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清
好的党课,犹如“色香味”俱全的“精神盛宴”。那么,如何当好党课的“掌勺人”,烹制出让党员回味无穷的“党课大餐”呢?
袁枚曾在《随园食单》中写道:嘉肴到目、到鼻,色臭便有不同。或净若秋云,或艳如琥珀,其芬芳之气亦扑鼻而来,不必齿决之,舌尝之,而后知其妙也。掌勺人只有选择新鲜的食材,才能烹制出美味菜肴,否则“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同样,党课教学选择新鲜的“内容”,才能增进党课的“色泽”,做到先“色”夺人,第一时间抓住党员们的目光。党课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方式,其内容应该立足新形势、把握新要求,与时俱进丰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党员实际需求和关注热点,缺什么补什么、想什么补什么、弱什么补什么,改变过去“只带耳朵上党课”的现象,化被动为主动,用内容吸引党员,进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确保党课“盛宴”第一时间就能吸引住党员的注意力。
我国不仅地大物博,饮食文化也十分丰富。光是菜系就有鲁、粤、川、苏、闽、浙、湘、徽,更别提烧、炒、焖、煎、炸、烤等几十余种烹制方法。不同的烹制方法,会带给食客不同的味蕾享受,同样,不同的党课讲授方式,也会带给党员们不同的体验。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激活党课课堂。采取“线上+线下”、“书本+手机”、“课堂+实地”等不同授课形式,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长廊党课、音乐党课、社区党课等新颖课程,并采取讲座式、访谈式、情景式等不同方式,力求让党课“香气扑鼻,打动人心”。
烹制一道菜肴,除了新鲜的食材、多样的烹制方法,还需要掌勺人充分把控火力,才能最终呈现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火候不到位,就做不出菜肴应有的味道,就如同党课如果定位不准,就无法精准发挥其作用。不管形式、内容如何变化,党课的本质不会变,授课人必须围绕“党课姓党”这一要求,不能为了“香味”、“趣味”而失了“党味”,不能以会代课、以会带学,使党课失去“营养”,要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将党的优良传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从而实现党员的党性观念得以提升、党性修养得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