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桥竹特色村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2021-11-14 12:45文图左晓军
绿色天府 2021年10期
关键词:翠屏区竹林

○文图/ 余 强 左晓军

从宜宾主城区出发,往大溪口方向,随后沿宜长旅游公路往长宁方向行驶,按路旁高桥竹村指示牌指示方向,便来到了这个“十一月的小村”。《十一月的小村》这首诗是林徽因在李庄所作,描述出了如那淡泊的天、映红的叶、疏离的雾、转折的山路、寥寥的青烟、竹围的茅屋、灶火的声响、林中的歌唱、吃草的牛羊等诸多令人神往的迷人细节。而高桥竹村,正是用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来呈现这个宁静安逸的地方。

借力资源优势 谋划产业新路

99步爱情长廊

2018年以前,宜宾市翠屏区高桥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村民收入全靠传统的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更是一个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空心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镇、村两级多次调研分析并认真征求村民意见后,确立了在保持原有自然生态的基础上,通过培育竹资源、打造竹风景、挖掘竹文化,发展竹旅游的特色发展路子。

在总体规划中,高桥村以“中国李庄·竹村高桥”为主题,按照“维持原生态、留下原住民、使用原材料、保留原建筑、优化原产业”的理念,以文化为神,以自然为魂,以竹为韵,以乡村振兴为终极目标,将传承文化、遵循自然、发展产业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到一起,根据林徽因《十一月的小村》描写的意境,以竹基地、竹庭院、竹游道、竹建筑、竹工艺、竹加工、竹博览、竹文化、竹民宿、竹餐饮“十个竹”为基础,引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国际树屋营

房车营地

竹木树屋

突出产业振兴 实现增收致富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翠屏区高桥村通过发展竹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增收致富幸福路。

结合地理条件,高桥村在保留原有竹林品种和规模的基础上,引进种植了33个竹新品种,规划建设了3000亩现代竹林基地和竹林廊道。同时,高标准建设了1000亩的高产早产苦竹示范基地,实现村民每亩竹林年收入20000元以上,真正达到了帮助老百姓通过发展竹产业,在家门口就能够增收致富,改变空心村和中青年人倾巢而出的现状。

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入了藤藤菜竹特色餐厅、宜宾首个房车营地、3个竹艺术特色主题民宿、竹创意花卉培训工作室、宜宾摄影协会“玩摄部落”摄影基地、2个亲子教育培训基地以及高桥竹村特色竹酒、竹茶、竹编和竹食品展示中心等业态;设立竹建筑大师工作室、竹编大师工作室和竹创意技能大师工作室及大学生实践创作基地,在传播竹文化、竹技艺的同时,为高桥竹村带来了人流、客流和现金流,促进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深挖文化底蕴 促进文旅融合

如今的高桥竹村,以“人文高桥 竹旅共生”为主题,把竹基地、竹庭院、竹游道、竹建筑、竹工艺、竹加工、竹博览、竹文化、竹民宿、竹餐饮汇聚一起,向社会提供商学游、研学游、团建拓展、竹编体验、亲子采摘、阅读品茗、儿童游乐、住宿露营、餐饮休闲、垂钓健身等服务项目。通过田园景观化、农事趣味化、农副产品加工场景化打造成了一个看得到山,望得见水,记得住水乡愁的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村。

为吸引城里人到高桥村参观旅游,增加当地就业机会,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在原有自然原生态乡村风貌基础上,新建雨霖亭等多个纯竹结构建筑、大师工作室,实施农房风貌改造、环境治理、生态修复、道路改造等,打造竹景观,使竹林真正成为美丽乡村的竹林风景线。别具匠心的二十四节气竹景观长廊,栽植了24种竹子,每种竹子都代表不同的季节变化,更印证着人生的成长与不断变化,通过这种景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做人做事,帮助人们形成如同竹子般坚韧正直的性格。同时,通过市场营销、品牌创建等方式提升知名度,预计每年可吸引游客25万人左右。并通过线上活动对高桥竹村农特产品、工艺制品等进行销售,预计年综合产值2000万元以上,带动核心区农户100余户就近就地发展,年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

习总书记说过,四川是产竹大省,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发挥好蜀南竹海等优势,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翠屏区正是抓住了这一句话的关键和核心,让竹林成为美丽风景的同时,更让老百姓从竹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致富,从而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猜你喜欢
翠屏区竹林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亲亲的竹林
5岁男童溺水心跳停止110分钟获救
竹林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打响教育扶贫攻坚战
竹林野炊
投入产出理论的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投入产出理论的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宜宾召开离退休干部“两项建设”推进会
情寄苍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