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1-11-14 12:15罗健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7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摘要】传统技艺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大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力度,对放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民族气质与造物技术思想等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进行阐述,分析传承特点与传承机制及保护方式,希望对传统核心技术的高效保留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7-056-03

【本文著录格式】罗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9(17):56-58.

传统手工技艺有艺术性与技巧性等特征,是工匠心智与洞察力及技巧等要素的高度契合。手工制作涉及冶炼与纺织及彩扎等各领域,在满足生产与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产生。传统技艺之所以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虽然被机械化工业生产逐步取代,但传统技艺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推动我国非遗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因此,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值得深入研究。

一、传统技艺的传承分析

(一)传承特征

传统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类别,其传承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功利性。任何传统技艺的形式与流通,必然会受到当时社会背景与生产生活需求的影响。传统技艺的传承方式,深受家族结构与生存策略的影响,通常采取家族内部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技艺。传承人从小受生长环境的耳濡目染,对传统技艺的体系了解与操作要点掌握更加全面[1]。在后续传统技艺需求逐步扩大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影响下,传统技艺的传承逐步涌现了招收与雇佣徒弟等方式,师徒与家族传承方式并存,但为了防止技艺泄露,以提高技艺的核心竞争力与利益最大化,均采取了严格的保密管理机制,因此传统技艺传承的功利性特征逐步突出。二是封闭性。在传统技艺的传承历史中,普遍存在传男不传女与父传子及师传徒、传本姓不传外姓等传承的封闭性特点。采取了传承方式与封建社会的男权地位高等文化背景不无关系,从家族利益入手,有显著的家族式封闭性与性别差异等特点。但布依族蜡染技艺的传承,家族内部传女不传男且传内不传外。家庭外部传承相对广泛,可以是其他家族或整个石头寨、整个布依族,蜡染教育渗透中小学校,实现了布依族文化的系统性弘扬与传承。三是程式性。传统技艺在长时间的实践操作中,拥有整套程式化与规范性及标准化的体系,操作要点与先后顺序及注意事项等要求准则相对固定,逐步成为当地社会的共同认同与技艺制造规范。四是融合性。大众的生活需求与审美水平逐步提升,传统技艺的工艺方法也不能停滞不前,需借鉴专业性与地域性及阶段性等制造领域的新研究结果,同时融合其他民族与周边地区的技艺特点及法则,实现传统技艺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相互交织性的发展。

(二)传承机制

纵观传统技艺传承人的学艺方式与经历,其中主要以师徒相承与父子相繼的传承机制为主。受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家庭传承的方式更为自然,在长时间的熏陶中,对传统技艺中的天人合一等哲学理想理解更为透彻,可以更快速的上手。但随着技艺的不断进步,社会需求的增大,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与推动技艺的融合发展等需要,逐步展开了师徒相承的传承机制。两种传承机制相互依存,可培育更多数量的精英工匠,共同推动传统技艺体系的传承发展。一是家族传承机制。工之子恒为工的说法流传至今,将我国传统技艺的家族传承特点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家族传承是指对有直系血缘关系的后辈传授传统技艺,以血缘关系为传统技艺传承的纽带,可确保技艺传承的高效性、稳定性及持续性。大部分的继承者,都采取家族传承的学艺方式,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在漫长的学艺生涯与实践总结中,逐步成为杰出的民间艺人。甚至不乏有无文字记载的传统技艺,通过口传心授与亲手操作及实践巩固,逐步通晓技艺全程。子从父艺可全面继承世代相传的家族技艺,这也将中国从古至今的民主和谐与血统传承及父为子纲等父子关系充分呈现。父子二人相互依存,互为精神向导,共同承担传承家庭技艺的使命,在协作中父子关系逐步升华,最终演变为传承使命的理想父子关系。二是师徒传承机制。家族传承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师徒传承主要以契约关系为纽带,在学艺的生涯中,学习功法与技法,更看重徒弟的天赋与态度等素养。从“三年徒弟与三年奴隶”的说法入手分析,表示师徒传承的目的性更强,通过拜师学艺,成为半专业或专业的手工技艺人。但徒弟招收不会主观随意,首先需具备地缘关系与人缘关系,多是通过熟人介绍引荐而来。其次是徒弟的天资与人品及态度等素养,必须达到师傅的标准要求,为培养与传承工匠精神,徒弟的品行与思想端正是重要前提。师徒传承的形式,也分为雇佣学徒制与学徒制两种形式,学徒制的起源更早,徒弟在拜师后,需熟记与严格遵守师训及祖训,贯彻执行工匠行业的教条规范,把尊重师傅与学会感恩,作为工匠行业的道德准则。传统技艺在长时间的应用实践与传承发展中,积累丰富了工匠智慧与技术经验,在实践操作中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并逐渐积累了独特的制作技巧,并深谙相关禁忌与意义。徒弟在拜师后,师傅根据徒弟的悟性与品行等素养的考察结果,通过言传身教与口传心授等方式,逐渐向徒弟传授技巧与技艺,使得徒弟逐步掌握技艺的操作要领与注意事项等。相对于雇佣学徒制,学徒制的影响力更强。雇佣学徒制由于关系存续时间短,技艺学习相对半专业,技艺传承上不如学徒制。但无论哪种传承方式,都存在传统技艺传承不易的问题,与学习人少与学不精等因素有关,甚至有的学徒经过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摸清门道,因此对徒弟悟性与天资等素养的要求更高,技艺传授的门槛高,致使学习技艺的徒弟人数更少,也体现出了传统技艺的神秘感与境界性。

二、传统技艺的保护方式

(一)名录式保护

随着《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报与评审等工作陆续展开,构建了国家与省市及县级的四级名录体系。以收入名录的方式,摸清保护对象的家底,有的放矢的展开非遗的保护工作,间接放大目录入选项目的影响力与表现力。随着各项非遗保护政策与决策的逐步完善,非遗的保护体系更加成熟。

(二)传承者保护

随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逐步传承发展,第一批与第二批等代表性的传承人被记入名录,也相继获得了第一批国家级传承人与第二批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传承人及全国技术能手或民族地区名师等荣誉称号。通过传承人保护的方式,实现了传统技艺的有效传承保护及发展。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可参与国家级文物修缮与技艺模型国内外参展等活动,向国内外传播传统技艺的文化魅力。传承人开办的传统技艺传习班,带领学徒实践,传承人的数量逐渐增多,为传统技艺的广泛传承保护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政府对入选或未入选名录的传承人,加大了持续的培训教育力度,也是政府保护传统技艺的重要方式。民间技艺家协会与民族宗教事务局及文联等部门加强协作,开展了各种传承人高级研修班等活动,由艺术研究专家与民间文艺家及文化和旅游部非遗项目专家等主体进行知识技能的培训,授课内容体系逐步完善,让传承人接受了更为系统性的知识构建与职业素养培育。

(三)資料性保护

资料性保护方式,是指系统性的征集实物或收集文献资料,以录像与摄影及文字等多种信息载体的方式,将相关信息与资料收入到档案与数据库内。资料整理与录入系统,是各种非遗项目载入名录的基本工作。传统技艺的历史文化与科技内涵丰富,涉及到宗教与民俗等文化,展开资料性的保护显得尤为关键。社区博物馆与非遗保护中心及文化馆等场所,积极充当传统技艺资料性保护的角色。各种民俗工艺馆与博物馆等场所对外开放,通过游客起到了传统技艺宣传与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等作用,切实发挥了传统技艺参与现代社会文化建设与提高大众审美水平等作用价值。

(四)修缮性保护

非遗文物项目采取修缮性的保护方式,修缮性保护的对象多样化,如木构建筑等物质载体,在实践中分为简单修缮、一般修缮及重点修缮等工作等级,对少数民族地区等的古建筑群展开不同等级的改造与修复整改等工作,通过修缮等工艺还原古建筑群的真实面貌,切实发挥古建筑群的传统文化传播等作用。各种文物保护单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也被国务院收入在名录内,负责对当地的古建筑群进行修缮。为促使修缮工程顺利展开,采取了省优秀文物保护工程奖项等激励措施。但古建筑群的修缮工作复杂繁琐,需国家文物局认真审定设计方案,并坚持采取修旧如旧与就地取材等维修原则。如皇都侗寨经过全面修缮后,成为与国家3A级景区。

(五)整体性保护

一是传统技艺是动静态、有无形、物质与非物质有机整合的体系,应当采取整体性的保护方式,不能忽视动态而注重静态等倾向化保护。二是传统技艺是涉及丰富非遗内容的庞大体系,需展开系统性与综合性的保护[2]。传统技艺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等文化内涵密切结合,与当地的礼仪及庆典等活动,共同构成了典型的文化空间,并与其他附属技艺融合发展,从以往的个体自由创作,逐步向有现代意义的规范性与程式性的集体智慧表达过渡,社会性与时代性等特征越发突出。如水南腐竹的非遗技艺项目,吉水县地理条件优越,黄豆产出质量高,夯实了腐竹行业的发展基础。水南腐竹是北宋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豆与水、人与艺的结合体,在全国范围内被广为赞誉。水南牌腐竹的制作,选用优质的黄豆原料,经过除壳扬尘与清水浸泡及磨浆细嫩等手工艺精制而成。纯绿色产品的口感香脆且有益健康,受到了大众的青睐,因此是食谱首选佳肴,也是食谱文化保护之王。腐竹的制成难度较大,对原材料与山泉水及手艺人的勤劳淳朴、传统老手艺密切关联。手艺的过程复杂,涉及选豆与煮浆及晾晒等工艺,需花费大半天的功夫,大部分年轻人不愿吃苦,对祖辈传承下来的老手艺不感兴趣,促使水南腐竹传统技艺处于发展边缘的状态。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需加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工作,了解传统技艺发展困境后,采取政策扶持等惠民措施,拓展传统技艺的发展路径,促使传统技艺重新大放光彩。唯有对传统技艺采取整体性的保护措施,才能达到理想的保护效果。从传统技艺的整体性保护入手分析,技艺的传承保护在不脱离技艺本身的同时,应当与其他同类传统技艺协同发展进步。如采取现代化企业发展模式,利用当地龙头企业的带动,实现当地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鼓励扩大生产,发挥第一与第二及第三等产业的联动经营,发展立足传统技艺,注入各种科技含量,实现产业效益与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传统技艺的工艺品,是象征与认同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性载体,是维系民族感情的媒介,更是增进文化认同的纽带。因此,应当将传统技艺作为整体进行非遗名目的申报。不同国家对近似传统技艺的非遗申报,也充分表达了传统技艺跨地域与跨族群的发展意义,更利于发挥整体性保护的意象及作用价值。

(六)活态性保护

活态性与整体性保护密切关联,整体性保护体现在静态与活态的综合保护方面。活态保护是指介入性保护,对保护对象的还原过程进行全程性与全面性的保护。从文化生态学入手分析,保护传统技艺需加强对其文化生态要素改变的关注,从动态的视角审视新环境下的发展现状。任何技艺都应当有完整的保护计划,如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需制定区域生态性的保护计划,将技艺的物质与非物质蹲好动静态看作整体进行传承保护。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被列入非遗项目后,传统技艺的功能与内容随之拓展,从以往的建筑本身,逐步向文化认同与集体记忆等综合要素协同组成的文化空间过渡。生产性活动与当地的文化艺术及政治经济等领域发展密切关联,实现了传统社会结构与文化心理结构等体系的深入整合。

(七)需求性保护

传统手工艺品的产生,始终与生活及社会的需求相关联。文化产品的发展市场与利益空间逐渐被压缩,传统技艺的发展空间与手艺人的生存空间随之被挤压,甚至出现了手工艺无从传承等现象,不利于传统技艺的振兴发展。传统技艺的保护困境,体现在濒危与衰减及变异、消失等方面,大部分的传统技艺已经发展到了暮年,与传统技艺脱离现实社会及大众需求等因素影响有关[3]。传统技艺的文化逐渐发生变化,传承的内容与功用及受众、环境等随之变动,加上传承保护方式的内在缺陷,加剧了传统技艺的退化。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主要通过采取以既定样式传承历史文化与技艺融合创新发展的两种模式为主。创新是传统技艺现代化发展的必经路径,但在创新中的核心要素不能更改,非核心要素可以通过替代更新等措施改变,实现传统技艺与新工艺的整合。加强对特殊技艺与核心技艺及辅助技艺等技艺关系的处理,不能放弃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可以利用现代机械取代普通技艺,保留核心技艺,利用现代工具提高制作效率,在手工艺品的美观度等方面加强创新,以满足当下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求。

三、总结

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传承保护发展,需逐步向资源节约与大众生活需求及现代文化理念、经济生态模式等领域的发展靠拢。完善非遗技艺传承保护的体系,采取多元化的传承保护策略弥补其内在缺陷。在融合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出现现代工具喧宾夺主等问题,加强对核心技艺的保留,以不断放大传统技艺的程式化等优势特征,切实发挥传统技艺的文化交流传播等作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范圣玺,邓碧波. 设计创新视角下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 设计艺术研究,2020(2):4-8.

[2]张卫红.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3):106+108.

[3]吴师彦. 新媒体视野下非遗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研究[J]. 智库时代,2019(50):286-287.

作者简介:罗健(1964-),男,福建永安,群文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群文工作。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