C;(4)意识清醒,能用中文表达主观感受;(5)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1)存在严重的足底皮肤破损;(2)有中草药过敏史;(3)合并严重器官功能障碍,威胁生命者;(4)干预期间接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退热药治疗,或除冰敷、吴茱萸穴位贴敷外其他退热方式者。
1.1.3 中止与脱落标准 (1)干预期间发生严重病情改变,不再符合纳入标准者;(2)干预期间转院、失访、自行退出者。
1.1.4 病例资料 选取2020年4月至10月杭州市某医院中低度发热肿瘤患者64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2例。干预过程中对照组2名患者转院,干预组1名患者转院、1名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最终完成全部资料收集的患者共6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肿瘤类型、肿瘤分期、干预前体温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发热的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包括遵医嘱给予合理的抗生素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密切监测并记录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及时更换衣物、被套,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调整膳食结构,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食水果、肉、蛋、粥等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发热原因,安慰鼓励患者;给予冰袋冰敷额头,双侧腋下、双侧腹股沟物理降温,每半小时更换冰敷位置,患者体温降至38°C以下后停止冰敷降温,且不再同时使用其他退热方法及药物。
1.2.2 干预组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吴茱萸贴敷双足涌泉穴代替冰袋冰敷。具体方法为:向吴茱萸散粉中加入适量陈醋,直至调成膏状物。选定涌泉穴(位于足底上中三分之一,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的位置),清洁局部皮肤,操作者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摩涌泉穴1min,取含有2cm×1cm面积吴茱萸膏(约6g)的医用贴外敷于患者双足涌泉穴,贴敷留置每6h更换一次,直至患者体温降至正常范围。
1.2.3 研究地点 本研究在杭州某医院肿瘤科病房进行,干预期间将病房室温统一调节为24~26°C。
1.2.4 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不同时间段的降温效果、护士工作量、患者对降温措施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1)体温下降情况:分别收集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2、4、6h的体温下降值,以及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两组患者体温测量均采用统一型号的水银体温计(江苏华辰医用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置于患者左侧腋下10min后取出并读数记录。(2)干预后6h的有效降温率:根据患者体温下降幅度,将降温疗效分为无效、有效、显效,以<0.5℃为无效,0.5~0.9℃为有效,≥1.0℃为显效[4]。 (3)护理工作量:即两组患者降温过程中涉及到的护理内容,参照王蓉等[7]及杨颖[8]的研究,对降温相关的护理工作量进行测量记录,将两组患者降温过程中涉及到的护理内容以h为单位,按照相应比重加权后进行累加,即护理工作量(h)=∑(护理项目的频次×该项目的权重)。(4)满意度:在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后,采用问卷方式,了解患者对降温措施的整体满意情况,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等级。(5)不良反应:干预期间观察记录干预组患者足底局部皮肤水泡、瘙痒、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计数资料采用频数 (百分比)表示,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降温效果比较 组间比较提示,干预后1、2h两组患者体温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6h干预组患者体温降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干预后6h干预组患者仅有1例降温无效,80.0%患者有效,其中5例患者(16.7%)显效,体温下降≥1.0°C,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体温降低值、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护理工作量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6h降温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量比较 结果显示干预组降温相关的护理工作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2。
2.3 两组患者对降温措施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中满意的比例(56.7%)远大于对照组患者(33.3%),不满意比例(3.3%)则低于对照组(16.7%),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提示采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的干预组患者对降温措施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表4 两组患者对降温措施的满意度[例(%)]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在干预过程中,对照组12例患者出现冰袋移位,8例出现局部皮肤潮湿,无冻伤情况;干预组患者无1例出现足底局部皮肤水泡、瘙痒、疼痛等不良反应情况,患者依从性良好。
根据国家药典记载,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常指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近干燥成熟果实,别名吴萸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性偏燥烈,气味俱厚,故适宜外治[9]。吴茱萸所含化学成分类型较多,主要包括生物碱、苦味素、挥发油等,是一种多功能的草药,能够升阴降阳,具有散寒止痛、疏肝解郁、助阳止泻、镇痛降温等功效[10]。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生物碱是吴茱萸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11]。日本学者研究表明,对禁食小鼠皮下注射吴茱萸生物碱Evodiamine,其体核温度可下降1~2℃[12]。另有文献报道,吴茱萸碱和去氢吴茱萸碱在20℃环境温度下能引起无热大鼠出现低温,且呈剂量依赖关系[13]。这些实验研究均提示,吴茱萸有调节降低体温的作用。
中药穴位贴敷是中医的一种常用外治方法,通过贴敷的穴位刺激和药物的皮肤吸收双重治疗共同发挥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故临床效果显著[14]。涌泉穴最早记载于《灵枢·本输》篇,是足少阴肾经之井穴,具有苏厥开窍、镇静安神、滋阴降火、清上实下、疏通经络、引热下行等作用;且涌泉穴位于肾上腺反射区,可刺激多种激素分泌,对人体生理和免疫功能进行调节[15]。将吴茱萸粉加醋调制后,贴敷涌泉穴,通过药物对皮肤的刺激,引起局部皮肤血管扩张,可增加局部和周身血流量,有利于药物的皮肤吸收,加之药物对穴位经络刺激产生的放大效应,该给药方式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一般给药[14]。一种专利公开的小儿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中指出,以中药吴茱萸制为细粉,用醋调制,敷于患儿双足涌泉穴,对其外感发热头痛辅助治疗效果良好,且无过敏症状[16]。另有多项小儿退热贴专利均指出,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具有良好的辅助退热效果[17-19]。此外,胡必梅等[20]采用含有吴茱萸成分的清热解毒贴对40例晚期尿毒症发热患者进行涌泉穴等穴位贴敷,结果显示中药穴位贴敷干预组患者的降温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本研究借鉴前人研究经验,采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对中低度发热肿瘤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4、6h体温降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该方法明显缩短了中低度发热肿瘤患者的发热病程,降温效果显著。但干预后1、2h,两组患者的体温降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吴茱萸贴敷涌泉穴与常规冰敷相比,其短期作用优势并不明显,在临床应用时,贴敷过程需超过2h,才能更有效地发挥降温作用。
吴茱萸贴敷涌泉穴作用范围广,在体温上升期即可使用,弥补了常规冰敷降温的不足,而且该方法降温作用温和,不增加患者不适,使用期间不影响患者饮食和睡眠,对老幼体弱者尤宜。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无感染、过敏等不良反应事件发生,这与韩选明等[5]及林娟英等[21]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外,与传统方法相比,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借助穴位和药物双重作用干预降温,药物通过皮肤吸收,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灭活效应,大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能够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及药理效应[5]。因此,该方法降温过程稳定、温和,作用时间长,用药次数少,避免了口服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对长期低热、虚弱、疲乏、无法耐受退热药物的肿瘤患者尤其适宜。另外,该方法为非侵入性操作,安全、经济,易被患者认可接受,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对降温措施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性和接受度良好,这说明吴茱萸贴敷涌泉穴较常规降温方式有显著优势,能够满足中低度发热肿瘤患者的需求。
本研究还显示,与常规冰敷降温相比,采用吴茱萸穴位敷贴降温的相关护理工作量显著降低。尽管目前国内对于护理工作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尚未标准化,不同地区和医院对护理工作量的计算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和偏移[22],但基于日常临床工作的观察分析可知,对照组采用冰袋冰敷,同一部位冰敷不能超过半小时,且冰袋滑落移位易影响降温效果,护士需频繁更换冰袋位置,冰袋融化后需重新更换冰袋;冰袋融化浸湿病号服或床单枕巾时,还需及时更换;冰敷过程需观察记录局部皮肤有无冻伤等不良反应,冰敷后半小时需复测记录体温等,相关工作较为繁琐,护理工作量较大。而干预组采用吴茱萸穴位敷贴降温,取穴方便,操作过程简单,给药频率低,避免了频繁更换冰袋的操作,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总体而言,采用吴茱萸穴位贴敷组患者的降温护理工作量显著低于常规冰敷降温。
本研究受条件所限,样本量较小,且考虑到高热肿瘤患者病情复杂,多采用药物降温合并物理降温等多种措施干预,不可控因素较多,因此本研究未纳入高热肿瘤患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目前吴茱萸贴敷的用量及调配方法仍缺乏统一标准,不利于疗效的量化评价。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根据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原则,探索了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对中低度发热肿瘤患者的降温效果。结果显示吴茱萸贴敷涌泉穴降温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冰敷,降温过程稳定、无不良反应、患者接受度良好、满意度高,且该方法显著降低了护理工作量,与临床护理需求相符。但本研究受条件所限,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后期将进行更大范围的相关研究,以实现吴茱萸穴位贴敷干预降温的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