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平
在新时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方位上,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可能性,就在于要站在新时代中国作者立场上,用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话语重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用中国的知识生产方式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大地上重新出场。在方法论变革意义上,“整体性继承”是首要原则,是超越以往碎片化、零散化、表面化继承原则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整体继承中国哲学的总命题、总问题、总追求;整体继承中国传统哲学对问题解答中的总体风格、总体特色、精神风骨和话语图式;整体继承贯通一切中国传统哲学各家各派真正有价值的、有当代文化和实践意义的思想、原则、命题、话语,形成“接着讲”的当代形态。
整体性继承原则的出场,是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精神表达,是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追求目标达至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是“世界走向中国”历史时期的“读者”向“中国走向世界”的新时代“作者”这一角色大转变的思想标志。
回望百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出场于旧全球化时代。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霸权的全球版图中,“世界走向中国”“西学东渐”成为精神文化的主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有人主张“全盘西化”,用彻底否定包括中国传统哲学在内的儒释道文化作为“清道夫行动”,以迎接西学大量传入。然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未能拯救中国,学习西方现代性道路思想和方案的种种努力最终归之失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可是,对国外马克思主义仅仅作跨界平移的教条主义依然不能救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在两种路径:一是实践路径,即马克思主义必然要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二是文化路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需要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特别是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载体的群众相结合。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高度重视后者,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其方法论选择标准与原则即为:“民话形式”“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构建具有“民话形式”“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几代学者异常艰辛的探索,取得了难能可贵的重要成就。其中,有的站在中国传统哲学本位立场上强调“以中化马”,形成“以儒、释、道解马”的哲学阐释。冯契先生主张“智慧说”,反对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当作一种知识论,站在中国哲学德智一体的立场上,主张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个性与中国化、知识论与本体论统一。韩树英、杨春贵、王伟光、杨焕章先生等以新大众化中国话语的方法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与好评。李达、艾思奇、陶德麟、许全兴、李景源等人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视域方法孜孜以求反思、批判、阐释中国传统哲学,推出了许多重要成果。方克立先生主张“中体、马魂、西用”,在方法论上依然秉持“选择性继承”,做出了杰出成就。此外,张岱年先生主张“融会中西马,创造新形态”,提出了方法论上的“融会”说。徐素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研究中,也着力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场的中国形态的独特风格。
尽管成果丰硕,然而“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没有完成。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人们受“世界走向中国”的旧全球化时代的局限,囿于“忠实读者”和“学徒”立场,认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就是“一般与特殊”“世界与民话”的关系。“中国化”就是“普遍真理”在中国的“分有形式”。这一认识,本质上是旧全球化时代两极分裂格局的哲学表达。这一表达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在方法论选择的前提立场上,以“忠实读者”“学徒”身份照搬国外马克思主义立场、以苏联教条主义的哲学框架解读中国哲学。尽管他们承认和强调个别具体内容的表述可变为中国话语,但是,在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框架和整体结构上,只能照抄照搬、不可变革。
第二,在方法论的操作规程上,以外马为“矢”、中哲为“的”而构成“有的放矢”逻辑。具体说来,就是选定用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作为“普遍真理”的话语尺度,剪裁、筛淘、选择中国传统哲学话语中的个别概念、个别思想、个别话语。
第三,在方法论选择的结果上,呈现碎片化、选择性继承和概念表达。将中国传统哲学的总问题、完整话语体系和内在精神体系抛在一旁,仅限于寻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精神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具体内容,如“知行观”“实事求是”“矛盾”“和谐”等,将其切割、筛淘、剥离、抽象出来,作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表达。
概言之,纵观百余年“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进程史,以这样的思维逻辑与方法论操作的最终结果就是失败。文化立场不转变,传统方法论不破除,具有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话语整体特色的“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难以出场。
21世纪以来,全球大变局正在变革着时代坐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主义为核心的旧全球化格局正在衰落,正在被中国倡导的多元主体“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文明互鉴”的新全球化格局所取代。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既要以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超越西方资本逻辑的经典现代性道路而实现中华民话伟大复兴,更要以“中国精神”“中国思想”和“中国价值”开辟人类新文明道路,以“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全球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正在成为全球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中心。中华民话在结束思想的“学徒状态”、找回失落的哲学主体自我之后,中国学者要成为新时代的“作者”,“中国走向世界”的哲学逻辑正在成为主流。中国作者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在全球大变局、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与研究的主要使命。
中国作者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变革所呼唤的整体性继承原则,主要涉及古今中外四个变量,因而至少构成了三组对话关系:全球文明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对话。三组对话关系不是外部性的反思关系,而是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思考的逻辑链条上的三个重要环节。
全球大变局、新旧全球化大转换根本改变着中国在全球文明对话中的地位、角色和关系,中国从边缘走向世界舞台中心,作者与读者的地位正在翻转,自鸦片战争180年来“世界走向中国”的历史正在被“中国走向世界”所取代。中国正在逐渐摆脱“学徒状态”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生产世界体系的中心。为此,我们才能超越以往的碎片化继承的方法论原则,提出“整体性继承原则”。
创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要转变文化立场与文化态度。新时代中国学者与当年马克思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而且也是新时代作者与当年作者的关系。中国作者需要全盘继承当年作者一切有价值的思想原则,总结当年作者丰富无比的思想创造经验,但目的是为了重新创作、重新书写,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大地上重新出场,而不是简单“回到马克思”。这一文化立场的转换,就要求我们首先在形态上、风格上、精神上、话语上“以中化马”,然后才能够进展到哲学本质向度、灵魂层次的“以马化中”。
所谓“整体性继承原则”,首先是一种以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为本体的文化立场和文化态度。“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形态,必然接过中国传统哲学的总问题、总追求和总理想,给予总的解答,形成中国哲学的当代形态。
整体性继承是在方法论意义上对“碎片化、选择性继承”边界的自觉超越。这一超越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强调整体继承中国哲学的总命题、总问题、总追求。“究天人之际,法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成为总命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崇高使命担当;天下大同成为崇高追求。第二,整体继承中国传统哲学总解答的哲学风格、特色、精神风骨,将其继续向前推进。如果说,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阐释为服务于人对外部世界认识和改造的一种知识论的真理体系,那么,中国传统哲学注重人的主体修养,注重“人与人”的人伦关系,注重在改变客观世界之前,改变、调适个体主观世界。即所谓儒家崇尚的“诚意正心修齐治平”,道家所言“物我两忘”的合一境界,佛教所谓“空相”去执论,等等。第三,整体继承一切中国传统哲学中各家各派真正有价值的、有当代文化和实践意义的思想、原则、命题、话语,形成“接着讲”,甚至“重新讲”的当代话语形态。这种整体继承,是内容、风骨、精髓与形态的统一,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话语形态。时代内容与民话话语形态的统一,都必须要与民话文化的精髓内在融合。要根据当代实践之需、时代之向,以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重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话语。例如,同样是揭示事物存在着对立面统一关系的辩证法,在马克思那里可能主要表现为“否定的辩证法”,强调辩证法的革命的批判的向度。但是,走向现代性道路的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是非对抗性矛盾。中国传统哲学则更多地强调对立面之间的“和合”关系向度。后者的思维方式可能更适合在人民内部矛盾居绝大多数和主导地位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需要。当西方后现代思潮用人与自然分离的“深生态学”来寻找绿色地球与生态文明之路而遭遇困境之时,“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可以援用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与王充的“天人相分”这一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来阐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生态与文明的对立统一关系,更能够因此而超越西方走出一条生态文明的中国道路。
整体性继承原则的方法论功能是巨大的。首先,整体性继承原则变革了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哲学本性仅仅是发现规律、改变世界的知识论意义的“世界观”的看法,而将价值论、为民论、文化论、治理论的智情统一、知行统一向度特色深深地呈现出来,将中国传统哲学看待的总命题、总问题、总追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追求“人类解放”的一致性结合贯通起来。其次,整体性继承原则强调中国话语作为体系,它必将超越那种将中国传统哲学的积极因素当作碎片化、表象化存在而加以“选择性继承”的方法,而推进体系性继承,即继承中国传统哲学的话语体系、整体风格、精神本体,让“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主体,成为“融会中西马、创造新形态”的出场形态。其三,整体性继承原则摈弃抓住个别概念、个别范畴、碎片化表象的传统方法,强调继承的内在精神本体,将其与“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性理解内在相通。即是说,整体性继承对象不仅仅是话语表达的表象,更是一种对哲学本体精神的深刻把握。因此,我们不仅要深描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精神本体图景,更要深度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何以可能包容和创造性转换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精神图景。
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呼唤的方法论自觉变革是一个体系,关涉“整体性继承”“批判性创新”“历史性梳理”和“思想性上领”等方法论。其中,“整体性继承”是这一系列方法论变革的首要环节,而其他环节则是首要环节彻底实现的必要条件。
实施整体性继承原则必须要把握以下维度。
第一,方法论的首要环节与系统环节相统一的维度。整体性继承之所以是首要环节,首先是因为整体性继承原则是反映和表达全球大变局与中华民话伟大复兴全局对于构建“中国话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精神的方法论前提。如果没有这一方法论前提,那么就不会发生后续的研究工作。然而,整体性继承原则虽然是首要环节,但绝不是唯一原则,不能忘却其他原则对于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
第二,整体性与个别性继承相统一的维度。整体性继承包括若干个别概念、范畴、原理、思想的继承,若干个别性继承可以构成整体性继承的基础,但是不限于这些个别继承。一旦脱离整体性继承原则的把控,个别继承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呈现碎片化格局。
第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维度。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用民话话语特殊形式、具有个性化的精神风格来解答包括民话问题在内的整个人类问题,因而在本质上其思想内容不仅是对“中国之问”的哲学解答,也是对“世界之问”“人类之问”的中国解答,是具有世界普遍性意义的民话哲学话语。而且“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国外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既有各自的民话文化个性,又具有本质内容上的一致性和普遍性。因此,对中国传统哲学话语体系、风格、精神的整体性继承原则,并不能放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解答人类与世界之问的责任,不能完全抹杀中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的一致性和普遍性。
第四,历史与当代相统一的维度。中国传统哲学当然是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维度。整体性继承原则正是历史原则。但是“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回归历史,更是把握现时代和面向未来。因此,她不能仅仅限于回归,而是要在立足于中国与世界发展之基上“返本开新”。我们不能把整体性继承原则当作是文化的“原教旨主义”和“顽强的崇古意识”,而要当作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
第五,本质向度的内容与话语形态相统一的维度。虽然在狭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评价体系等并列,仅仅偏重于表达体系,但是本文所指的“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广义上使用的,当然也不是泛指所有林林总总“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指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文化精髓、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她不仅仅是一种话语形式,也是一种由话语所包容、包含、内蕴的中国传统哲学本体精神。整体性继承原则所强调的整体性,就着重指称这一本体精神。为此,她才对碎片化汲取中国传统哲学个别概念、个别范畴、个别命题和思想的“选择性继承”加以批评和超越。
第六,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维度。“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以掌握话语解释权为旨要来应对未来的“理论哲学”,更是一种用话语行为教育大众、指导实践改变世界与创造未来的“实践哲学”。“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以自己方式揭示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总结提升中国经验的同时,在全球大变局、全球文明对话的场域中,还需要掌握话语权,在全球发声、言说、表达,推动这一世界走向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