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热搜

2021-11-15 19:39
华声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反诈收件人快件

“我是反诈主播,您是什么主播?”近日,河北秦皇岛民警陈国平与主播连麦PK,宣传反诈骗知识走红网络。其中,老陈PK“西厂公公”的“名場面”成为各个网络平台的“顶流”,也使反诈宣传成功“出圈”。

@半月谈:警官老陈把反诈宣传带入PK直播的意义在于,实现了“群众在哪里,正能量的宣传就要到哪里”,堪称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新业态开展正能量宣传的生动写照,值得政府部门借鉴、推广。

@新京报:网络直播PK是近几年刚刚流行起来的新兴领域。老陈开了正能量宣传直播PK的先河,宣传效果也是四两拨千斤。

@网友“冷暖自知”:花几亿推广都未必有的效果,被老陈轻松做到了。

近日,多位博士硕士应聘武汉社区干事引发热议。其中,一位所学专业为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的女博士胡晓依受到网友关注。

@新京报:高学历人才投身基层岗位,给基层团队建设带来结构性改变,对提高基层工作整体水准也大有裨益。

@澎湃新闻网:我国确实存在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浪费问题,但是这一问题最严重的地方,应该是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由于一些不合理的机制,许多高层次人才在科研岗位上的工作潜力没有得到有效挖掘,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施展,反而将精力用在做大量低层次重复性劳动上。这种对人才资源的隐性浪费,才更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网友“人生像盲盒”:胡晓依式的选择,被称为“仰望天空,脚踏实地”是再形象再合适不过的了。

近日,浙江省消保委发文称,有消费者反映,在使用“顺丰速运+”微信公众号寄快递时,发现一项收费金额1元的“签收确认”增值服务,购买该服务后收件人需凭顺丰发送的签收码或本人身份证后6位签收快递,消费者认为顺丰此举侵害了其合法权益。对此,顺丰回应称,这一增值服务是目前快递行业中的通行做法,用户是否选择该服务,对快件正常投递没有影响。

@北京晚报:快递服务本就应该把快件安全送到收件方手中,只有当消费者要求额外确认收件人身份时,才会使用这类特殊确认的收费增值服务。1元钱看似是小钱,但是,花得糊里糊涂,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是实实在在地被侵害了。

@经济日报:推出增值服务没有问题,但名字起得不妥,容易让人误会。如果使用“加密签收确认”这一名称,或许能避免这场争议。企业在创新服务时,应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切勿想当然。

@网友“就爱买买买”:要享受更好的服务,就得花更多的钱。道理都明白,但是消费者接不接受,就是另一回事了。

猜你喜欢
反诈收件人快件
反诈公益广告
快件丢失该如何保价理赔?
“反诈”鸡蛋 为何上热搜
“反诈宣讲员被骗18万元”更具警示性
帮爸爸取快件
你有快件
快递额外收费有法律依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