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粉仙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与载体,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对于音乐作品来说,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情感,为了确保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能够切实表达出这些情感,就必须要应用合适的演唱技巧。可以说,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声乐技巧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提升声乐演唱表现力的重要因素。
第一,声乐技巧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在实际的声乐演唱过程中,只有演唱者具备一定的声乐技巧,才能够结合自己对声乐作品的理解完成对声乐作品的表达,表现出声乐作品的情节、内涵,并展示出声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促使演唱者与受众依托声乐表演实现情感交流。
第二,声乐技巧是声乐演唱的核心。就声乐技巧而言,其为保证声乐演唱总体质量的核心内容,实践中,要求演唱者通过应用声乐技巧降低出错概率,并达到为受众呈现最优演唱效果的目标。在使用声乐技巧开展声乐演唱时,不同演唱者所表现出的音色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而这也是某一演唱者与其他演唱者最大的区别。通常来说,类型不同的声乐作品存在差异,而演唱者需要确定这一差异,并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融入自身对于声乐作品的理解,更好地向受众展现出声乐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实际的声乐演唱中,常用的声乐技巧如下所示:
第一,声乐演唱的姿势很重要。要站直,要平均分配两腿的支撑力量。要将头部保持在较低的状态下,但是也不能过低。一般情况下,在声乐演唱中头部会产生较多的共鸣,只要声音能够在头部产生共鸣,就可以达到优化声音的效果。同时,要控制头的动作,与旋律呈现出相反的状态,即在旋律较高的情况下头部应当稳定在较低的位置,促使声音下沉至胸腔。
第二,在进行声乐演唱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规避多余动作的出现,即确保所有与声乐演唱无关的肌肉不发生动作。同时,要尽可能保持放松状态,避免肩部由于紧张而进入紧绷、高耸的状态,以及要控制横膈膜在不牵动其他肌肉的条件下运动。
第三,实践中,演唱者可以模仿“边讲话边打哈欠”的动作,以此保证喉咙在声乐演唱中始终处于打开状态。在此基础上,控制嘴与喉咙一同打开,确保发出的声音圆润、洪亮。
第四,呼吸也是演唱者在声乐演唱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此时,需要模仿躺着睡觉时个体的呼吸状态,为声乐演唱提供充足的气息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在选定一种呼吸方法后,要坚持使用这种方法完成整首声乐作品的演唱,因为不同的呼吸方法不能同时使用。当演唱的声乐作品中存在高音时,演唱者应当避免利用张大嘴的方式演唱,同时应当引入腹式呼吸的方法,同时控制上腹部略微向外侧移动,以此保证演唱出的音高达到要求。
第五,出于对声乐演唱质量的考量,相关演唱者应当重点规避“破喉咙”的问题出现。实践中,要始终保持面带微笑,以轻松的状态进行声乐演唱,无论是高音还是低音均要保证“有位置”“有支持”,防止用嗓子发力。
第六,为了保证中音区与低音区之间的过渡顺畅,需要将两者的宽度调整至与高音区的宽度相同。如果低音区、中音区的宽度过大,就难以保证过渡音的顺畅。同时,在进行过渡音的演唱时,应当始终保持放松状态,维持声音的柔和,避免过渡的生硬。
声乐作品是相应作者抒发自己所感所想的媒介,因此在创作中,声乐作品的情感基调已经被确定。而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需要在把握作者情感表达的基础上,融合自己的理解以及肢体动作的设计进行二次创作,激发与受众之间的情感共鸣,让受众可以迅速融入声乐作品的情境中。肢体动作是声乐技巧的一种,在实际的声乐演唱中,演唱者结合声乐作品中的情节,适当做出一些肢体动作,能够达到更好地烘托音乐氛围的效果。
人物形象塑造是声乐创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在实际的声乐表演中,要求演唱者将自己融入到故事主题中,感受特定背景下自己是否会与“主人公”拥有相同的心理与情感。从这一角度来看,声乐技巧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在实际的声乐演唱中让演唱者、受众更深层地融入到作品情境中,都将自身当作“主人公”,加深对声乐作品情节与情感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也为声乐作品中“主人公”等多种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支持,从而展示出更为真实的艺术形象。
声乐作品来源于创作者的个人经历与情感体验,并利用精湛的技法创作而成,由此也具备了时代、地域、风格等多种特征。基于此,在实际的声乐演唱过程中,依托声乐技巧的合理应用,能够实现对相应声乐作品更加深刻的诠释和表现。以民族歌曲的演唱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的民歌演唱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一些民族舞蹈元素,包括头部、腿部等特有的动作,以此实现对相应声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的充分展现,避免声乐演唱给人以别扭、生硬之感。
同时,在声乐演唱中应用合适的声乐技巧,还能够达到更好地表现声乐作品风格的效果。就风格而言,其属于声乐作品的核心,是各个民族风俗习惯、社会心理、审美标准等方面不同之处的具体表现,而站在声乐技巧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呼吸、发声、运腔、语调等方面的不同。一般而言,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声乐演唱的音调较低且起伏小,声腔旋律也较为平稳。而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声乐演唱的音调较高且起伏大,有更多的声腔跳进。例如,在《茉莉花》的实际演唱中,若使用江南风格展开声乐演唱,则要保证细腻婉转、柔和平稳;而若是使用东北风格展开声乐演唱,则要保证干净利落、开朗明快,曲调起伏大。能够看出,受到语言环境不同的影响,在实际的声乐演唱中需要依托声乐技巧形成不同的声乐风格,以此满足不同地区的现实审美需求,形成极富地域特色的声乐艺术风格。
声乐演唱技巧赋予了声乐作品更高的艺术价值,促使声乐作品中所包含的内容、情感被受众所感知。声乐作品中所包含着的美感、文化内涵、情感体验等内容,均可以依托声乐演唱技巧进行表达与传递,在此过程中,声乐作品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可以说,在声乐技巧的加持下,演唱者的声音自然、真挚、朴素,将其渗透到声乐作品中,能为声乐作品赋予更强的生命力。例如,在演唱《黄河大合唱》的过程中,无论是哪一种演唱版本,均引入了轮唱、对唱、混唱的方法,由此向受众传达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与毅力,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营造出气势磅礴的氛围。同时,在《黄河大合唱》的女声合唱中,充分利用了女声柔和、婉约的特点,展现出该声乐作品悲痛、凄婉的美感;而在《黄河大合唱》的男声合唱中,充分利用了男声深沉、厚重的特点,展现出该声乐作品野性、力量的美感。
综合来看,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受到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声乐作品演唱时,音色、腔调等方面的演唱技巧有所不同,审美观念也表现出相对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对于声乐艺术而言,情感与技巧属于两大重要元素,总体表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具体来说,声乐技巧是声乐演唱中情感宣泄的重要手段;情感则是声乐技巧的最终目标。在受众欣赏声乐演唱的过程中,会先接触到技巧带来的感官美,进而引起情感共鸣,上升为思想美、精神美。例如,在进行声乐作品《我的太阳》的演唱时,需要相关演唱者将A段的声音力度控制得恰到好处,音色柔和、轻盈,而后随着旋律发展,渐强渐弱地使用连音线条技巧控制声音。通过这样的演唱方式,着重表现出对“恋人”的思念。而在作品B段的演唱中,要求演唱者控制声音饱满有力,并应用头腔共鸣,保证高音明亮丰满,以此显示出对姑娘的赞美之情。可以说,声乐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能够达到强化声乐艺术情感表达的效果。
对于声乐艺术而言,其在意大利发展得较好,所形成的规范性演唱技巧也值得借鉴。在我国声乐艺术的长时间发展中,除引入意大利的声乐演唱技巧外,逐步衍生出了本土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演唱技巧,即中国声乐新唱法。能够看出,随着声乐艺术在国内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声乐艺术也不断向着开放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相应地,声乐演唱技巧也得以不断创新。同时,站在国内的角度来看,声乐唱法、技巧在创新发展方面也存在相互借鉴、融合的发展态势。例如,殷秀梅、戴玉强在男女高音中融入民族声乐演唱技巧,重新演绎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实现了对声乐演唱的创新。总体而言,声乐技巧的相互融合为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新动力,将其应用于声乐演唱中,推动了声乐艺术的多样发展。
综上所述,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声乐技巧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为声乐演唱的基础以及保证演唱质量的核心,也是提升声乐演唱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在声乐演唱中应用合适的声乐技巧,有助于烘托音乐氛围、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声乐作品,同时,在深化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强化声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推动声乐艺术的多样发展方面,声乐技巧的应用也展现出极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