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和声课教学的痛点与思考

2021-11-14 18:06:27孙国军
戏剧之家 2021年28期
关键词:声学理论音乐

孙国军

(新疆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也是学校教育的必选内容之一。因此,在大学教育中设置了专门的音乐专业。而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新思想。在高校音乐教育领域,我们也需要新时代的新思维,如何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如何在依托互联网的线上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把握好高校音乐教育的脉搏,不走偏路,是新时代高校的音乐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以音乐学院的一门必修理论课程——和声学课程为例,来谈一点看法。

一、教学中的痛点问题

(一)和声学概述

和声学是研究和声的结构以及它们如何连接的课程,和声学课程最典型的实践就是合唱团的艺术实践。它作为音乐专业中一门重要的技术理论课程,在新中国成立后,各个艺术院校就已经开设,由于之前中国照搬了苏联的教育教学模式,因而苏联的和声学教学研究对中国的教学研究影响深远。如今的社会已经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更加流通。可是和声学课程教法依然陈旧,学生学习起来晦涩难懂,与实际运用脱节,导致大多数学生厌学甚至放弃。其实和声学在音乐领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教育要适应人和社会的发展,这是一条基本规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和声学教师们就要与时代相结合,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当今的和声学教育。

(二)和声学教学中的痛点

和声学是以基本乐理为基础,向更高一级音乐理论进阶的课程,我把它形容为音乐领域的“高数”,知识一环扣一环,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借此机会,我想谈谈一些感受:第一,培养目标。我们师范类音乐学专业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四个字:多能一专,只有多能了那一专才能专。第二,对于线上线下课程的理解。首先,当下只有传统的线下课程肯定不够,传统线下课程需要革新,但是线上课程也不可能取代线下课程,若如此,全国一门课只需要一个老师给所有学生上就行了,还要那么多老师做什么。我们培养的是人,不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第三,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趋势。但要有主次,一定是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若不如此,翻转课堂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其实从最早的电化教育,比如电大、网校之类的,发展了几十年到现在,依然是作为线下学校教育的辅助和补充的。我们一定要考虑到专业和课程特点,避免“一刀切”,不能现在时髦什么就必须做出改变,如果违反了教育规律,最后就是“一地鸡毛”。第四,和声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许多学生只在纸面上做题,而忽略了和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理论去进行大量的实践,这是我们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视唱练耳、合唱、乐器表演等技能技巧,让学生开口唱,这是和声学教学实践的重点。

(三)痛点问题的解决

第一,改善观念过于保守的状况。目前,在中国各级各类艺术院校的和声学教育教学中,仍然是以西方大小调体系为基础,一些和声学理论还是以西方古典主义音乐为基础,远远跟不上现代社会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在中国这样一片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土地上,仅仅以西方古典音乐为基础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改进与时代相脱节的状况。如今已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电子信息等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可是我们的和声学课程还停留在原有的模式中,学生在学习中所能得到的信息非常有限,使得这一门课程难以掌握,因而大多数学生厌学。其实和声学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信息不流通使得和声学教学一直都停留于过去,与时代相脱节。

第三,改变与地域教育相脱节的状况。中国音乐的特点是多样的,可是我们的和声学却不能与之相结合。西方音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兼有我国现代音乐,而我国传统音乐几乎没有涉及,最终的结果是学生西方音乐学习得不透彻,分析我国的现代音乐也很吃力,难以理解,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分析能力更是几乎为零,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教学漏洞,如果能开发出与本土音乐相结合的和声学教材及教育软件,势必会解决教学与地域教育脱节的问题。这也是需要我们这些和声学理论教师思考的问题。

第四,加强实际运用。在和声学的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只注重理论学习却忽视了听觉效果。大多数学生止步于文字的理论和概念,却忽视了和声学学习中听觉的重要性,没有实践的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学生一旦进入社会,就会发现和声学的重要性,其在音乐实践中几乎随处可见,可是学校里的纯理论学习并没有使他们意识到和声学的重要性,这时回头再学就已经晚了,所以除了理论教学,尽早地让学生们意识到和声学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加强实际运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并让他们通过自主思考解决问题,所以理论教学的积极作用不在于理论本身,而在于在实践中激发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使得理论教学更加有趣味,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随之高涨。

第五,教学中除了使用“雨课堂”进行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以外,还需要采取多种线上方式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利用钉钉平台进行直播教学,并在线上布置与批改作业;鼓励学生用OVERTURE 等音乐软件完成电子作业,并且线上批改;使用微信平台建立微信群,课下答疑辅导;通过抖音平台制作教学短视频,强化教学内容;推荐B 站等平台上的网络教学资源给学生等等。

这些都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当然,我们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仍然要遵循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二、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呢?我们说,线上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只是提高我们教学效果的辅助与补充,我们需要分清主次,假如老师为了体现线上教学方式而用很多的软件等线上载体开展教学,自己都会觉得很麻烦,学生会觉得更麻烦,这就是没有抓住教学的核心。再如,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设置许多条件与要求,学生必须遵守,那这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有何区别,只不过是改在线上罢了。因此,需要抓住教学的根本,那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例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等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取了一些方法手段,例如每节课课前设置提问环节,主动提问的学生加分;讲课中任何学生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提问者加分;认真完成课下作业的学生加分等。

和声学本身就比较烧脑,教师讲解中一定要有的放矢,重难点突出,不能面面俱到,本就复杂的知识如果讲得更复杂,体现不出教师的水平高,反而显示了教师的无能。学生能听懂,这是重要的评判标准,不能让认真学习的学生越听越糊涂,那学习兴趣从何而来呢?因此,努力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应该是我们教学中追求的目标。

班级授课制模式下,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其实是一样的。课堂组织往往是我们大学老师的弱项,觉得都是大学生了,没有必要组织教学,这是大学课堂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有明确的学习要求以外,还要采取多种方式,通过组织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需要绞尽脑汁,采取多种手段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提醒不注意听讲、思想抛锚、玩手机、打瞌睡的同学,当然不是简单地批评或要求,可以用提问、上黑板答题、同学间知识传导、和声演唱游戏等手段。

三、教学评价的思考

自从和声学课程开设以来,其教学评价方式几乎没有改变,那就是通过考试来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往往是学期末,一张试卷就完成了课程的所有评价。这正是和声学课程评价的最大问题。我们知道,和声学虽然是一门音乐理论课程,但却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理论课程,如果课程评价中缺失了实践,那这种评价是不完整的。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探索中,也在和声学课程评价方面进行创新与改革。例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音乐表现形式,就地取材、结合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和声学理论,以此评定学生成绩,改变过去只通过笔试,并且内容多为西方音乐进行考查的方式,取材可以多样化,中国本土音乐作为考试素材,由学生自己选择,教师规定范围。也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专业特点,用演唱、演奏、表演等形式,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将纯理论的和声学知识实际运用到生活中,充分展现音乐教育实践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和声学的积极性,也使得和声学的成绩评定更加综合、更加科学合理。

此外,教学实践是我们一定不能忽略的方向,尤其像和声学这样的技术理论课程,更需要大量的艺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算是真正掌握。例如我在和声课中,遇到相关的题目,请全体学生演唱,这样学生就有了直观感受,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小结

新时代的高校教学要有新思维。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思考许多问题,例如,现代网络教学的优势如何最大化地发挥的问题;融合式教学如何融合的问题;教学理念革新的问题;课程改革的问题;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的问题等等。总之,我们要牢牢树立“课比天大”的理念,减少不必要的外部干扰,以课程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与实践,这样一定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声学理论音乐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爱的就是这股Hi-Fi味 Davis Acoustics(戴维斯声学)Balthus 70
Acoustical Treatment Primer:Diffusion谈谈声学处理中的“扩散”
Acoustical Treatment Primer:Absorption谈谈声学处理中的“吸声”(二)
Acoustical Treatment Primer:Absorption 谈谈声学处理中的“吸声”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