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加拿大传播学教授麦克卢汉首次提出“地球村”概念,并在《谷登堡星汉璀璨》中对其概念进行阐述:“新型电子条件下的相互依存性,把世界重新塑造成为一个地球村的形象”。在全球“一体化”形势下,原本径渭分明的媒体行业悄然兴起媒介融合革命,传媒产业、电信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的边界日趋模糊。当前,媒体融合在技术平台、采编流程、媒体架构、传播运营、用户体验等方面多维度展开,主持人不再是单向度的信息传递者,而应该为信息采集、生成、传递、反馈、分析、运营等融为一体的多向度信息传播者。在融媒体形势下,一些传统传媒岗位面临重构,传媒人才的内涵和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为基准构建的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教育开始面临冲击。
2014—2019年,我国广播电视台总数从308座升至356座,本科毕业生市场就业需求“媒体/出版”类上升1.9%,而与之相反的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却自2014年年底,成为教育部公布的全国15个低就业率“红牌”警示专业之一。
项目教学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它取代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跨学科,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依托典型项目生产服务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教学情境与职业工作环境相对接。学生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分工合作开展职业项目,完成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效应的职业产品,产品评价标准按照职业标准进行。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节目制作”项目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传媒职业应用能力为核心,将传媒工作情境有选择性地迁移到课堂上来,按照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递进创设对应项目。要求学生以项目(仿真项目、真实项目、商业项目)为载体,在传媒行业不同“部门”之间轮换工作,从而达到培养在融媒时代下集创意与操作并存的应用型传媒人才目标。
课前利用互联网搭建专业群内“数字媒体”学习平台,将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播音创作基础、文艺作品演播、导演基础、文稿写作、节目策划等平台课的内容制作成微课、教学视频、PPT等,根据不同项目发布相应任务,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完成“前期工作”。
课中以“部门+项目”为具体运作模式,引入相对应的传媒企业文化,根据课程内容设定不同部门及项目,在项目内确定具体的采、写、编、播、制作等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被安排到不同部门的岗位上进行模拟岗位训练,相同项目组要合作解决项目进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共同完成能达到行业内播出质量的传媒产品。
以广播播音与主持课程为例,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学生根据教师在专业“数字媒体”学习平台上发布的教学视频、PPT等完成书本理论知识学习,再根据平台“线上任务”,以小组(11人)为单位进行相关理论话题讨论,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补充。其他小组成员可对讨论的问题提出疑惑或不同见解,并实施对小组及组员的交叉式评价(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小组组员互评、小组之间的互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按课程的推进以小组授课形式,分版块进行栏目实训,大致可分为“新闻播报与主持”“文艺节目主持”“社会教育节目主持”“少儿节目主持”等,学生不断在不同部门之间流转,职务具有流动性,从“制片”“导演”“记者”“播音、配音”到“执行”“剪辑”“场记”等均会涉及,项目内人员分工合作,每周共同完成一档节目。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逐渐找准自己在媒体中的定位。课程前期,学生在进行节目制作时,教师要进行全程指导。其中包括文稿撰写、音频录制、音效素材收集和后期剪辑,这个时期的节目是完全在教师的把控中完成的。课程中期,节目制作流程熟知后(可根据各小组成员情况调控),教师根据节目适时指导,在制作上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课程后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自主进行文稿撰写、音频录制、音效素材收集和后期剪辑,教师需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适当引导。为保证栏目的顺利推进,教师要及时应对不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措施。
每期节目教师都要进行点评指导,并定期组织组与组之间相互进行节目点评。过程要求学生总结问题所在并给出解决方案。对于顽固性和普遍性问题,教师应重点强调指导。节目修改后,课后,结合新媒体,建立“微信公众号”、新媒体直播平台等上传至网络推广,供相关人员点评。教师根据点评合理进行评分。
广播播音与主持课程成绩由到课率(20%)、实践项目完成情况(40%)、
期末成绩(40%)共同组成。
期末考核则以组为整体,利用虚拟录音棚,现场模拟电台工作流程,以90分钟为限,完成7档栏目(新闻播报、新闻评论、服务类、文史类、音乐类、旅游类、少儿类)的编排和播送,节目类型、人员分配通过组内抽签决定。
具体扣分标准如下:
(1)栏目内容、定位是否符合电台整体定位与受众定位。
(2)节目导向是否正确,是否从观众角度出发。
(3)节目的创作是否符合广播媒介的传播特点。
(4)对内容的处理是否细腻,将声音赋予多层次的变化。
(5)情感是否表达到位;语气、语调处理到位;韵律协调、谐和;感情自然、充沛;能准确把握作品内涵与格调。
(6)声音产品是否具备广播节目的基本要素,如片头、片尾、台呼、广告等素材是否符合广播台的制作水准和播出要求。
第一,符合市场需求,提升行业就业率。劳动力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匹配是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矛盾并存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本质原因。解决这一结构性失业的关键便是达到“供求平衡”,在这里所指的“平衡”不仅仅是就业与招工人数的平衡,更为重要的是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平衡,具体表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的培养方向、质量等。缺失实践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媒介人才市场遇到的最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项目为载体,根据项目要求,不断轮换“部门”,就职“制片”“记者”“后期”“导演”“播音、配音”“场记”“执行”等不同岗位,打破人才输送壁垒,体验媒体不同类型岗位,提前帮助学生适应行业生产生活,在培养融媒时代下传媒市场需要的集创意与操作于一体的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同时,帮助学生逐渐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及职业兴趣,从而缓解就业困境,提升行业就业率。
第二,在动态中学习,提升学习积极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门“口耳之学”的专业。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中,由于个体生理构造的特殊性,播音、主持创作都是因人而异的,用同样方法进行训练并非都能获得有效效果。而如果长期在课堂进行一对一同任务训练,又容易让学生产生“空场”错觉,长此以往容易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拓展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有效性。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教学模式,扩展教学空间,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利用互联网搭建“数字媒体”学习平台,教师上传教学视频、PPT,师生共同建立班级QQ群、“部门”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自媒体现代化教学平台,开展网上答疑、在线提交作业、问题讨论、网上测试等互动教学;建立微信、荔枝FM等公众平台发布学生作品,实现教学的开放动态、互动共享。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拓展学习空间,串联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采用“节目制作”项目训练模式针对性强,效率突出。以项目为载体,根据项目版块,线上开发教学平台,实现教学的动态开放,拓展教学空间;线下模拟职业环境,在实践中解决困难,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的明确、收获直接。结合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推广,能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节目制作”教学模式使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当今媒介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推动节目主持行业的蓬勃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湖南信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項目(项目编号:XXY2025)“全媒体视域下,播音主持专业“节目制作”项目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
李小亚(1989—)女,汉,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湖南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传播学,播音与主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