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荣里
人类自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始“以物易物”以来,经济往来自然就产生了。一部中国文化史,其实是以中国经济史为前提的。因欲望而利益,因利益而政治,都离不了生存二字。舍生取义之中,有经济成分存在;慷慨赴死的悲壮里,自然有欲望的驱使。文化与经济,从来密不可分。借用当代经济学家的一句话说:无事不经济。因经济行为决定了人们日常的言行,这是人们生存中必须面对的生存法则。谈文化发展史,离不开经济的制约。唐诗宋词,多少叙述贫民生活的语句里,闪烁着对民不聊生的叹惋;元曲之中,辉映着巨贾豪富的斗智故事;明清小说里藏有多少恩怨相报、杀富济贫的民间纠葛?一部中国史,离不开经济场上的巧取豪夺。中国文化史,从来也不是风花雪月般的颂歌。刀光剑影里的文化艰难行进的过程,渗透着经济的纠葛与利益的分配与平衡。从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之中,也不难看出经济的端倪。诗歌、赋和骈文以及小说,都可以读到文化历史中来自经济力量的纠缠。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中国文化史不能回避中国经济史。在学科分野越来越细的今天,提倡对比性研究,似乎更为重要。
《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化巨著,和明清时期其他古典小说一样,带有历史的印记和经济的况味。如果能从该书中细心品咂一下,那份近代商业经济的启蒙已渐渐唤醒着中国人的头脑。从官宦之家到民间往来,从智者之思到贫民胡想,经济问题没有须臾离开过书中的人物。在崇尚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中,对经济的鄙夷也是形而上的哲学理论所摈弃的。“耕读传家”之风,演绎了农耕文明中传统士大夫家庭的生存伦理观。而近代西方经济转动的车轮,悄然引发中国人思想的转变。近代以降,依靠中国文化而发展起来的日本,抢先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引入了开放性的经济理论,日本曾一度获得飞快的发展。儒学文化,更适应于农耕文明时代的传统格局;面对西方汹汹而至的经济潮流,国人开始有点手足无措。被传统文化包容起来的国人,无法适应这种急剧的变化。中国明清发展的一路式微,自有关起门自己过的封闭思维作祟,也与缺乏及时适应世界整体经济形势变化的管理思想有关。当人类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经济对文化的挑战“针尖对麦芒”。经济发展进入到清朝末尾的错愕期,心理上的阵痛,必然引起文化的叛逆。“五四”运动提出邀请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进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研究《红楼梦》,不可能脱离封建历史进入没落阶段时之经济表现的怪异而展开。曹雪芹想要表达的绝不是简单的家族情怀,他的如椽大笔向读者描绘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兴衰史。通过一个个剖面,向读者展示了藏在贾府内的诸多矛盾交织点。作者无疑为读者们描述了众多的人物,在多层次的渲染中,《红楼梦》的语言表达、结构组织、春秋笔法上都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红楼梦》之所以在世界上拥有数不尽的读者,就在于其内容的无限丰富性和人物刻画的多元性。单就一个人而言,既可以从作者臧否人物的态度去分析,也可以从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去分析,还可以从人物在贾府中的地位去分析。自然,从人物的性格、语言、穿戴、命运去分析人物,也会获得各自的收获。王彬先生有一本著作《水浒的酒店》,以一位学者的研究态度,条分缕析了《水浒传》里形形色色的酒店,读了让人眼界大开。这样的研究,另辟蹊径,从另类阅读里,为读者打开了认识一个朝代的大门。读《红楼梦》,不妨深研细究一下书中人物的经济往来,把人物置身于经济大环境中进行意象性分析,这或许会得到另外一种收获吧!
王熙凤无疑是贾府经济的枢纽,值得做一番经济学上的洞察和分析。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了一群女人,他的笔墨饱含了对女性的尊重和赞美。王熙凤无疑是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人物,是继贾宝玉之外的又一主要人物。王熙凤的形象之所以能走到大众读者之中,是与其火辣辣的“女中豪杰”性格分不开的。
如果撇开王熙凤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的品性暂且不论,这个被贾母称作“泼皮凤辣子”的人物,也是一位从商的优秀管理人才。从她的外交才能、语言风格足可以看出她杀伐决断的非凡能力。王熙凤想维护封建家庭兴旺不已之心始终是有的。其一系列的行为,倘若放她去做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是一个会权衡利弊、综合平衡,能不断博取员工和社会认同的好手。
王熙凤的外交才能体现在洞穿世事的“和稀泥”上。作为贾府中的孙媳妇,赢得言语表达的重量级权力,离不开她抓住要害环节的外交才能。林黛玉初进贾府,凤辣子的出场足以显示这个女人的心计。王熙凤善于讨好贾府的定盘星——贾母,有了贾母这棵“大树”的庇护,才有了王熙凤管理才能的施展。所以,王熙凤在贾母面前的交往能力,通过夸赞贾母喜欢的黛玉、迎合贾母的日常喜好、维护贾母的管理来得到实现。所以,王熙凤能抓住经济大权,是与其这种穿透式的卓越交往能力分不开的。
王熙凤无疑是管理经济中实施岗位责任制的高手。宁国府长媳秦可卿的去世,为王熙凤施展经济才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她大胆泼辣,说到做到,颇有些现代企业家的风范。其中各负其责和她确定的守时规则,让王熙凤踢开了家族丧事管理的障碍。在这样的管理原则之下,一个难以治理的家族,有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真干事,上上下下畏惧者大增,赞美之声盈耳。家族文化,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桎梏,王熙凤能在杀伐决断之中,不留情面,一反封建陋习,不能不说有着男子汉也缺乏的勇气。王熙凤的分工明确、一视同仁、不分亲疏,“认理不认情”的原则敲定,赢得了众人的信赖和原则的遵守。当代中国民企中家族企业难以发展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原因与缺乏像王熙凤这样“讲理胜过讲情”、严格遵守纪律的管理者有关。山西一家早年从事加油站经营的家族企业,在企业改制中敢于打破亲情关系,及早确定了岗位责任制;成功上市后因为摈弃了家族“情大于理”的狭隘而获得了飞速发展,王熙凤般的细化管理,对管理“大事不糊涂,小事看規矩”,把日常管理融入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概念,不能不说是保证经济合理支出的关键。
王熙凤在日常管理中的语言风格,对日常事务的管理及月俸等银两、处理突发性的外交支出的能力,话语的糯和性,入情入理入心。王熙凤的经济管理才能之所以令众人服膺,与其把中国式管理的智慧巧妙应用在现实的环境之中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