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星语
社交平台不但以全新的技术给当下人们的自我披露与呈现提供了支持,还创造了与线下受众见面交往不同的线上社交环境,不论是谁只要拥有一台能够上网的设备,就能在网上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账号”,以之与现实中的自己区别开来,用网上虚拟的身份进行自我披露,进行“数据化表演”,这已经成为当下大众特别是年轻人普遍的网络生存状态。
但线上的自我披露所带来的是更为巨大的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在如今这个大数据的环境中,社交媒体在技术上和可操作性上的便捷与优势,使得获得、拷贝、使用以及公布他人的私人数据成为可能。而当一个人的隐私被暴露了,很可能会波及到这个人现实中的生活状态,对个人造成不好的影响,人身攻击、ID被盗、财务损失等各种风险可能也会随之而来。因此,这一情况可以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们更注重个人线上社交平台的信息的保护并对此感到担忧,信息的分享与隐私保护行为的影响也早已成为当下的研究与讨论的热点。
人们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是具有主动性的,可以选择不同的社交平台来使用,哪一平台在他们看来更安全、更保险,他们可能就会更多的在那个平台上进行自我分享与披露。如今,人们跨平台使用社交媒体现象已成为常态。皮尤研究中心在2015年的统计结果显示,至少使用两个社交平台的成人达到52%。社交媒体跨平台使用的现象在中国也早已存在,虽然微信仍然是国内使用人数最多的社交APP,但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微信用户使用朋友圈这一功能的使用率是83.4%,和2017年底相比减少了3.9%,微信朋友圈用户使用率降低这一现象被腾讯研究院称作“小众退潮”,例如“不再经常性地上传私人的影像和分享自己的日常等原创性发表”“直接关闭朋友圈功能”或“完全不发朋友圈”等微信使用行为,分别对应着“倦怠”“斋戒”或“中辍”这几个状态。而当人们大范围在微信上产生“社交媒体倦怠”时,微博似乎重新迎来了它的时代——“在朋友圈装死,在微博上蹦迪”是如今中国年轻人进行线上社交的常态。
根据调查显示,人们在使用微信和微博时对自己的个人联络信息、个人定位信息(是否开启定位授权)以及个人行为数据管理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例如对于个人手机号码这点上,每个人都会将自己的手机号和微信、微博绑定,并一般不会再修改自己的联系方式。这一点体现了人们在虚拟的线上社交平台与在现实中个人数据信息的一种切实的关联。
而不论是在微信还是微博,人们对个人位置数据的收集与使用的管理行为都显得比较消极:当平台询问是否对个人位置给予授权的时候,大多数用户会选择同意授权,平台也就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大量的用户的私密信息。这反映了无论在哪个平台上,当下人们对个人行为数据的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都还不够高,往往不会过多或真正了解平台个性化服务所涉及的个人信息采集以及相关的隐私设置服务。
但在个人资料页信息管理以及个人位置数据管理这两方面上,用户在微博、微信两个平台的管理行为有比较大的不同。在“个人资料页信息管理”中,不论是在微信还是微博,“真实姓名”这一信息的披露程度都很低而且是最低的。而对于“真实性别”这方面,在微信平台上的披露程度相对微博高很多,在微博上用户更可能会隐瞒或隐藏自己的真实性别。而对于“真实地理位置”的披露,用户在使用微信时公开自己所处的真实的地理位置的程度明显要比使用微博的时候要高。而在“教育信息”和“职业信息”这两点上,人们在使用微博的时候也几乎不会公开自己这两方面的信息,也几乎不会将自己的微信与微博名起作自己现实中的真正的名字。
因此不难看出,在对于自己跨平台的个人信息及隐私管理方面,与微博相比,人们通常更愿意在微信平台上传自己的真实信息,微信中人们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也更接近真实中的自我。
调查显示在内容管理方面,大部分人在微博上发的内容和在微信上发的内容有着极大的不同与关联。在发布数量上,大多数人在微博上发很多,在微信上很少发。笔者访谈了身边的一些朋友和同学,有人表示“越来越觉得发朋友圈不自由,都是认识的人在看,想说什么不太敢说,就跑到微博说,逐渐就不在微信上说了”,还有人说“我去了国外念书,除了发ins就是发微博,而且很喜欢发微博,微信朋友圈几乎不发了”。
在内容类型上,自我披露内容主要可以被区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分别是描述型、评价型、正向型以及负向型自我表露,在对比微信与微博两个平台后,主要有以下的差异:
在微信上人们的自我披露大多是正向的、描述型的,负向的、评价型的比较少,特别是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看法或不好的情绪和状态。人们大多在微信上分享自己生活中、工作中或是学习中发生和遇到的一些积极的事情,或是一些值得纪念的事情等,也会分享自己遇到的一些趣事、展示自己的一些优点或是转发一些他们觉得重要或有意义的讯息。人们之所以会发布这些内容是想通过自我展示获得关系的发展,或是实现自我的满足,人们想在朋友圈呈现出一个理想中完美的自己,而这一社交形象往往是经过修饰与塑造出来的。
而在微博上人们的自我披露大多是负向的、评价型的,微博仿佛成为人们宣泄真实自我的树洞。人们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产生不好的情绪大多会选择发在微博上,微博上分享的内容大多为一些繁琐的小事和经历,以及对一些事情的评价和看法和个人情绪的抒发还有就是对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的转发和记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觉得通过微博,能达到他们记录表达真实的自我的目的,微博这一平台给予了他们一个释放情绪的途径,并且微博可以过滤掉过多的闲杂人等,只留下那些最为亲近的朋友给了他们交流的空间。
对比之下可以总结出,在微信朋友圈人们更多试图展现一个更为理想的个人形象,希望自己所呈现的形象能更符合社会身份,并通过此种方式达到累积更多的社交资本的目的。而微博更像是人们的“树洞”,在微信上不方便表达的情绪和观点通过微博找到了宣泄口,同时微博也给人们与亲朋好友互动与趣缘群体交友提供了广大的平台。
现如今很多学者的观点是人们在微信上面临“语境消解”的问题,是微信使用活跃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人们逃离微信的行为并不代表以后就完全不使用微信了,也不代表着日后不再使用社交平台或是说完全摒弃线上社交这一种社交方式。在广阔的社交媒体环境中,微信和微博只是其中的两个不同且较为典型的代表,从微信中“暂时撤退”并不意味着这个个体在整个线上社交圈中的撤离,而更有可能只是一种阵地的转移,例如转移到他认为进行“自我披露”这一行为更有安全感的平台——微博。
总而言之,年轻人群在微信、微博上所呈现出的差异,主要原因是为了规避“他人”尤其是“熟人”对自己的窥视,因此选择转移披露阵地。和微博相比人们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内容的频次确实减少了许多,但理想化的“前台自我”可能一直还存在,而生活化的“前台自我”以及“后台自我”则从微信转移到了微博,在这片空间里人们能找回部分消失已久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