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潮剧的传承与创新的调研报告
——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2021-11-15 00:04
戏剧之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潮剧潮州人才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一、潮剧来源

潮剧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关于潮剧的来源,众说纷纭,其中流传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是潮剧是由潮州巫术“关戏童”发展而来。萧遥天先生在《潮州戏剧音乐志》与吴真在《潮剧童伶制探源》中便是持此观点。另一种说法是潮剧是弋阳腔的一支,是弋阳腔广泛流传的产物。到近代,随着潮剧剧本的出土,有了文物作为证据,潮剧的南戏渊源才逐渐清晰起来。虽然目前潮剧较为公认的诞生年代是在1566 年,但其实关于潮剧的诞生年代仍有争议。有专家认为潮州出土的《刘希必金钗记》中出现大量潮州方言、潮州景色和潮腔,由此可推断潮剧的历史可以再向前推移。

潮剧的语言并非一开始就使用潮州方言。潮州旧有正音戏,也称正字戏。正音戏“因其唱词宾白,皆用中原音韵,与潮州方言迥异,潮人乃如是称之。”即正音戏的语言因为和潮州的方言相差过大,所以得不到潮州人民的认可,最后被潮音戏取代。

而潮剧的角色由南戏的生、旦、丑、净、外、末等发展到了现在的十类丑、七类旦、五类生、三类净,其中以丑、旦两行表演较有特色。

二、潮剧面临的挑战

(一)日渐萎缩的市场

在电子产品日渐吞噬我们日常生活的今天,传统的戏剧艺术正在面临重大的挑战。越来越少的人会亲自到剧院里观看潮剧,潮剧节目的观众数量逐渐减少,收看的观众基本上都是老年人。然而,单凭老年人的消费水平并不能支撑潮剧继续发展下去,潮剧已不再是当年演出时座无虚席的处于巅峰时代的剧种。如今,潮剧市场主要有三个:海外市场、农村市场、精品市场,其中农村市场为最重要的市场。

(二)人才的缺乏

市场决定社会资源的分配,因此,随着潮剧市场的萎缩,流入潮剧行业的资金也越来越少,这也意味着流入潮剧行业的资源越来越少,包括人才资源。传统的戏剧人才通常是由专业戏曲学校培养的,而目前潮剧人才的主要来源是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潮州市潮剧艺术培训中心与揭阳艺术学校,还有部分来自于社会上的剧团。潮剧团团长郭明城向我们介绍他当年竞争进入学习潮剧的班级,是从近一万名竞争者中挑选出三十二名学生,但在今天注重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下,潮剧表演作为一份较为艰辛的工作,较少有学生愿意通过考试接受潮剧教育并从事潮剧表演行业,因此培训机构招收的学生大多数是学习成绩比较一般或家境较为一般的学生,招生的难度逐年上升。

“目前,我国的戏曲高等院校少之又少,戏曲教育大多停留在中等教育。如果基础工作抓不好,必然导致中等教育生源缺乏,质量不高;而缺少戏曲的高等教育,优秀的中等艺术人才就难以有进修与深造的机会,专业理论、专业档次就难以提高,甚至连积极性也受到影响,从长远角度看,剧种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因此,潮剧如果要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则需要具有较高综合艺术水平的尖子人才,培养潮剧的高层次人才十分迫切。”汕头戏曲学校负责人如是说。

(三)剧本的缺乏

由于剧本人才的理论知识储备、文化内涵不够丰富,缺乏创造力,因而潮剧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缺乏优秀的剧本。郭团长表示,以前由于学科种类较少,撰写潮剧的人才专攻文科,笔力较强,因此能写出很好的剧本。但如今,不仅潮剧,全国多种戏剧发展中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编剧国学内涵不够丰富,笔力不够,无法创作精品剧本。

三、现行潮剧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训分类

通过对潮州市潮剧团团长进行采访,我们了解到学生的培训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学生由“不会”到“会”的培训,即基本功的培训。在基本功的培训中,培训科目众多,包括声训课、武功训练课、文工训练课……除此之外,还设置了有关表演基础知识的理论课,如化妆课。待学员各种专业基础较为扎实后,再进行唱段的培训,帮助学员学习独特的唱段。第二部分则是关于演戏的培训,一般在进入剧团之后进行。郭团长对这两部分培训是这样概括的:“之前是教你学戏,现在是教你‘做’戏。”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基本功的培训侧重于培养专业技能,而演戏的培训则侧重于提高演员掌握剧本、刻画人物、揣摩情感、与观众共情的能力。

(二)培训机构

第一部分的培训主要由培训机构完成。培训机构主要有三个: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潮州市潮剧艺术培训中心与揭阳艺术学校。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仍是较为雄厚的。以潮州市潮剧艺术培训中心为例,培训中心不仅有郑舜英、丁广颂、许佳娜等潮剧名家担任教师,还聘请了张长城、陈鹏、方展荣等在潮剧传播地区十分有名的潮剧艺术家担任艺术顾问。同时,机构也会根据学员的需求,邀请其他剧种老师对学员进行培训,利用其他剧种的优势来弥补潮剧的缺陷,推动其创新。

(三)具体培训模式

据了解,潮剧培训机构设置了两个专业:潮剧表演、潮剧音乐,旨在向潮剧演出输送表演人才与音乐人才。

通过对百花潮剧院青年演员黄宝琪进行采访,我们得知揭阳艺术学校的培训制度有两类:三年制与五年制。学生大多在十四岁左右入学,入学即根据不同的发展方向,如闺门旦、小生等,进入不同的班级学习,具体的课程包括把子、腰腿、毯子、唱念、身段等。但发展方向并非固定不变,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心仪的发展方向,也可以选择转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帮助他们选择更合适的发展道路。

除了常规的校内培训外,培训机构和潮剧团还将学员送到其他学校深造。据报道,在2017 年6 月,汕头市委宣传部与上海戏剧学院签订了《传统戏曲人才协同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开办第一个潮剧本科学历班,广东潮剧院、汕头文化艺术学校等机构共派出20 名学员到上戏接受共5年的戏剧教育,并及时派出专业教师赶赴上戏考察学员的学习情况。此举拓宽了潮剧演员的眼界,增加了其对不同学习模式的体验,为潮剧带来了更多崭新的动力。

同时,相关艺术学校还开办了高级免修班,聘请优秀授课老师重点培养高层次人才。而为了吸引年轻一代以及更多对潮剧有浓厚兴趣的人学习潮剧,潮剧培训机构响应国家的号召,对被录取的学员免收学费,家庭困难的学员还可另行申请补贴,避免了由于家庭环境不好而导致对潮剧有浓厚兴趣的潜在人才不得不放弃学习潮剧的情况出现。

四、改进建议

(一)潮剧的推广

第一,各方应积极推广潮剧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几年来各种与戏剧相关的节目频繁出现,确实对潮剧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在举办节目的过程中,应当提高观众的参与度,使观众参与到了解潮剧、推广潮剧中来。也可以考虑将潮剧与现在的新兴媒体相结合,在形式上加以创新,如韩山师范学院的学生推出的卡通潮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将潮剧文化与潮汕地区的旅游业相结合,让更多的外地人通过旅游认识到这一宝贵的文化。例如可以在一些较为出名的旅游景点设置专业的戏台,典型的例子就有位于汕头市小公园骑楼的老妈宫戏台,这样就可以吸引一些路过的游客进去观赏潮剧,从而达到推广潮剧文化的目的。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第一,提高潮剧教育的教育等级,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人们对潮剧演员地位的认同感较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潮剧近年来的人才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教育部应当竭力提高潮剧教育等级,提高民众对潮剧人才的认同感,从根源上解决人才基础水平较差的问题。教育等级得到提高,人才的培养水平也能相应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出有更高素质、更强创造力的人才。

第二,加强对潮剧人才的理论教育。演员黄宝琪指出,如今潮剧人才的唱腔、身段都十分出色,但理论方面还是较为缺乏,虽然演出前导演会为演员讲解理论,但还是缺乏一个较为系统的教学。而理论是潮剧表演的基础,为了使潮剧能持久地发展下去,理论教育不可忽视。

第三,切实了解观众的需求并做出相应的改进。潮剧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想要广泛传播并且更为长久地传承,就应该根据时代的创新与观众的需求,对演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虽然郭团长指出培训者与剧团管理者会比观众更加了解如何将戏剧表现出来,但是我们认为观众的体验感也是不容忽视的。而这并不意味着要潮剧一味迎合观众而失去自己的特色,一些核心的内涵仍需要保留。

第四,注重培养业余型人才。因为一些不可抗力,职业潮剧演员的数量逐年减少。因此,我们可以将目标转移到培养业余型人才上。政府充分地与各个学校合作,与各个社会团体合作,争取让更多的人体验和学习潮剧,以培养出更多业余型人才。

第五,政府要提高职业潮剧演员的待遇。从调研当中我们了解到,有较多人认同应当提高潮剧表演人员的待遇,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薪酬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激励因素。而这样的事情必须由政府来做,因为目前的现状是潮剧市场萎缩的形势暂时很难去改变,提高待遇只能通过政府。提高人才的待遇,才能留住人才,让人才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综上所述,虽然潮剧现在的发展仍面临许多的困难,但由于各界的努力,潮剧的处境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人才是潮剧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各界对传统文化的不断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以及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潮剧必将长期保持其活力并不断创新。

猜你喜欢
潮剧潮州人才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人才云
姚璇秋:潮水不尽 潮声不息
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统计的潮剧研究梳理与分析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潮州优质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潮州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