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梦园
(河南大学 音乐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西厢记》是元代作家王实甫的经典之作,豫剧《拷红》选自其中《堂前巧辩》一折,是由豫剧最负盛名的泰斗级人物常香玉大师与其丈夫陈宪章先生在演出实践中,不断地进行修改和创新,才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最终版本。讲述的是崔张二人恋情被发现后,老夫人开始对红娘展开的一场严厉拷问。此折可以说是全剧的经典之笔,红娘的聪慧、机智、胆识过人被诠释得淋漓尽致。本文将结合豫剧《拷红》,为大家展现出惹人喜爱的红娘形象。
豫剧《拷红》一折出自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西厢记》被后人称之为“天下夺魁”之作,经久传唱,讲述的是张君瑞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但剧中的红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此剧中“红娘”较之“崔莺莺”更有看头。豫剧《拷红》便是如此,此折中的“姑娘崔莺莺”便是配角,戏份较少,而小丫鬟“红娘”反倒成了主角,由此可以看出红娘这一角色在崔张爱情发展中的重要性。
其实《西厢记》自成名至今,几乎每一个剧种都有编排,京剧规整、昆曲典雅。对一个人尽皆知、耳熟能详的故事进行改编,并不是件容易事。豫剧大师常香玉与其丈夫陈宪章先生在对豫剧《拷红》的改革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揣摩改编。他们一改原本《拷红》中红娘低沉、缓慢、毫无生气的特征,使其变得轻快、明亮、富有戏剧张力。而在唱腔方面很巧妙地将豫西调和祥符调相结合,既有大气蓬勃、语气深沉,更有小桥流水、古朴淳厚,择其二者精华,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豫剧《拷红》。
红娘是一个身份低微,却拥有高尚人格的侠女形象。她聪慧机智,深知老夫人为了封建门第,不会答应崔张二人的婚姻,但在面对张生和崔莺莺这一对痴男怨女之时,她毅然积极地为他们传递书信,为张生和崔莺莺的婚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红娘正是崔莺莺渴望自由,追求个人幸福的外化。当东窗事发,老夫人知晓之时,她临危不惧,同老夫人据理力争,并最终说服老夫人同意二人的婚姻,可以说红娘是整个事件的助推者。在《拷红》一折中,红娘可爱活泼,乐于助人,同时具有以退为进的智慧。
豫剧《拷红》中红娘的每一个唱段都可谓是经典之作,都能够充分展现出红娘的性格特点。接下来将通过《在绣楼我奉了小姐言命》《想当初孙飞虎围困寺院》《那一日你言道张生有恙》三个唱段,着力分析豫剧《拷红》中红娘的形象。
1.通过唱段《在绣楼我奉了小姐言命》分析红娘的机灵活泼
此唱段虽然简短但却恰到好处。以下将以常香玉老师的红娘为例进行分析。
这一段是红娘奉小姐之命,探望生病的张生回来后,在路上的一段唱段。红娘在路上暗自盘算如何才能使小姐崔莺莺勇敢地守护自己的爱情,于是她夸大了张生的病情,表演极具喜剧效果。无论是音乐节奏的把握,或是红娘的身段、眼神以及唱腔的配合,还是乐队和演员的配合,无处不透露着红娘开朗活泼的性格。例如一开场,红娘一句小旦腔“回来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乐队紧起“流水板”,接着红娘小碎步上场,灵活的眼神,红彤彤的戏装,还未开唱,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便浮现在观众的眼前。在上楼梯前为了吓唬小姐而思索时的眼神可谓是画龙点睛,将红娘的调皮聪慧提高到另一个层次。
开腔的头一句为陈述句,“在绣楼我奉了小姐言命,到书院去探那先生的病情”。在常香玉老师进行了多次实践改良后,在基本旋律不变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发挥,大胆地运用了戏曲中的花腔,突破了节奏单一的束缚,大胆地将流水板的特点与唱腔相结合,不仅成功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活动,更是极大地拓展了豫剧唱腔的表现手法,使唱段灵活起来。
“到书院去探那先生的病情”,此句常香玉老师用了几乎类似于念白的音韵来演唱,看似随意,但却十分贴切人物所处的环境和身份,似唱又似白,恰恰符合了豫剧豫东调的特色。“到绣楼我要把小姐来哄”的最后一字“哄”更是将此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唱“哄”字时运用豫剧常见的拖音和顿音,唱腔生动形象,唱词准确、生动形象地塑造出了红娘机灵活泼的形象。
“我就说张先生的病疾不轻”,此句有三处特点。其一,在“我就说”之后,伴奏未停但角色却停唱,表现的是小红娘在思索如何去戏弄小姐,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第二处在“张先生的病疾”后又有一处停当,同样的方式,作用却不同,此处表现的是小红娘的顽皮,与前处的停顿相辅相成,为最后的“不轻”做铺垫。最后“不轻”两字运用喷口,虽是为了表现红娘内心的偷乐,可是却运用了豫西调板腔体的特点,唱腔铿锵有力,咬字清晰,雄浑大气极富感染力,既抒发了角色应有的性格和情感,更是将豫剧的特色与其相融合。
本段唱虽说是以流水板式为主,但是却并没有因为流水板而变得毫无克制,相反是井井有条的。演员与乐队之间互融互补,紧拉慢唱。在演员进行演唱时,乐队则是轻弹柔行,而当一句唱完之后,总有相对应的紧拉相随。二者你和我应,你来我往,推磨式的方式为红娘机灵、活泼、开朗、顽皮的性格更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从唱词我们可以看出来小红娘与崔莺莺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主人与仆人的关系,反倒更像是姐妹。红娘在刚看到崔莺莺站在绣楼门前眺望时,假装成老夫人用声音来哄骗崔莺莺,也更能够表现出红娘俏皮可爱的一面。
2.通过唱段《想当初孙飞虎围困寺院》分析红娘的斗争智慧
此段是老夫人得知红娘为张生和崔莺莺牵线搭桥,面对老夫人的拷问时红娘的一段唱段。在此段中,红娘的唱段一改平日里欢快、轻巧的节奏,而是变得深沉、缓慢起来,类似于歌剧之中的咏叹调,旨在表达红娘内心对老夫人的不满,因此此唱段以豫剧豫西调为主。
开头便是豫剧的“二八板”,奠定了全段沉重、叙事、缓慢的节奏。随着二八板音乐的响起,出现的是红娘在背地里对老夫人的叉腰不满,她没有低头求饶,而是为了崔张二人的幸福,和老夫人据理力争。此处一个背身、兰花掌叉腰和随即而来的放下姿态拱手相让,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正能量,不惧权贵而又愿意成人之美的红娘。
第一句唱“想当初孙飞虎围困寺院”,是以标准的豫西调演唱的,仅十个字却用了三种方式演唱。“想当初”运用豫西调“吼”的特点,且三个字之间是声断气不断,重在加强语气,而紧接着唱的“孙飞虎”大有一泻千里之意,而“围困寺院”则如小桥流水。看似毫无联系的三种方式相连接却大有深意,旨在提醒老夫人勿忘过往之事,而运用豫西调“吼”的方式后续轻巧的结尾,不仅在提醒老夫人的同时也向老夫人示弱,刚柔并济,将红娘的勇敢和智慧表现淋漓尽致。“老夫人你慌忙中发出狂言”看似叙述的口吻,但在常香玉老师的口中却更有深意,将“发出狂言”加重了语气,特别是将重音放在“狂”字,即是对老夫人行为的讲述,更是对其赖婚毁约的斥责,好一个聪明大胆的小红娘。而“你情愿把小姐许配姻缘”,通过这句唱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红娘在面对老夫人的责问时,有凭有据。紧接而来的一句念白“有无有啊,老夫人”,一句精炼的台词令老夫人哑口无言,加上常香玉老师眼神配合,一个古灵精怪的红娘便出现在我们面前。在本段唱的中间,加入了一句念白“夫人,你二不该……”运用了豫西调说唱交替的特点,能够缓解观众的审美疲劳。有了上边一系列的理由和证据,才会有“我问你,这些错你可叫谁来担?”的反问,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红娘的机智灵敏。
身为丫鬟的红娘,敢于对老夫人作出反问,不仅仅在于红娘有足够的理由和证据,更在于红娘自身拥有过人的胆识,聪慧的头脑以及善良的心。
3.通过唱段《那一日你言道张生有恙》分析红娘的侠女形象
这一段是红娘在被老夫人进行拷打之后唱的,此段原为豫西调,旋律比较平淡,后经过常香玉大师和陈宪章老师的巧妙改革,以祥符调和豫西调相结合,最终形成了我们能看到的美轮美奂、活泼生动的一段。
整体唱段由“二八板”、“垛子板”和“紧二八板”连接而成,依演唱情绪的需要,主要用了“祥符调”唱法。到第二乐段,为了表现“闺门女暗自悲伤”转入了豫西调,既表现了红娘对莺莺小姐的同情,又使曲调有了对比变化。之后,与老夫人当面理论时,用了“祥符调”。因为演唱时还是应注意红娘的人物身份,对老夫人既要说理,又要掌握分寸,展现出了红娘同封建礼教相抗争的大无畏精神,所以说此段的红娘是一位极具正义感的侠女形象。
可以说豫剧《拷红》一折是《西厢记》的精彩浓缩,它不能代替《西厢记》,但绝对是《西厢记》中不可复制的精彩之处,红娘的形象正是在《拷红》中得以全面并生动呈现的,她善良机智、聪慧过人的形象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