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屏直播出镜记者必备三要素
——以《新京报》“我们视频”为例

2021-11-14 14:24袁航
声屏世界 2021年19期
关键词:新京报小屏人格化

□袁航

小屏,顾名思义是相对于大屏幕即电影、电视等传统可视形式而言的新兴、小屏幕可视形式,人们能想到的更直接的小屏就是手机屏幕。近年来,小屏直播被广泛应用,其中直播人的语态、语势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屏直播有别于电视大屏直播,小屏直播往往是新闻现场的实时报道,更灵活、更及时。

小屏直播的特点——长直播、慢直播、多互动、时效性强

传统媒体的大屏直播通常情况下受时间限制,往往给出镜记者的时间只有3-10分钟,要求出镜记者语言精练,直中要害。但是在融媒体的环境下,出镜报道的载体是小屏直播,这是以小时为单位的直播新样态。这就意味着“长直播”“慢直播”的时代的到来。这也对出镜记者报道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几个小时的直播中合理分配自己的语言量,如何把握出镜报道节奏的轻重缓急,如何转换场景,如何设计流程,如何延长受众的观看时长等都是出镜记者要面对的问题。

小屏直播意味着受众的观看方式是移动端个人收看为主。融媒体时代,用户在移动端的赋权增多,可以点赞、回复、转发、分享、留言、打赏等。移动端无互动不直播,受众需求和赋权的改变,都意味着出镜记者的报道方式要随之改变。

小屏直播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样态

亲切自然的人格化表达。融媒体下出镜报道的载体是小屏直播,这就意味着受众的收看行为是移动端个人收看,收看距离仅为20-30厘米,这与电视端家庭收看距离的2-3米有着颠覆性的变化。这意味着用户观看小屏直播时和出镜记者的心理距离缩短了,他们与媒体间的距离被持续拉近,仪式感、正式感的新闻语态不再适用。受众如今需要的是亲切自然的、有情绪的个性化表达。小屏直播中的出镜记者的语态被要求灵活多变,口语修辞增多,情绪的引导性增强,记者更人格化,可爱的、生气的、恐惧的、严肃的等记者形象都可以大胆地体现,形成人格化的表达。

人格化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有性格、有温度的人去表达,这个人物是有特点的、容易被记住的,甚至是夸张的。以小时为单位的直播方式,可以让受众对于记者有“人设”的记忆。直播是一个长时间的陪伴,记者要像观众熟悉的老朋友一样,把自己的所看所想所知告诉观众。当然这也意味着记者的语言的表达要有自己的个性化标签。出镜记者可以根据题材有意识地设计自己的“人格化”表达,或青春阳光的,或知性温婉的,或热情奔放的,或雷厉风行的,给自己标签化,让观众看到的记者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转化信息的工具。

如《新京报》“我们视频”《2019北京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的直播中,记者贾洁卿参与到比赛中,塑造了一个“体育健将”的人物形象,给自己贴上了“体育达人”的标签。记者蒋鹏峰在路边收容车旁等待记者贾洁卿,见面后,贾洁卿第一句话是:“你怎么在这?累死我了。”“你是怎么过来的?”“我是连跑带骑车过来的。”然后她气喘吁吁地说:“我今天状态比想象中还要好一些,我还要继续跑。”“现在有上收容车的吗?”“收容车上一个都没有,还等着你当第一人呢。”“那不行!我得跑了。”“你为什么这么多汗?!”“我一路跑过来的!哈哈哈。”这些话在大屏直播里是可能听不到的,但是小屏直播就能真实地看到出镜记者之间的交流,很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随后,在贾洁卿的第一视角出镜报道中,她边走边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马拉松,在跑之前没有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预估,但是今天的状况比我想象中好一些。现在我跑到朝阳门了,还挺高兴的,嘿嘿!所以我还要坚持跑一下。”

而记者蒋鹏峰在这段直播中也有一段人格化的表达:“今天赛道上的选手都很热情啊,来到我的镜头前都会打招呼,刚才还有一位大哥差点把我的手机给呼下去。”“今天本来我是在3.9公里的收容车处等待贾洁卿的,没想到她跟我说她还能跑。我就抓瞎了,一路骑车加跑步追到现在。”这些话都像是在和朋友聊天一样,亲切自然,灵活多变。这就是人格化表达的体现。

再如“我们视频”《宿舍已空,参与木里救援森林消防员心痛忆战友》的报道中,记者马俊在最后痛哭流涕含着热泪完成了报道:“他们喊了三声口号的时候,我真的忍不住坐在一旁痛哭,干记者十多年了,经常和他们奋战在一线,所以我们真的不想给他们带来这么多不好的回忆,也不想让他们一遍遍回忆这些痛苦的画面。我想我们的直播就到这吧。再一次感谢大家的关注。”说完,他就离开了镜头,画面定格在“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标语下。这段报道就让观众非常动容,充分体现了人格化的表达。

无处不在的互动感、交流感。受众参与度提高是融媒体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越来越多受众不再满足于只做新闻的聆听者,而是期望做新闻的参与者。小屏直播更需要关注与观众的互动性,要杜绝记者一直说“单口相声”。出镜记者可以通过与嘉宾之间的互动交流调整直播的节奏,使直播更加自然和松弛;也可以通过互动、回答网民提问,增强受众代入感,丰富新闻的维度。另外,出境记者也必须时刻意识到观众的存在,考虑到正在收看直播的观众的同步感受,要和观众情感共振,不要自说自话。

如“我们视频”《爱心避让,北京一老师重症紧急转院》的报道中,记者王清有这么一段话:“很多朋友在问,为什么要选择在周一,为什么要选择在早上白天,很多朋友都担心这个路途可能会比较堵,这是因为在工作日转院的路途中如果遇到意外,会有更多的人力和资源进行抢救,这是医院和家属多次商量后的决定。”这就是对观众疑问的及时解答。这一互动既对新闻背景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也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和代入感。

在小屏直播的长直播中,往往会有新的观众不断加入进来,而直播是线性传播的。这也要求出镜记者在直播的过程中,需要不断重复说明本次直播的主题和目前进行的情况,同时配合图文直播,让新进入的观众能够快速跟上直播的进度。

在上述案例的同一段报道中,记者王清不断多次重复重要信息:“今天如果有行驶在机场高速公路由北向南途经北三环路段的司机朋友,请注意避让救护车辆,让出一条生命通道。再次和大家说一下,这一次转运的病人是一位来自怀柔的女教师,同时她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今年春节的时候,她发烧不断,咳嗽不止……”

报道有层次感、有环节性。在融媒体环境下,出镜报道的载体是小屏长直播、慢直播。以小时为单位的直播必然会要求出镜记者语言的逻辑性很强,这样才能在几个小时的直播中实现整块推进。整块推进是指有层次、有环节的报道,这对出镜记者的口语表达的框架也提出了要求。记者要对一段即兴口语表达分层次,进行层次表达,一环一环地扣起来。长直播中,记者也可以设计好直播的流程,通过环境的变化、采访对象的变化、流程的变化等各种方式将长达几个小时的直播拆解开,使直播的逻辑更加清晰。

如“我们视频”《青海茫崖5级地震后,直击救援安置》的报道中,记者马俊采用了移步换景式的报道方法。记者先设计好路线,全程边走边直播,在报道的过程中分别采访了茫崖市花土沟镇镇长、茫崖市花土沟镇纪委书记、茫崖市派出所所长、茫崖市中学校长,由他们带领参观了地震后的政务大厅大楼、救援安置点、茫崖市中学。用采访人物的转变配合环境的变化,使得这段长达58分钟的直播显得逻辑清晰,内容饱满。

视觉效果往往大于听觉效果。如上述案例所说,出镜记者可以借助画面来体现层次,通过画面的转换来推进自己报道的层次。记者往往不是静态报道而是动态报道,这就要求出镜记者逻辑要更清晰,在动态画面捕捉时语言更灵活。在动态式报道中,记者可以在已有的逻辑上不断穿插捕捉容易流逝的动态画面进行优先解说,再回到原来的逻辑上继续推进直播流程。

结语

未来的小屏出镜记者一定是多赋能的,是一种集策划、主持、采访、文字、拍摄等能力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鲜明的性格特点、极强的互动能力和清晰的逻辑思维是小屏直播记者的必备。传统媒体的出镜记者是隐藏自己天性的,但是小屏出镜记者要明白何为人格化的表达,大胆的展现自己个性,做好直播时互动和流程的设计,用扎实的语言功力和应变能力,努力做到使新闻通俗但不浅薄。

总而言之,“网络直播+出镜记者”的新闻报道形式会越来越多,网络出镜报道将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传统媒体记者应该加快拥抱互联网,不断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向多职能化、专业化发展,为观众提供及时、真实、优秀的新闻产品。

猜你喜欢
新京报小屏人格化
新媒体时代下地方台“小屏”与“大屏”的求同存异
传统媒体如何打好“小屏战”
现代新闻传播中如何让“大屏”“小屏”深度融合服务受众
《新京报》早期营销策略检讨
现场实时视频直播:《新京报》两会报道的媒体融合实践
视频直播给《新京报》新闻生产带来的改变
《光明日报》与《新京报》南水北调报道的新闻图式分析
“服务应特色化、人格化、生态化”——孙瑞哲谈中国服装行业服务升级
民营企业发展人格化模式简析
从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来探究播音主持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