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航
(广西靖西市二级公路管理所, 广西 靖西 533800)
当前, 我国二级公路网络基本完善, 新建二级公路技术日益成熟, 沥青路面以其行车舒适、 噪音小、养护方便等优点在我国高等级二级公路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在二级公路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应用, 对于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 节约资源, 降低养护成本。 因此, 开展二级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施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意义。
大型交通建造项目所建造的沥青二级公路路面容易在通车投入使用后不久受到高荷载的作用与外部气候因素的潜在影响, 道路路面中的沥青材料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热量辐射, 导致道路骨料发生松动瓦解现象, 容易产生车辙问题。 由于雨雪侵蚀、 持续通车使用、 季节性温差变化影响, 二级公路沥青路面容易出现温度裂缝与结构性裂缝, 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与安全性 。 在质量管理中, 由于养护不周、 未能合理调配工程建造资源, 导致二级公路沥青路面受到严重损坏。 为避免二级公路工程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 施工单位应当采取较为适宜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合理运用常用的几种沥青路面建造施工技术与实用性方法保障交通网络的通畅, 在全面提升大型交通项目的建造质量的同时减少工程材料耗费数量,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提升其最大荷载重量, 在施工过程中与质量监测活动中实时科学化、 全面化的管理, 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施工的质量, 以此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 有力推动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1) 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在任何工程项目当中,建筑原材料的质量都是影响最终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也是我国目前在工程的质量控制当中主要的质量控制要点。 二级公路工程是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和出行安全的重要基础型工程, 在工程原材料上要更加严格的采取质量控制措施。 在进行工程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 对于原材料的供应商的资质要进行详细的调查, 对于原材料要进行抽样调查, 对于调查结果不合格的原材料, 严格禁止使用, 同时, 对于已经采购完毕的合格原材料要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储存, 防止因为储存条件不适合影响到原材料质量; 2) 加强施工机具质量控制在进行正式施工之前, 施工单位对于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要进行详细的检测, 检测其是否存在运行故障, 并且进行完善的维护, 保障施工过程中能够发挥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 要重视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巡查和维护。 技术人员要定期定时地对施工器械进行检查, 保障施工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尽可能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拌合工作之前, 应开展试验工作, 对样品进行严格的检测, 明确相关指标是否符合标准, 在达到要求以后, 可以正式的开展拌合工作。 如若样品检测没有达到标准, 不允许在工程中使用, 以免影响整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在原材料的性质发生改变的时候,应正确检测所配置的混合料是否符合标准, 如若不能达到质量标准, 要求重新设置配合比; 待完成拌合工作之后, 应检测均匀度, 确保没有成块结团现象、 离析现象、 花白现象, 如若出现此类问题, 应淘汰原材料, 以免影响工程的建设水平; 另外, 应重视拌合环节温度的管理, 沥青的温度控制于160℃ ~171℃之间, 矿料的温度控制于163℃~181℃, 而混合料的温度则控制于151℃~161℃之间。
做好混合料的配比和研究工作后, 选出适合的材料就可以进行实际的施工作业了。 沥青混合料摊铺是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环节, 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关注周边天气变化情况, 防止雨水天气对材料进行破坏。 还要提前预设摊铺机的铺设速度, 摊铺速度对于不同的沥青材料的要求不同, 普通沥青材料一般控制在每分钟2 ~6m, 改性沥青的摊铺速度要求控制在每分钟1~3m。 摊铺机在整个的施工作业工程中, 需要一直保持均匀的速度前进, 这样才能够保证沥青混合料被均匀的以同一个标准铺撒在路面上, 能够确保路面的平整和完整。 摊铺技术一定要确保一次完成, 尽量不要返工第二次, 因为细微的偏差就可能会导致路面出现问题。 摊铺技术是一个完整的技术, 一旦开始就要一气呵成, 因此, 若摊铺技术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意外情况, 那么就要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选择重新摊铺或立即停止摊铺作业。 路面施工需要的是稳定性和平整性, 这两个特性完成的关键就在于摊铺技术的实际操作。
在碾压施工之前必须对沥青路面进行全面的清洁处理, 做好施工前期的必要准备工作, 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含水量达到工程设计的标准, 检查路面的荷载能力与结构强度, 在重要路段留下肉眼可见的标记, 以此保证施工的精确性与完整性。 施工人员应选用轮式压路机或大型振动压路机实施不间断的碾压作业。 在施工过程中, 应当操纵碾压设备针对有着不同限制条件的路段进行碾压, 如在处理设有超高的路段的碾压工作时, 施工人员应当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进行依次碾压施工, 而在处理未设有超高的直线路段时, 可采用由两侧到道路中线的碾压方案, 并在初步碾压后以2 km/h 的速度进行多次重复性碾压, 以此提高沥青路面的压实度从而保证其使用年限达到预期计划中的标准。
当前沥青路面的接缝技术主要分为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 横向接缝的操作难度较高, 施工人员需要对缝隙处直接进行粘合, 粘合过程是一气呵成的, 之后才会对周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其平均性, 提高路面的吻合程度。 纵向接缝则有所不同, 纵向接缝多是两台施工设备一起工作,摊铺机需要同时进行作业, 利用热接缝原理对此前所留的空隙进行反复的碾压, 直到该缝隙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 接缝作业过程中对整个沥青路面施工环境的要求很高, 需要保证接缝附近没有杂质或灰尘的残留。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接缝的无缝连接, 确保整个沥青路面的质量。 因此, 在进行接缝施工作业之前, 应先对该路面进行清扫作业, 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后再进行接缝处理。
做好原材料质量和强度的检测工作, 在符合技术要求的情况下, 设计各个层面的沥青混凝土, 保证配合比符合技术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 应先明确具体的材料配比目标, 然后开展试验验证工作, 最后明确标准的配合比, 将其作为工程施工中的前提条件, 要求每个部门在施工中均按照相关的配合比正确的开展施工工作, 为工程的后续施工夯实基础。
二级公路工程前期调查不真实, 那么, 必然会导致路线及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 很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成为 “死亡二级公路”。 因此, 在沥青路面施工前期, 必须强化地质勘察工作, 尤其是对一些地质条件差的路段, 要从区域地质、 水文情况等全面分析地质灾害的风险性, 及时做好危险性评估。 做好环境资料调查工作, 及时做好恶劣环境危害性评价。 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环境不同, 在二级公路建设中必须对路面结构的耐久性、 安全性进行重点考虑。 此外, 针对一些降雨量较大的地区, 还需及时调查往年降雨情况, 收集历史资料, 找出规律, 做好防水防渗工作。
为保证二级公路工程建造工作的持续性与施工效率, 施工方必须调配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检查、 维护修理工程建造活动中常用的各类大型机械设备, 并根据行业发展潮流及时购进高性能的新型机械设备, 保证机械设备的性能能够支持高强度的建造工作, 同时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出现。 工作人员应当系统性地检查摊铺、 碾压等施工环节中必须用到的机械建造设备,核查设备中各部位的零件完整性与耗损程度, 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 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与运转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 承建单位应当组织专业化的维修人员队伍, 在工程机械设备发生特殊问题或操作失误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维护或快速整修, 避免发生恶性安全事故。 工作人员在操作机械设备时, 应当注意保养、 爱护设备, 尽可能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减轻机械设备中零部件的磨损状况。
由上面的种种叙述可知, 使用沥青混合料进行二级公路路面的建设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同时在使用沥青混合料进行二级公路路面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温度、 设备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保证了温度、 设备、 时间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沥青混合料的作用。 使用沥青混合料进行二级公路路面的建设对于我国的二级公路建设业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希望相关的技术人员和专家能够加强对于沥青混合料路面建设研究, 更好地提高整个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