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动画电影对比研究

2021-11-14 17:30乌日山
剧影月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封神哪吒动画电影

■乌日山

一、电影创作出品

虽然外国动画电影作品众多,但是笔者认为还是首推美国和日本,一方面二者的作品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二者的电影工业体系已经相对完善,能够为中国提供的一定的参考借鉴,因此其他国家的优秀作品就不再赘述。

谈到电影就不得不提电影的创作出品方,美国动画电影仰仗的就是迪士尼这样的企业,它拥有世界上先进的动画电影技术,丰富人力和财力,迪士尼的作品也确实交出了一份份高分答卷,2013年《冰雪奇缘》对于雪花的细致模拟,2016年《疯狂动物城》对于动物毛发的入微刻画。除了光鲜的画面支撑,美国动画电影还有“老少皆宜”的内核,作品尽可能扩大收视群体,良好的评价让迪士尼作品的进一步获得了市场号召力。其中不得不提被迪士尼收购的皮克斯工作室,与其他同行相比,皮克斯动画电影可以说将平衡心灵,自我超越等等小人物战胜自我的励志内容做到极致,既不乏味也不过于奔放,皮克斯工作室多部多部作品票房超过十亿美元,而且口碑也非常好。

相比美国的先进技术和“全家桶”模式,日本对于动画电影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在迪士尼大行其道的时候,日本先后在2016年和2019 年推出了《你的名字》的《天气之子》,凭借细腻到被戏称“每一帧都能当壁纸”的画面获得了不少关注。观众群体则明确定位在青少年,剧情也偏向奇幻而非探讨自我价值。日本动画电影还有一个强大的助力就是动漫产业的影响力,相当数量的日本动画电影都有漫画、电视动画、游戏的受众支持。2020年年底《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以超过300亿日元的票房成为日本电影的一个神话,这部作品就是电视动画的电影版,如果是电视动画的拥趸那么很可能为电影买单。而且日本动漫作品的影响力不仅限于日本国内,可以说辐射整个世界。

相比较而言,中国虽然拥有全球数一数二的电影市场,但是还缺乏相对专业的制作公司。笔者在网上浏览资料的时候发现,2015年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的制作公司多达11家,到了2019年《哪吒·魔童降世》的制作公司已经缩减到3家,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动画电影正在向专业化转型的表现,更多的公司参与影片制作未必会提升整体质量,而且会增加经济成本和管理成本。这里笔者认为中国的霍尔果斯彩条屋影业有限公司和追光人动画设计(北京)有限公司算是近几年中国动画电影的翘楚,霍尔果斯彩条屋影业有限公司通过哪吒、姜子牙等一系列角色的电影正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打造自己的“封神宇宙”,而追光人动画设计(北京)有限公司则一直在进行多种题材的尝试,从未放弃。

二、动画电影相关因素

1、电影制作因素

随着动漫市场不断丰富,相关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部成功的动画电影背后是一个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和细致的人员分工协作。建模、填色、场景搭建、动态图形、特效等岗位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支撑,现在中国动画领域存在人才缺口和技术短板基本是共识,但是具体缺乏怎样的人才却需要进一步研究。笔者很认可现有的一些校企合作模式,企业能够获得过硬的产品,院校能够明白市场定位,培养更专业的人才,双方达成良性循环。另外在全球化市场体系下,也可以通过向外国外包业务或者购买技术来弥补一部分技术短板。除了人才培养和技术进步,笔者认为中国也可以学习外国的一些经验,比如在日本电视动画领域有些争议的“制作委员会”制度也许能为动画电影更好的提供资金,同样美国网飞公司的一些电视动画的投资管理策略也可以选择学习来优化中国的动画电影产业。

国家一直很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2006 年,国务院等部门下发《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但是因为一时间没有好的作品,所以不乏有一些感慨国漫无望的言论。近年来几部大获成功的动画电影又让不少人有了国漫崛起的想法,笔者认为二者都需要客观看待,中国的动画电影以及动画产业既没有弱到不堪一击,也没有强到不可一世。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发展一个产业需要几十年的积淀和试错,不能因为一段时间的空白就否定这个阶段的积累,也不能因为暂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就放弃努力,整个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会佳作诞生。中国第一部独创动画《大闹画室》诞生在兵荒马乱的1926 年,距今已经快百年了,这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不断发展,从业者和观众应该更加理性、自信的看待动漫产业。

2、剧情探索思考

抛开制作动画电影的硬件不谈,一部电影最核心的还是如何讲好故事。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学是一座宝库,例如国内一些媒体和电影人提出的“封神宇宙”概念。中国的霍尔果斯彩条屋影业有限公司也确实通过一部部电影作品来构筑自己的“封神宇宙”,但是笔者认为中国的动画电影导演或者编剧没有一个总体的方向,或者说缺乏一个整体的统筹,就以霍尔果斯彩条屋影业有限公司的封神动画电影为例,哪吒的故事内容偏向全家欢,姜子牙则变成了哲思风格,而且各种设定也很奇怪,哪吒是封神之前的个人经历,姜子牙则是完成封神的世界思考,甚至同为重要角色的申公豹都不是一个人,那么第一部电影的受众未必会为第二部电影买单,笔者也很好奇如何延续接下来雷震子、黄天化、杨戬的故事。

动画电影故事一般可以简单概括为小人物通过努力最终走向成功。人物的“小”一方面能引起观众共鸣,一方面通过遭遇的曲折性展现个人价值;“走向成功”则能体现观众的心理预期,保证影片的商业价值。道理简单但是想把它转换成一部90 分钟左右的影片就需要不断润色,增加合理性,去掉一些也许很有趣但是很突兀的部分。笔者认为有必要参考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发展轨迹,1990年以后的迪士尼作品,比如《小美人鱼》《狮子王》等等都是经典童话或者文学著作改编,这种情况到2000年左右改变,迪士尼开始不断尝试新的形式,前几年的《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依然保持合家欢的内核,但是深入浅出的讨论了一些社会问题,这就是很经典“旧瓶装新酒”,还是以前的叙事结构,但是通过优秀的画面表现和代入感,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做到了名利双收。

笔者认为中国动画电影存在一个两极分化的情况,面向低幼儿童的《熊出没》和《喜羊羊》系列定位明确,评价中上,而且《熊出没》电影即使在春节档也有一席之地,从2017 年开始基本每年都有超过5 亿的稳定票房。但是另外一些尝试做覆盖收视群体更大的中国动画电影的导演编剧却没那么成功,以2021年春节档为例,《熊出没·狂野大陆》发挥依然稳定,同时期《新神榜·哪吒重生》则刚过3亿,虽然也是票房过亿,但差距明显,甚至影片导演希望借助舆论增加排片。笔者认为《新神榜·哪吒重生》失利原因之一就是主题选择,新神榜采取了一个穿越时代的大胆叙事,但是在中国未必有大量的受众群体,对比外国动画电影,中国动画电影可能还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有自己的特色主题,虽然还未取得成功,但是笔者认为比起资金、技术、人才的不足,积极尝试是一件好事,所有尝试的积累必然会有所收获。

3、电影之外的商业价值

如果换个角度,把电影看成一部超长的广告,那么可能更好理解这个问题。比如售卖电影周边商品,动画电影本身也更容易产生周边,但是中国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哪吒·魔童降世》火了以后,国内出了一些周边商品,美国孩之宝玩具公司却另辟蹊径,经过相关合作,他们生产了一套哪吒主题的变形金刚玩具。如果周边产品制作周期太长,也可以考虑贩卖动画电影制作的分镜或者设定画集,方面日本比较突出,动画电影之后一般都会有相关画集图书销售。笔者认为中国可以尝试和手机游戏进行一些合作,或者推出相关网络剧,既能获得经济效益也能延长作品的寿命,当然电影之外的商业价值都是建立在电影成功的基础上的。

结语

迪士尼新的动画电影,奇幻风格的《寻龙传说》在3月5 日同时登录中美院线,比起影片内容,这个名字多少令人浮想联翩,是再续辉煌还是折戟沉沙?看过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但是无论如何,中国人都应该正视中国动画电影,它拥有非常大的潜力和生命力,这份潜力和生命力来自国家的支持,观众市场的认可以及丰富多彩的题材选择,未来中国动画电影必然能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封神哪吒动画电影
小哪吒中队修炼记
哪吒VPro
The Analysis of Color Narration of Animated Film Ne Zha
“封神宇宙”需要文化与心灵的支点
《封神三部曲》开始配音工作 李雪健与乌尔善现身
动画电影
北京文化“封神”:爆款如何持续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有修养,不任性
乌尔善打造《封神三部曲》计划于2020年至2022年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