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修伟
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0044
北京东坝污水处理厂位于坝河以南,机场二高速以东。根据规划,本工程的升级改造采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1]的建设模式。其中,地下一层为钢筋混凝土池体,地上一、二层为生产用房,三~五层为综合用房。整体规划建设形式见图1。
图1 东坝污水处理厂建设形式Fig.1 Construction form of dongba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根据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的综合分析,本次勘探深度(45.0m)范围内的地层划分为人工填土层、新近沉积层及一般第四纪冲洪积层,在水平向及垂直向上地层分布比较稳定。
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1,建设场地地质剖面见图2。
图2 建设场地地质剖面Fig.2 Geological section of construction site
表1 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Tab.1 Statistical table of main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ach soil layer
本次勘察钻探深度范围内观测到二层地下水,第一层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含水层为黏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及夹层、细砂③层,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下径流,主要排泄方式为蒸发及侧向径流。稳定水位标高16.15m~17.12m。
该场地第二层地下水类型为微承压水,主要含水层为黏质粉土~砂质粉土④层及其夹层,主要补给来源为地下径流,主要排泄方式为侧向径流。稳定水位标高4.27m~5.52m。
地下水位自7月份开始上升,9至10月份达到当年最高水位,随后逐渐下降,至次年的6月份达到当年的最低水位,平均年变幅约1m~2m。
拟建场地历年最高地下水位位于自然地表,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位于自然地表以下3.5m(绝对标高21.00m)左右。
污水厂现状地面标高约24.700m,基坑开挖底标高为11.100m~18.700m,长约156m,宽约50m。基坑开挖面积约7800m2,周长约410m。其中基坑西南侧为预处理提升泵房,坑底标高11.100m,周边坑底标高18.700m。基坑左下角靠近现状二层综合楼,基坑边缘距离综合楼外墙边缘约5.0m,在污水处理厂施工期间,需确保综合楼正常安全使用。基坑平面布置见图3。
图3 基坑平面布置图Fig.3 Layout plan of foundation pit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对于靠近综合楼位置的基坑支护,安全等级定为一级,重要性系数1.1;其他位置的基坑支护,安全等级定为二级,重要性系数1.0。整体采用排桩支护和放坡的形式,止水帷幕布置在桩间,均采用直径800mm的高压旋喷桩。
支挡结构嵌固稳定性要求[2]:
式中:Kem为嵌固稳定安全系数,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时,Kem分别不应小于1.25、1.2、1.15。
支挡结构抗隆起稳定性要求[2]:
式中:Khe为抗隆起安全系数,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时,Khe分别不应小于1.8、1.6、1.4。
高低差位置处的高差较低,均采用1∶1放坡并喷射80mm厚C20素混凝土的放坡形式。
(1)对于底标高为14.620m和15.300m的基坑,采用桩锚支护形式,基坑支护剖面见图4。其中,灌注桩为φ800@1650,采用两道3s15.2预应力锚索,1860级,水平间距1650mm,一桩一锚。第一道锚索L=20m(自由段8m,锚固段12m),轴向拉力标准值200kN,锁定值180kN,锚固体直径150mm;第二道锚索L=19m(自由段6m,锚固段13m),轴向拉力标准值230kN,锁定值200kN,锚固体直径150mm。
图4 基坑支护剖面图一Fig.4 Section1of foundation pit support
根据弹性法计算结果包络图,位移ωmax=-25.06mm;基坑内外侧弯矩Mmax分别为-614.23kN·m和362.23kN·m、剪力Vmax分别为-276.42kN和279.30kN。
Kem=1.262>1.2,嵌固深度满足规范要求;Khe=4.622>1.6,抗隆起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2)对于底标高为16.530m和18.700m的基坑,采用桩锚支护形式,基坑支护剖面见图5。其中,灌注桩采用φ800@1650,采用一道3s15.2预应力锚索,1860级,水平间距1650mm,一桩一锚,锚索L=17.5m(自由段5.5m,锚固段12m),轴向拉力标准值200kN,锁定值180kN,锚固体直径150mm。
图5 基坑支护剖面图二Fig.5 Section2of foundation pit support
根据弹性法计算结果包络图,位移ωmax=-18.21mm;基坑内外侧弯矩Mmax分别为-251.40kN·m和320.03kN·m、剪力Vmax分别为-159.55kN和144.11kN。
Kem=1.469>1.2,嵌固深度满足规范要求;Khe=6.734>1.6,抗隆起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1.坑内位置
基坑底标高11.100m,坑定标高18.700m,坑深7.60m,采用桩锚支护形式,基坑支护剖面见图6。其中,灌注桩为φ800@1500,采用一道3s15.2预应力锚索,1860级,水平间距1500mm,一桩一锚,锚索L=24m(自由段6m,锚固段18m),轴向拉力标准值280kN,锁定值230kN,锚固体直径150mm。
图6 基坑支护剖面图三Fig.6 Section3of foundation pit support
根据弹性法计算结果包络图,位移ωmax=-13.26mm;基坑内外侧弯矩Mmax分别为-348.48kN·m和136.26kN·m;剪力Vmax分别为-176.35kN和207.12kN。
Kem=1.421>1.2,嵌固深度满足规范要求;Khe=5.423>1.6,抗隆起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2.坑中坑左侧
上部基坑坑顶标高24.70m,坑底标高18.70m,坑深6m;下部坑顶标高18.70m,坑底标高11.10m,坑深7.60m。上下均采用桩锚支护形式,基坑支护剖面见图7。
图7 基坑支护剖面图四Fig.7 Section4of foundation pit support
上部灌注桩为φ800@1650,采用一道3s15.2预应力锚索,1860级,水平间距1650mm,一桩一锚,锚索L=21m(自由段5.5m,锚固段15.5m),轴向拉力标准值220kN,锁定值190kN,锚固体直径150mm。
下部灌注桩为φ800@1500,采用一道3s15.2预应力锚索,1860级,水平间距1500mm,一桩一锚,锚索L=24m(自由段6.5m,锚固段17.5m),轴向拉力标准值280kN,锁定值230kN,锚固体直径150mm。
上部计算结果同基坑支护剖面图二。
下部根据弹性法计算结果包络图,位移ωmax=-15.0mm;基坑内外侧弯矩Mmax分别为-429.60kN·m和150.39kN·m、剪力Vmax分别为-221.28kN和235.331kN。
Kem=1.209>1.2,嵌固深度满足规范要求;Khe=4.393>1.6,抗隆起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3.靠近综合楼位置
上部基坑坑顶标高24.70m,坑底标高18.70m,坑深6m;下部坑顶标高18.70m,坑底标高11.10m,坑深7.60m。
由于综合楼距离基坑较近,且复合桩基不能承受水平变形,对基坑支护的位移要求较高。
(1)方案一
第一阶段上部基坑支护先采用灌注桩φ800@1650悬臂支护+回填土台反压[3];下级基坑支护采用桩锚形式,灌注桩为φ800@1500,采用一道3s15.2预应力锚索,1860级,水平间距1500mm,一桩一锚,见图8a。
第二阶段在18.7m位置的构筑物底板浇筑完成并达到强度后拆除上部基坑的反压土台,将上部基坑支护改用φ609×16钢管支撑+φ800@1650灌注桩支护,见图8b。
图8 方案一支护剖面Fig.8 Section view of scheme I
(2)方案二
上部基坑支护采用φ800双排灌注桩悬臂支护,前排桩水平中心距1100mm,后排桩水平中心距2200mm,前后排桩中心间距1800mm。
下部基坑支护采用桩锚支护形式,灌注桩为φ800@1500,采用一道3s15.2预应力锚索,1860级,水平间距1500mm,一桩一锚,锚索L=24m(自由段6m,锚固段18m),轴向拉力标准值280kN,锁定值230kN,锚固体直径150mm。
基坑支护剖面见图9。
图9 方案二剖面Fig.9 Section view of schemeⅡ
上部根据弹性法计算结果包络图,位移ωmax=-12.91mm;基坑内外侧弯矩Mmax分别为-190.58kN·m和111.77kN·m、剪力Vmax分别为-93.95kN和108.10kN。
Kem=1.254>1.25,嵌固深度满足规范要求。
下部计算结果同基坑支护剖面图四。
悬臂式支挡结构可不进行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对比方案一和方案二:1)从实施难度和工期比较,方案一的回填土台、钢管支撑安装施工难度大,费事费力,且需等待底板施工结束后方可进行,严重影响施工工期。方案二的基坑支护与池体结构完全脱开,支护与池体结构之间关系清晰;施工方面省时省力、且方便快捷。但双排桩靠近综合楼,灌注桩施工需考虑对综合楼地基的影响,经与施工单位沟通,总体可控。2)从经济性比较,方案一措施费较高;方案二工程费较高,综合比较,两者相当。
整体考虑,该局部基坑支护设计采用方案二。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 50497—2019)[4],本基坑工程共布置25个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点,间距不大于20m。一级基坑监测预警值取基坑深度的0.25%,绝对值不大于25mm,变化速率2mm/d;二级基坑监测预警值取基坑深度的0.4%,绝对值不大于40mm,变化速率3mm/d。
本工程主体结构目前已经完成竣工验收,通过对基坑变形监测资料的分析,本次基坑靠近综合楼位置桩顶最大水平位移为2.55mm,其他地方桩顶最大水平位移为14.45mm。说明本基坑工程设计完全满足工程要求,安全可靠。
1.结合地质情况、周边环境、基坑深度等因素分别确定基坑支护形式,使得工程方案更加经济合理。
2.靠近综合楼位置的基坑支护通过方案对比分析,在满足安全性的同时,使实施方案更具时效性和经济性。
3.对比计算结果和基坑监测数据,本设计完全满足实际工程的安全稳定性要求,可作为成功案例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实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