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黄
一方面是人才短缺,而另一方面却是求职不易,出现了“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局面。为什么?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的人才已不再是简单的数量需求,更多是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
学子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了在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稳定而又体面的工作。一份好的工作不仅代表着以后生活的稳定,也会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因此一份好工作在某些时候就成了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那么,什么是好的工作?好的收入,还是好的工作环境,抑或是好的前景?
正因为每个人对“好的工作”的不同理解,和所学专业的差异,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人才市场的结构性失衡。
社区干事岗位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基层公务员职位,薪资待遇不高,唯一的优点是比较稳定。在武汉市的一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干事的选拔当中,参加面试的人员名单一出来,让众人大呼不解,有5位博士和19位硕士及研究生以上的学历人员参加了面试。为何一个普通的社区岗位,竞争力度会如此之大,竞争人员的学历会如此之高?
而在一些招聘会上,很多技术型的高薪岗位却是门可罗雀。比如从2020年整理出来的“最缺工”的排名当中,与制造业有关的岗位占比近50%,而大车司机有近六成的员工是70后,90后只占了两成多一点。很多岗位都能月入过万元,却依然无人问津。
一边喊着用工荒,一边喊着就业难,现如今的人才市场到底谁在说谎?
困局
就业总量、就业结构、就业质量是衡量或判断就业形势的三个维度。“十三五”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就业总量显著增加,但就业结构亟待优化、就业质量仍需提高。随着我国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劳动力供求两侧均出现了较大变化。
以金融行业为例。早在2014 年,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施一公在谈到创新人才培养时就感慨:“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有机构曾调查过2007年-2016年的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的志愿选择,工商管理和经济学大类下的财经专业,是状元们最青睐的方向。
到了2020年,中国共有870多万大学毕业生,其中经济学大类专业的学生就有101万,超过医学、教育学等专业的数量。这么多人想挤进这个行业,还有那么多学习能力强的人,竞争会有多惨烈就不难想象。
但2019年却有金融机构拟以近千万元年薪挖角一位金融科技技术领军人才,却仍是“挖不动”。为什么?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的人才已不再是简单的数量需求,更多是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如今的金融机构需要的是具备技术思维,并将其用于金融业务场景促进业务提质增效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但金融科技人才本就极为稀缺,能将技术能力与金融需求相结合的就更为稀少。而在金融科技人才总体存在缺口的情况下,具备创新精神的金融科技领军人才尤其缺乏,有时甚至会出现“一将难求”的局面。同时,人才区域分布不均,二、三线城市,中小金融企业由于人力、财力等问题,科技赋能速度滞后,想要吸引、留住金融科技人才的难度更大。
不仅仅是金融行业,事实上近几年来,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就业结构性矛盾。2021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在介绍2021年就业形势时指出,随着经济企稳向好,就业将延续总体平稳的态势。但是,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就业形势依然比较复杂,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就业总量压力不减。2021年需要安排就业的城镇新增长劳动力仍然在1500万人左右,2021年的高校毕业生909万人,达到新高。二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像制造业、服务业普工难招、技术工人短缺,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超过2,也就是说,一個技术技能人才至少有2个岗位在等着他。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显示,招聘需求人数环比上升明显,“最缺工”的100个职业供求关系总体趋紧;制造业人才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势头;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事业人才需求加大。排行“前十”职业基本保持稳定,本期“焊工”进入前十。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今的焊工市场,几乎招不到35岁以下的年轻人。“焊工的工资一直以来都是普通工人当中最高的,一般是两倍,但即便是这样,也很难招到人。”同时,焊工是普通工人中入行门槛相对较高的,需要考取不止一本技能证书,并且焊工根据焊接种类区分为很多种,有电焊、气焊等等,再加上大部分工业制造型企业需要焊装环节,市场对于焊工的需求量很大,因此相对其他工种,用人缺口较大。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百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指出,自2017年四季度以来,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连续保持在1.2以上高位。2021年二季度,有38.4%的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第三产业用人需求上涨势头不减,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人需求同比增长47.3%;住宿和餐饮业用人需求同比增长53.8%。
一方面是人才短缺,而另一方面却是求职不易,出现了“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局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8月,16岁~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5.3%,约为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的3倍。
不难看出,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更加突出,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群体的就业压力比较大。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表示,目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技术进步对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培养和培训不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现象进一步加剧。“就业难”的主体是青年群体,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实际青年失业率可能会更高。
曾湘泉分析称,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应属于人力资本较高的优势群体,其就业难持续多年,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毕业生体量庞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较高,对工作环境及收入、社会保障、劳动权益、体面度等方面都有一定要求,不愿意“低就”,而劳动力市场上满足其这一预期的新增就业岗位并不足;“慢就业”甚至“不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高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技能培养严重不足,普通高等教育偏概念化、理论化,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脱节。此外,“就业难”与就业歧视现象也有关系。学历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等问题在就业市场上依然存在。农民工是另一重点就业群体,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其“就业难”主要体现在文化和技能水平较低,学习能力和获取就业岗位信息能力不足,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其帮扶不够。
破局
那么,人才的结构性失衡困局如何破解?
2021年8月27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 就业促进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就当前的就业形势展开分析,并对“十四五”时期促进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推动今后一个时期就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指引。
对于当前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的现状,《规划》对结构性失业及重点失业人群的问题给予了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冯文猛表示,重点人群包括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等,这些劳动力人群在转移过程中,可能产生规模性失业风险等问题。在新就业形势下,受灵活就业方式增加、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人工智能替代不断扩张等方面带来的冲击,就业总量的增长可能面临一些挑战。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还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新要求。
对此,《规划》立足于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和就业形势的研判,围绕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抓住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着眼于激发就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瞄准重点群体,着力推动关键领域改革,提出了诸多创新政策举措。
总体看,《规划》体现了“四个注重”:
一是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在深入研判“十四五”时期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结构性就业矛盾将成为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并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改善劳动力要素质量。
二是注重政策的协同发力,把保障就业放在宏观政策的首位,将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和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加强与其他各方面宏观政策支持就业的导向,实现与就业政策的协同联动。
三是注重社会大众关心的重点领域,围绕优化就业创业环境、稳定重点群体就业、提高劳动报酬、改善就业服务、保障劳动权益等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
四是注重解决长期性趋势性问题,聚焦人口老龄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对未来一个时期劳动力供需产生较大影响的长期性、趋势性问题。在强化大龄劳动者就业帮扶,加强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跟踪研判和协同应对,提升劳动者智能化技术通用技能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甚至是突破性的措施。
当前,全国技能劳动者的总量达到了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了5000万人,已成为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面对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成为了缓解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2021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要通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这是首次提出建设技能中国,从稳慎的角度出发,我们重点研究确定了‘十四五時期的目标任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说。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表示,高技能人才承担着将研发设计转化为实际产品、参与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等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在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创新突破,都离不开包括技能人才在内的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集体智慧。”
“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企业持续优化升级,特别是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企业对工人技能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符合企业要求的复合型技术工人呈供不应求态势。”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徐宁说。
为确保实现目标任务,《方案》从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环节入手,围绕健全完善技能中国政策制度体系和实施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合作等行动,提出20条具体举措。
破解人才的结构性失衡,我们已经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