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研究

2021-11-14 16:39刘康辉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堆场清淤淤泥

刘康辉

【摘要】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注重河道治理工程,推广应用清淤、处理淤泥技术。在本文研究中,重点分析中小河道治理问题,讨论清淤技术、淤泥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河道治理;清淤;淤泥处理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1.101

现代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相应增加中小河道应用率。在中小河道治理中,清淤与淤泥处理技术比较重要,对中小河道正常使用影响大,还会影响中小河道整体发展。自然环境持续变化,相应增加中小河道淤泥量,减弱河道抗洪能力。所以,在中小河道治理中,合理应用清淤技术、淤泥处理技术,以此加强河道防洪功能、排涝能力,确保供水、通航、灌溉的合理应用,同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河水水质与居住环境。

1、中小河道清淤与淤泥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国内外持续高效发展,各地区开发和应用河道工程,内河、航道、港口工程数量增加。为了确保河道通行正常化,地区政府需要应用先进技术、设备机器予以治理。在河道清淤和淤泥处理中,注重更新和优化使用技术。通常情况下,航道、港口应用大型清淤设备,由于设备环境限制,无法进入到中小河道内,致使中小河道清淤设备比较少,无法高效清理淤泥污染。传统河道清淤方式,是河流干涸季节,使用机械法、人工法,直接挖掘沉積在河底的垃圾与淤泥,并且将其作为肥料,灌入到农田内使用。工业持续发展,工业污水排放至河流内,污染河道淤泥,无法作为肥料使用。因此,政府部门组织清淤工作,但是地区群众参与度不足,导致中小河大淤泥堆积在河底,对河道通行能力的影响大。

2、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技术应用

现阶段,清淤工程属于环保清淤内容,清淤处理之前,注重调查和分析河道情况,明确河道淤泥有害性与污染性,按照河道实际情况,应用以下措施予以处理:

2.1水下清淤方法应用

在船只上安装清淤设备,将清淤船只作为操作平台,将其固定在某一位置,开发和利用淤泥,并且使用管道运输到指定位置。此种清淤方法,涉及到铰吸式、泵吸式、斗轮式、抓斗式。其中,抓斗式应用到大泥层厚度、障碍物较多的河道内。操作过程中,应用清淤船抓取水下淤泥,并且将其卸入到制定船内,应用卸载、开挖、回旋操作方式,操作便捷性高、河道障碍物、气候影响小。但是在应用期间,也存在明显弊端与不足。河底搅动浮泥,会再次返回水体,清淤效果只达到30%,不能有效改善水质。针对铰吸式处理法,多应用到中型河道内,施工精度高,且淤泥不会泄漏,河道通航影响小,但是会出现淤泥回转问题。泵吸收,多应用到小型河道中,能够同时移动和清除河道。在实际作业中,洗出大量河水,处理泥浆污染,增加清淤工作量。斗轮式,可以应用到泥层厚度大、工程量多的中型河道内,不会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施工精度高。但是淤泥内的污染物持续扩散,当清淤处理不彻底时,就会加剧周边水体污染。

2.2排干清淤技术应用

在小流量,不具备航运、防洪能力的河道中,多应用排干清淤技术。河道清淤处理中,应用排干清淤方式,发挥出水利冲挖、干挖技术优势。其中,水力冲挖,是使用高压水枪冲刷河底淤泥,使用设备将淤泥运输到制定部位。干挖,使用挖掘机挖掘河床,通过渣土车运输到河道范围外。应用排干清淤技术,不会受到河道环境影响,然而在河床干涸作业时,季节要求较低。

2.3环保清淤技术应用

当前,清淤工程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高,不能破坏水体环境,注重改善河道水质。环保清淤技术,能够提升清淤设备挖掘精度,合理选择淤泥弃场位置,同时控制在水体浑浊度。中小河道清淤处理,主要应用环保铰吸式清淤法,能够对污染物泄漏、扩散予以抑制。

2.4砂石分离技术控制措施

河道清淤处理需要应用绞吸船疏挖,同时配合铰刀外配环保罩,减小施工作业的底泥干扰,缩小污泥底泥扩散范围,避免出现二次污染影响。河道清淤处理中砂砾石含量较多,极易出现泥沙分离问题。清淤抽泥操作时,需要将沉渣池设置在岸上固化场,池内配置链式斗轮、直线式振动筛设备,初步分离泥沙,由二级皮带机传输到堆场存储,淤泥抽提砂石分离、控制措施。分离设备可以确保排水通畅、用电安全、水循环回路等。

3、河道淤泥处理技术

在河道治理中,无论应用哪种清淤技术,都会产生较多淤泥量。由于淤泥强度低,含水率高,导致淤泥毒害物质较多。当雨水冲刷浸出物质后,会再次污染周边水体,因此必须科学处理清淤淤泥,避免影响河道周边环境。国内外淤泥处理技术分类多,按照淤泥污染情况予以分类,是否存在污染淤泥处理。处理地点不同,堆场处理技术,又包括堆场周转、表层处理、快速复耕等。按照淤泥归宿不同,划分为资源化利用技术、处理技术。

3.1无污染淤泥和污染淤泥处理

按照淤泥受污染性质、被污染种类,采取科学的处理技术与方法。比如,常规水利工程淤泥,无污染物,且污染物含量标准低,能够实现资源化处理,将其应用到农村地区土地堆肥中。污染物超过标准要求后,降低污染水平,确保其满足技术标准。比如,在重金属污染超标淤泥中,合理应用钝化稳定化技术。分析淤泥后续使用情况,选择不同淤泥处理技术,比如淤泥氮磷含量高,将其作为普通填土、路堤,远离水源地,避免氮、磷进入水源地,导致环境二次污染。

3.2按照处理地点,做好淤泥处理

按照处理地点,可以将淤泥划分为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堆场处理,清理淤泥之后,将其运输到制定堆场处理。河道清淤处理,以铰吸式挖泥船为主,淤泥水与泥比例为1:5,且淤泥颗粒含量高,透水性差,无法固结。因此,缩短淤泥固结沉降时间,同时分离淤泥泥水,缩短堆场周边与复耕周期,属于堆场重要处理技术。通过铰吸式施工操作时,涉及到复杂施工流程,施工环节应用输泥管道的密封性要求高,防止出现泥浆泄漏现象。在技术应用期间,施工人员按照河道实况,优化河道清淤疏浚施工技术,降低河道清淤疏浚施工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对河道航运的影响。施工人员联合河道清淤疏浚问题,汇报给上级部门,同时优化河道清淤施工技术,以此加强河道清淤疏浚效率。针对施工管理人员,为了掌握工程建设进度,在掌握工程建设进度要求下,避免河道工程污染环境生态,组织施工作业人员接受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整个施工操作的顺利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第二,就地处理法:利用水底作业,无需疏浚河底淤泥,利用排干上覆盖水体、覆盖处理方式,固化淤泥,做好物理淋洗、脱水操作等,必须按照河道状态选择效果。当水体流速大、河道水浅时,不能应用原位覆盖处理技术。大面积渗水水域,则无法应用排干就地处理方式。

3.3淤泥二次利用的淤泥处理

从本质上看,淤泥属于工程废弃物范畴,遵循固体废弃物处理,落实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标准,二次利用淤泥。基于广义分析可知,利用特定操作,二次利用废弃淤泥,实现资源化应用。比如,淤泥制陶粒、土壤化、制砖方式,都是淤泥再生资源化处理。在农村区域,将未污染的淤泥应用到土地施肥中,。在堆场堆放淤泥后,自然干化处理,可以满足轻型设备表面活动,可以将其转变为公共场所,比如公园、绿化用地等。

3.4污染淤泥的钝化处理技术

通常情况下,工业发达地区河道淤泥,都存在重金属污染物严重超标问题。针对重金属超标淤泥,可以应用钝化处理技术。在不同环境中,淤泥重金属呈现出不同活性状态,添加化学材料后,能够借助化学作用,使淤泥内不稳定重金属,逐渐转变为稳定重金属,降低重金属活性,控制淤泥污染影响。当淤泥、化学材料相互反应时,重金属会产生包裹物质,降低重金属浸出性,同时减小重金屬危害、释放能力。淤泥钝化处理,确保浸出量小于相关标准,将其排放至低洼处,并且作为二次资源化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研究中小河道治理工作,掌握清淤与淤泥处理技术,以此提出重要处理技术。通过相关研究可知,应用清淤技术、淤泥处理技术,能够有效畅通中小河道。然而在未来发展中,注重研究中小河道治理问题,尤其是清淤技术、淤泥处理技术应用,以此加强河道应用功能。

参考文献:

[1]李颖.中小河道治理中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20,25(24):123-124.

[2]曹井国,田琪,闻雪,杨宗政,刘瑶,张大群.城镇排水管渠检测、清淤与非开挖修复标准体系思考[J].给水排水,2020,56(11):138-142.

[3]薛强,胡胜华,彭秀达,刘长奇,罗金学,彭冠平,闵红平.环境敏感区环保清淤施工技术研究——以襄阳护城河清淤工程为例[J].绿色科技,2020,15(20):116-121.

[4]黄为.河道治理中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探讨——以茅洲河为例[J].珠江水运,2018,26(23):56-57.

[5]罗梅光.基于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8(29):282-283.

猜你喜欢
堆场清淤淤泥
莲为何出淤泥而不染
赏荷
无独有“藕”
SEC吸水暗渠隔离检修工作方案探讨
方格网法在南昌象湖清淤方量计算中的应用
零堆存费对航运市场发展的危害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集疏运作业方案设计及优化
集装箱码头堆场布置形式比较
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系数优化策略
国内外清淤机现状分析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