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洪林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是现在高考考查能力的重要核心。而关于时空观念笔者认为,在高考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2020年修订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时空观念给出了一样一个概念。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1]
一 高中学生时空观念的现状
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且有因果关系。从整体上看历史可以分为“横空纵时”两个纬度,因而历史学科往往具有客观性与连续性、多样性与规律性、历史性与共时性,阶段性与因果性的特点。[2]但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只注重某一阶段的特性,切割了历史的连续性,这是不利于时空观念的形成的。再加之我们的书本以专题史为主,对于初中通史基础不足的学生来说,甚至于秦以后的朝代更替顺序都不太清楚。这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能记住书中的知识但解题效果欠佳。
二 培养时空观念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肯定会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方法就是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材料和地图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此外就是通过绘制时间轴且表明每个时间段的阶段性特征,然后梳理其发展趋势,不人为割断历史的连续性。
三 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性
1 正确的时空观念有助于解题
以2020年全国甲卷中42题为例我们来认知时空观念的重要性。原题如下:
42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域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
根据图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地图中表示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表示明代卫所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域;在地图中用\\\\\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该题主要问的是卫所集中的分布区,并说明集中集中分布的理由。而关于卫所在还未实行课改的地区教材中并未提到过,那这道题就只能根据已知的时间以及卫所的性质来推论其空间位置。根据材料已知时间是明朝万历年间,卫所卫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且在各要害区皆设卫所。一般我们认为的古代要害地区,一是沿海及边疆地区,二是都城附近。那我们得分析明朝万历时期的社会背景,《明史·神宗本纪》:“故论考谓:明之亡实亡于神总”。而明亡于农民起义,此外明末还有少数民族的入侵。由大的时空背景可推论出,卫所最佳的选择点应是长城一代尤其是京师附近。一是可以减轻游牧民族对农耕经济的骚扰,二是拱卫京师。从以上分析可得出,时间和空间的相互联系是解题的重要途径,时空观念在这一题中显示的淋漓尽致。
2 正确的时空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将具体的历史事件,放置于当时的时空背景下,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情。
以2020年全国乙卷中31题为例,原题如下
31.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表2所示
据表2可知
A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
B西部地区工商业改造不彻底
C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D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新中国初期工业化建设情况,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一五计划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始改变了我国工業落后的面貌,该题主要是通过图表数据像我们展示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不易。解题关键在于时间1950年后加入到工人队伍的出身情况,各地区有所不同,较为发达的地区如上海天津其工人人数比例较高,而欠发达地区新疆工人人数比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由于工业化基础薄弱,1952年中国开始工业化建设。从表中可得知,连经济较发达的上海地区在1950年间以前工人比例也未超过50%,可见中国社会的落后,而从一个落后农业国转化为工业强国,中国人民为之付出了多少心血。
四总结
就以上简单的列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我们不难发现时空观念的重要性,他是我们解体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中是重要的一环,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
[2]何素敏 “时空观念”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解读和应用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