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建筑工程监理在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监理人员没有做好建筑施工中的现场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则会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要增强建筑工程监理现场管理,建立相应管理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监理;现场管理;质量控制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1.046
在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提升监理质量控制水平是房屋建筑工程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手段。按照规范、有序原则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可以增加房屋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监理质量控制中的管理水平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作用。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管理模式進行探讨,同时探索创新举措和方法。
1、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职能
建筑工程监理的核心工作目标是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这个核心目标涉及到很多细节内容,工程资源方面的合理规划,结构质量有效把控,管理所有的施工行为等,都会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产生影响,而监理工作就是要对诸多因素实施有效管理,让其满足工程项目相关要求,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监理工作流程一般有技术交底、工程项目监管、记录监管工作记录、对反馈内容进行记录,要求监理工作者依据自身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对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判断,同时要和施工企业管理工作者进行解决对策的商定,这是监理工作的重要职能。
2、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
2.1监理保障各方合同权益
建筑工程中合同的监督方是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期间合同各方权益的保障依靠监理单位。监理依靠项目规定的所属权利,通过对各个合同的监督,对各方在合同条款中建设期中的争议,起到协调作用。合同从签订中约定各方权益和义务,对工程施工中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规定。监理通过合同约定的质量施工要求,对整个项目进行全程监督,促使参与项目建设的各个施工方落实。在施工中任何质量问题,监理单位都会依靠合同约定进行调节和指导,对不遵守施工要求的单位进行督办,保障项目在建设期间可以稳定推进。
2.2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监理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同时根据项目实施要求,对施工进度进行有效调整,一般工作内容主要体现在项目整体控制、加强合作关系协调、工程方案审查以及项目验收等方面。在对项目整体质量进行控制时,要对监理方案进行不断细化。在对工程方案进行审查时,主要是看方案在内容方面是否能满足一定的合理性要求。在建筑工程项目验收阶段中,监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以及相应的技术标准,严格验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特别是对其中的一些隐蔽性工程,一定要严格把关。监理工作的全面实施,对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3保障工程建设数据的真实性
建筑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成的,要通过漫长工期才能完成,监理单位不可能时刻都处于建设一线环节。在大部分时间中,都是通过施工单位提交的各项数据以及施工进展情况,以此结合现场监督的情况,对整体进行质量控制。工程项目环节不具有单一性,而是复杂多样的,施工中所需的技术和工艺流程也是多样的,只能通过监理单位对各项数据进行准确把控,才能有序推进项目工期。监理单位一般依靠各方提供的数据和图纸,在结合现场采集的数据,对施工各环节进行评估,以全面督导质量控制。
2.4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实施监理工作,还可以实现对投资成本的合理控制。相关的监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最终的工程造价及逆行准确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使用费用做出合理调整,保证在项目施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上,有效减少资金的投入。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建立相应的绿色施工标准,从而实现对总成本的有效控制。
3、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1专业人才方面
由于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的种类繁杂、多样,涉及到水利、土木、房建、装配式等工程内容,其都是监理工作的范畴,因为工程项目的专业内容不同,监理工作者一定要对诸多建筑工程专业知识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这样才能够对工程项目的功能性、质量等进行精准判断。
3.2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设工程具有一套完善的建设章程,工程监理公司需要根据建设工程的建设章程,按照顺序监理建设工程,但是在监理的过程中,不完善的工程监理制度,难以系统监理建设工程,出现部门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等问题,导致监管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无法有效连接,严重影响建设工程最终的监理结果。还会出现恶性循环,影响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结果,出现资金缺失、原材料不足等问题,导致工程难以及时竣工。
3.3监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程管理
如果监理人员不能按照规范和规程严格监理,就不能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部分监理人员不规范的监理行为,导致工程质量存在安全隐患。这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居住是否舒适,还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4、建筑工程监理现场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措施
4.1加大监理人员培训力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监理工作人员是重要的因素,而若想让建筑工程项目有序实施得到进一步保障,就需要对监理工作人员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开展企业培训工作,让监理工作人员积极认真学习,并贯彻好有关于监理工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从而在管理过程中尽量做到以理服人。全面掌握工程进展信息,包括承包单位积极投入工程项目的人力、材料和主要设备,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并积极做好检查记录。同时对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安全措施的投入进行监督和检查,直接获取现场施工的工程计量单位相关数据,并签署原始凭证等一些相应内容,从而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职业素养。在对监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过程中,要积极从技术方面和职业素养方面入手,方便监理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地施工管理,这样更加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也能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施工整体质量。监理工作人员也要积极参与学习,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从而让整体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4.2创建技术创新平台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提升工程质量控制效率。在创建平台过程中,需转变施工管理方向,做到长期更进管理和稳定创新发展。另外,在技术创新形势下,施工企业要根据长期规划,制定科学的施工目标,有效提升施工企业的基础创新能力。在不同阶段,按照总包、分包层次不同的技术水平,建立一套科学的体系,将其贯穿于每一施工程序中。同时,对于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来说,必须配备充足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配置岗位人员,并加强管理,提高人才儲备量,进行合理的人才调度,保证每一位施工人员树立质量意识和增强安全施工观念。
4.3信息化技术提升监理水平
面对工程监理行业存在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低的问题,监理公司需要明确信息化技术特点以及工程监理行业对信息化技术的需求,将信息化技术充分应用在工程监理的管理中,更正对信息化技术认识上的误区。扩宽信息化应用范围,掌握信息化技术设备的使用,适应和熟悉各种信息化技术软件平台,将工程监理的多种信息,存储至信息平台中,扩大工程监理范围,避免纸质信息存在的信息丢失、填写错误等问题,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和工程监理效率。
4.4明确监理工作的职能定位
建筑工程企业在聘用监理单位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先和监理单位明确监理工作者实际工作当中的职责与职权,并且基于此对监理工作实施针对性的定位,并且签订对应的合同协议,以此来确保职能定位的生效,对监理单位与建筑单位进行合理保障。能够让不同工作者在监理工作方面产生不同的认知,也就是说,不管相关工作者怎样来看待自己从事的监理工作,其中包含哪些权利,在监理工作正式开展之前双方都予以认可,在后续工作的实际开展中,监理工作者可遵照已经签订的协议内容来开展工作,履行对应的工作职责,倘若产生了和协议内容存在出入的行为,建筑单位就可以遵照协议内容来规避纠纷现象的产生。
4.5设立全过程监管的体系
为保证各项工作展开的有效性,需要提升对全过程监管的重视程度,从而确保监管体系设立的科学性。首先,在前期准备阶段,监理人员要下到市场了解市场的运行规律,依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和目标,设立较为完善的质量监管办法,说明每个单位和部门的职责,划定权责归属。其次,说明管理的标准化水平,内部管理的水平将决定工作开展的最终结果,使施工的各项活动处于完全可操作的层面上,依据之前所划定的权责,讲明定量定性分析监理问题的原则,并搭配相应的奖惩机制,在工作中予以试行,根据阶段性的反馈结果确定试行的办法需要继续完善的部分,此种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将有助于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自身利益出发自然对工作更投入。按照以上的管理方式所形成的内部工作监管模式来增强相关人员责任意识及执行的效果。在外部监管方面需要清楚工程质量和进度的监控原则,利用建立档案的方式,使各项工作安全可控,告知预算目标,设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严抓漏项、失误等不良行为。最后,基于房屋土建工程的规模和市场的运行特征确定是否需要革新监理流程和形式,因此相关人员要实地考察,了解建筑市场的调节机制和市场经济的特点。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产业,其整体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应积极推动监理企业向着更加科学化与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监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进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水平与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白为洁,郭旺,李龙飞.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居业,2021(04):102-103.
[2]石磊.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监理的作用及质量控制管理[J].大众标准化,2020(24):14-15.
[3]杜秉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工程监理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