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
作为最能体现广播电视新闻特点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具有极其强烈的纪实性、真实性、及时性以及感染性,具有极大的新闻价值。同时,也正是由于现场报道的现场感和不确定性,现场报道主持人需要具备相较于一般主持人更高的能力素养。如何在高压的环境下,精准地在镜头下呈现出新闻现场的情况以及新闻当事人的情感体验,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重点。
新闻现场是新闻及时集中呈现的客观场所,也是主持人报道的对象所在。因此,主持人要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自主进行客观的观察,并以新闻当事人和新闻见证者作为采访对象,采集一手资料,然后将所有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辨别,进而获得最为接近客观事实的报道材料。
观察现场初认识。一般来说,主持人在进行现场报道之前都会事先获得相关资料、了解相关情况。然而,由于新闻现场是动态的、变化的,因此仅仅依据手头材料即对新闻现场进行报道显然是不可取的。况且,所收集的信息难免受到信息提供者切身利益、主观意愿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从而导致信息与客观事实之间产生或小或大的出入。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现场报道的价值所在,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主持人能够客观真实地将新闻现场呈现出来。主持人对于新闻现场的观察,既是对既有材料的补充和修正,也是还原现场的客观要求。
所谓的“观察”,既不是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的搜罗,也并非是“抓大放小”、简单粗略的概括。首先,主持人的观察应该是有逻辑的、有方向的,即以某一点为起始向前延伸。在延伸的过程中,主持人要始终围绕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观察。这就涉及到观察的第二要素,即有目的。现场报道的内容固然是多方面、多种类的,但是主持人要始终谨记报道的中心。例如,在一场火灾新闻现场,会有旁观者、救火者、伤亡者等群体,也会涉及到起火原因、地点等因素,这时候主持人就应当以报道中心为出发点,有详有略地观察现场情况。
采访群众再认识。对新闻现场的目击者、当事人进行采访,是主持人深入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人的观察能力是有限的,而主持人很大程度上并非第一现场的见证人。因此,借助新闻现场的群众来进一步了解新闻事实,认识新闻现场是很有必要的。
在对当事人或者见证者进行采访的时候,主持人应当尽量提出有效问题,以期能够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在提问时,应当注意语气态度和方式方法,使采访对象能够在较为温和的氛围中陈述事实。其次,在采访过程中,倾听是主持人主要的采访方式。这种方式既能够让采访对象自如地陈述以使主持人获得更多的信息,也能够为主持人提供一定时间进行信息整理和分析。
如前文所说,新闻现场的群众对于新闻事件的看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持人自身也会因为自身局限性而有所偏差。因此,主持人要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比较,去伪存真,尽量使之切合新闻事实。
信息真伪比较。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采访对象可能因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对事件了解程度的深浅或者是对当事人的固有看法等方面的因素,而提供不符合事实甚至于有悖于事实的新闻线索、新闻信息。这就要求主持人要综合多方信息进行比较,以得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有群众提供线索,某人不赡养父母。如果不经过现场求证和采访,可能会简单地认定这是以“不孝子”为主题的新闻事件,但是深入了解之后,该事件也可能另有隐情。
新闻价值判断。新闻现场的报道内容是应当加以选择的,而不是囫囵吞枣一般全盘接受。主持人应当对庞杂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从而在其中选择最具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集中报道。例如,在一次车祸现场,车中的猫在车祸过程中走丢了,车中的人在车祸过程中受了重伤,以及车祸发生的起因缘故等信息,主持人在报道时显然应当选取更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闻内容,即后面两条信息。
精确的语言表达有助于正确传达和呈现新闻现场内容的要义。报道者采取的表达方式不同,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
集约化报道叙述事件主体。现场报道与报道现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场报道并不是像记流水账一样叙述新闻现场的方方面面,而是报道者在经过观察现场、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等一系列活动之后,将有效信息重新整合进行叙述。
例如,在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之后,中央电视台连线了多名前方记者。白岩松在问及记者蒋林“没有带口罩”以及“空气质量”的问题时,蒋林以风向为线索进行主体事件的叙述和概括,最终回到空气质量问题。这一段对于现场信息的集约化处理堪称绝妙。
多样化呈现事件内容。现场报道并非是以现场作为背景板叙述一段话。要想真正使新闻的价值体现出来,发挥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用,就要求主持人在镜头前面下功夫。
除了通过口头语言表述新闻事件之外,主持人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如手势)、衣着服装等方式增强新闻的感染力。例如,在春节前夕报道各地过年风俗时,主持人就可以通过穿着鲜艳色彩的服装来进一步传达喜悦的气氛。
在具体报道现场中,对多样化报道方式的使用要注意分寸。如果在灾祸事故现场仍然衣着鲜艳、神情灿烂,甚至做出“剪刀手”等具有愉悦色彩的手势或者动作,就显得很不合时宜,甚至体现了该记者职业素养的缺失。
有详有略叙述事件整体。首先,事件要点呈现。主持人对新闻现场的报道是观众掌握新闻事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主持人对新闻现场的描述和把握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观众对整个新闻事件的把握。因此,主持人在新闻现场进行报道时,要抓住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注重新闻事件的要点呈现。
例如,厦深铁路汕头联络线即将开通,与之配套的站前广场换乘中心也同步启用。为指导乘客快速的乘坐高铁动车,笔者在现场报道中首先对地面广场和地下交换中心所承担的主要功能进行介绍,然后再通过体验的方式对进出站乘车、购票等进行解释和说明。如此一来,重点突出,令人一目了然,从而让观众对出行方式和线路有了更直观更全面的了解。
其次,事件细节描述。细节是构成新闻事件的重要因素,也是使某一事件不同于其他事件的具体化表征。主持人在认识新闻现场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采集具有细节性和代表性的新闻信息。而在进行语言表述的时候,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细节的描述,又能够将新闻事件的原始面貌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来,使观众获得最为真实的现场信息和情状。
一般来说,对现场新闻细节的描述一般通过白描和渲染的方法进行。白描能够以朴实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呈现现场真实状况,进而使观众能够清晰明了地把握新闻事件的具体内容。而渲染则是在注重新闻事件客观性的基础之上,通过赋予新闻对象个性化色彩,使新闻内容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在实际现场报道中,主持人对两种方式进行综合运用,从而使新闻细节得到更好地呈现。
现场报道是检验一名主持人各方面能力的炼金石。在现场报道中,任何意料之外的事件和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这不仅要求主持人具有极强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更需要主持人在高度压力和密集信息的“轰炸”下,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组织精准的语言。而这些都并非一日之功所能达到。
总之,要使主持人对于新闻现场的把握和现场新闻的报道达到游刃有余的状态,不仅要求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求其有身经百战、百炼成钢的能耐和魄力,以期在实战中获得最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