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素养

2021-11-14 22:24张文锋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7期
关键词:社会参与初中道德与法治

张文锋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集知识与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面向初中生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其目的在于帮助初中生成为具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比较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守法意识的优秀公民,为国家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但在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工作存在较大缺陷,存在理论与实践相割裂的现象,使得学生不能利用所学知识有效参与到相应的社会活动中。以下从初中道德與法治课程与社会参与素养的关系及其培养策略两个主要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社会参与;社会参与素养培养

所谓社会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合法渠道和方式参与公共事务、表达自身需求、影响公共活动和公共决策的态度、知识和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能够正确参与公共生活,并在参与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道德认识,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能够享受积极健康地生活,做有责任感的公民,创造社会价值,实现个人价值。反过来说,如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社会参与素养的有效成长,教师对比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社会参与素养的关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初中生的社会参与素养之间有着多重紧密联系。首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上渗透社会参与,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第三,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为初中生普遍有比较强的独立自主愿望,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关注社会参与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赋予学生以强烈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有效掌握更多知识技能参与到社会活动之后,又会在参与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教训,由此实现良性循环。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素养的策略

1、挖掘教学资源潜力,提升生活观察能力

合适的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系统、有效、快速地掌握与社会参与有关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这固然是不对的;但也有教师只强调实践,不至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同样是错误的。学生只有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才能以比较好的状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帮助学生尽量少走弯路。所以,教师对已有教学资源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做好理论教学工作。

例如,在学习“友谊的天空”时,教师要认识到学会与同学朋友这些平时最熟悉的人的相处,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开端,而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烈,恰恰容易在该领域出现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好教材中的资源,鼓励学生去观察和分析生活,提升认识水平。比如“和朋友在一起”这一课,要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自己和朋友相处时的方法和感受,让学生通过自己和他人的例子充分认识到友谊是需要共同去维护的,不存在单方面付出或索取的情况。这样学生在日常的实践中才能带着这种理论认识去指导自己的行动。

2、积极组织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上文已经提到,过于强调理论或者实践都是不合适的,二者要相辅相成。所以,在利用好已有教学资源,提升理论教学效果的同时,教师也应该组织学生做好实践。但是,正如理论知识的学习要通过交流讨论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一样,实践教学也要循序渐进,要给学生逐步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为此,教师可以从组织主题活动开始,逐渐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否则,学生在以往思维及行为习惯的影响下,可能无法在社会参与中想起并应用所学知识,或者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影响到学生成长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亲情之爱”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下彼此在家庭生活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不知道如何与父母沟通,或者不知道怎样提升家庭沟通的质量等。随后,教师可以从中选择几个比较典型的问题来组织主题活动,开展情景模拟,让学生尝试自己的各种设想,感受一下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后可能会得到什么样的成果,培养学生正确展开家庭沟通的意识并为他们充分应用所学知识真正参与进去树立信心。

3、走出校园展开实践,切实增强参与能力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好准备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以新的认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参与到社会中去。走出校园的实践实际上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理论知识的用处,而且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灵活应用实践,有效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实的各种问题创造了机会。相对于课堂来说,教师对学生校园外的实践不可能做到随时跟踪和有效控制,所以应该重视实践之后的分享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实践给予评价和指导,推动他们在实践中做得越来越好。

例如,“生命的思考”这一单元其实是为学生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奠定思想基础的。学生只有学会敬畏和尊重包括自己在内的生命,才能时刻提醒自己要以正确的想法和做法参与到实践中。在本单元理论教学和课堂主题活动完成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对生命的思考参与社会活动。因为这种思考是根本性的,会体现在学生所有的社会活动参与中,所以教师应经常性地组织课堂交流分享,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疑惑,让这种思考成为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从有意识转化为无意识,学生从此能够在这种思维习惯下自然地参与社会生活。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对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素养,即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参与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只要广大教师能够抓住初中生希望深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点,努力做好教学创新和教学实践,一定能够在该领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推动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惠如.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74-275.

[2]黄梨英.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9(95):116-117.

猜你喜欢
社会参与初中道德与法治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引导社会参与丰富老年教育形式研究
英国的高校自治与政府调控及启示
网络民粹主义近十年(2007—2016)的研究梳理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普利兹克奖2016新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