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院团协同·剧目驱动·学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湖南大众传媒职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为例

2021-11-14 19:56
戏剧之家 2021年30期
关键词:院团排练剧目

周 曙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00)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人才需求侧改革的连接点。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在20 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紧密对接产业需求,逐步探索形成了“院团协同·剧目驱动·学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包括:院团协同“双主体”育人运行机制、以角色创造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角色创造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学演一体化的剧(节)目排练教学模式、以角色创造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管理评价制度。在此过程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实力实现“双提升”。

一、构建“院团协同·剧目驱动·学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

(一)搭建院团“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与湖南省演艺集团、田汉文化艺术中心等30 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双方以剧(节)目排演为载体,从方案“双制定”、课程“双负责”、队伍“双师型”、文化“双基地”、质量“双评价”、能力“双证书”六个方面实现了深度融合。一是组建校企合作委员会,优化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标准、师生顶岗实践的安排、联合开发剧(节)目的题材、教学内容的组织进行了研讨、修订,确保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有效衔接。二是校企双方通过共同制定11个校企合作规章制度,规范了办事流程,保证合作项目的高效实施。三是在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校企联合开发了《人啊!人》《青春向左,残酷向右》等18 台剧(节)目,通过联合生产剧(节)目或直接承接企业演出项目的方式,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平台,逐步形成了以剧(节)目排演为载体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二)校准以角色创造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经过科学的市场调研、岗位分析,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影视媒体、演艺团体、影视制作公司和群众文化推广机构,培养政治素质过硬、表演基本功扎实、角色塑造能力强,具有相应人文、艺术素养和持续学习能力的技术技能型演艺人才和群众文化机构的文艺专干兼及基础教育艺术师资。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如下能力:

1.专业能力。能运用形象思维和表演基础知识分析剧本与角色,能运用声、形、台、表等内外部技巧创作角色,能组织、策划、指导和管理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能有效组织艺术表演的教学。

2.社会能力。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鲜明,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具有健全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3.方法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运用新技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决策能力。

(三)构建以角色创造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和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最主要的途径,决定了人才的专业属性及专业适应范围,“院团协同·剧目驱动·学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注意到了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的这种作用,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以角色创造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了“一中心、四模块”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开发路径为:一是进行职业岗位调研,确定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以及岗位所要求的职业基本素质和岗位专业能力;二是在调研的基础上,确认本专业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将相互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成长的规律和难易程度进行归类,形成典型工作任务的集合,即本专业的若干行动领域;三是将完成行动领域工作所必须学习的系统性内容转化为课程(学习领域),从而构建起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体系;四是结合高职教育规律和表演艺术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补充序化课程,进而构建出“以角色创造能力培养为中心”,由“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行业通用能力模块”、“岗位特定能力模块”和“职业拓展能力模块”组成的“一中心、四模块”专业课程体系。

协同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一是强化“思政课程”的主渠道育人功能。按照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针对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特点打造出一批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质量上乘、学生喜爱的“思政金课”。二是强化“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根据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特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良美德、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思政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制定、实践教学体系开发、教材编写全过程,探索构建专业课、通识课和思政课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形成了整体“教育场域”。

(四)实施学演一体的剧(节)目排练教学模式

“院团协同·剧目驱动·学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教育理念,这种理念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得以实现,必须有具体的实施形式和载体。剧(节)目排练教学模式则是这一理念的实施载体。剧(节)目排练教学模式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排练作为教学的主要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选定排练的剧(节)目,并按照演出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排练,在排练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向学生进行表演理论知识的讲解,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化为排练的要求;学生根据理论知识和教师的指导进行排练,通过反复的尝试与体验,学习表演,建立关于表演的经验体系,形成角色创造能力。排练出的剧(节)目作为学生角色创造的结果,可以在各种场合进行演出,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表演,锤炼职业精神,强化角色创造能力。在这种模式中,排练将教与学融于一体,排练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演出的准备过程,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较好地做到了学中练、练中学,其既是学生学习表演的平台,也是教师教学的平台,还是学生演出的平台。学生既是学生,又是演员,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导演。

(五)以角色创造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管理评价制度

“院团协同·剧目驱动·学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归根结底是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具有角色创造能力的演艺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有能保证这一培养模式实施的相关管理制度,二是这些制度要着眼于角色创造能力的培养,以此为中心。

角色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对象,通过学生的学和练及教师的教和指导来实现。因此,从范围上来说,保障它实现的管理制度应当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维度来设计。“院团协同·剧目驱动·学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以促进学生提高角色创造能力为目的和提高教师角色创造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一整套管理制度。一是以促进学生提高角色创造能力为目的的管理制度,包括《课程设置管理办法》《剧目排练课程管理办法》《学生课程学习评价办法》《学生在校期间外出参与演出(比赛)的管理办法》等;二是提高教师角色创造教学能力的管理制度,包括《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管理办法》《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管理办法》《教师进修管理办法》《学生评教实施细则》等。

二、“院团协同·剧目驱动·学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

(一)办学实力充分彰显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是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精品专业、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湖南省职业院校表演艺术类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基地、湖南省卓越校重点建设专业。2019 年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立项为湖南省“三全育人”建设单位。近年来,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获得全国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 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 项,立项省(部)级课题13 项,立项湖南省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1 项,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奖项38 项。湖南卫视、红网等主流媒体对专业取得的教学成果给予了宣传报道。

(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先后培养了入围第66 届戛纳电影节影片的主演罗蓝山、文华表演奖获得者李垚、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庆祝大会群众游行“民族团结”方阵的土家族民族代表王静蕾等一大批优秀学子,学生双证书合格率100%,初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左右,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评价是:政治素质过硬、综合素质高、沟通能力强、专业技能精。近年来,学生获得各级各类奖项70 余个,其中Queen Four 组合获得中央电视台第十五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秀奖、湖南赛区二等奖,原创小戏《十二朵雪莲花》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省赛一等奖等。

(三)原创剧目推动专业影响力提升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与湖南省演艺集团合作排演了原创话剧《人啊!人》,面向社会公演30 多场,湖南省纪委、教育厅、文化厅等30 多家单位领导、专家,近6 万观众观看了此剧,获湖南省廉政文化进校园二等奖。近五年,本专业开发了18 台原创剧目,面向社会公演近100 场。通过原创剧目排演,提升了社会声誉,彰显了办学实力,塑造了专业品牌。通过原创剧目的影响力,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和湖南卫视等单位均邀请本专业师生参与原创剧目排演和湖南卫视春晚、“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等节目录制。原有单一的教学成果,转化为了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效应的文化产品,专业的影响力也从教育领域向文化领域延伸。

猜你喜欢
院团排练剧目
2022年昆曲院团调查报告
舞动未来
舞台剧目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两个大忙人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