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林玲
相声起源于中国民间社会并一直流传至今,在其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内在结构。相声从街头表演走入茶馆,从小众传播演变为大众传播,从广播电视到网络新媒体,从单一场景到多元立体化传播,再到新世纪的回归小剧场,相声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在不断地适应传播媒介的变化发展。
相声生于旧社会长于新社会,作为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其表演形式相对简单,不需借助过多辅助道具便能发挥特有艺术魅力,能够在不同时代中发挥传播作用娱乐大众。
相声首次公开亮相于1910年11月5日,《大公报》刊载的《大人来了》中描述京城有名为相声者,其登场献技并无长篇大论之正文,不过随意将社会中之情态摭拾一二,或形象或音声,摹拟仿效,加以讥评以供笑乐,此所谓相声也。这是早期文人墨客对相声的理解,较为全面地对相声艺术的表演形式及内容做出了概括,相声首次走入大众视野。
正因为相声诞生于民间,所以无论是表演的形式还是叙事内容都具备一定的底层文化属性。早期相声从讽刺时事讲笑话开始发展,这种对话更像是邻里之间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随着时代发展,相声艺术不断被丰富加工,逐渐演变为了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据《中国相声史》记载,我国相声主要分为以下四大历史时期:
古代相声。早在奴隶社会,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出现了私有财产,人们开始有了阶级概念。奴隶主们在追求物质富足外,也开始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先秦时期国君身边除了需要出谋划策的臣子外,还有一批优、俳、倡等以调笑娱乐为本质的人。其形式内容除了为君主大臣提供娱乐外,慢慢出现并发展成参军戏艺术形式,虽在当时还称“弄参军”,但实际已成为一种近似相声的表演艺术。
起初的相声虽然是以逗乐为主的艺术形式,但其中不乏知识性的穿插,上至历代王朝君主官僚起居生活,下至庶民百姓日常生活,在叙述中均有涉及。如传统相声《买卖论》《卖布头》是对当时商业习俗的介绍,以此来传播当时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及时代背景。
近代相声。近代相声主要指从清末开始,随着社会的动荡,相声行业反而壮大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相声行业当中。在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第35回中,已有“象声”一词出现,表明当时“象声”已在民间普遍流传。
近代相声以撂地讲笑话为主要传播形式,是一对多的群体传播模式。在这样的传播模式下,受众的主体性较强,受众与表演者能近距离进行互动,传播内容也更具生活气息贴近受众。因此近代相声更具市井民俗气息,是一种市民阶层的休闲文化体现。
现代相声。新文化运动之后各种不同的声音涌现,在此期间相声名家辈出,撂地表演队伍逐渐庞大,演出空间也不断扩大,当时的杂耍园子、影院、剧场成为城市群众文艺活动的三种主要场所。
由此可见相声的表演空间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相声了解相声,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它在民间的接受度在不断地提升。到了现代,相声演出开始有了固定的表演场所,但与之前不同的是,曾经面对面近距离的传播方式挪到了舞台放到了剧场,演员与受众的距离被舞台隔开,且随着相声的传播规模扩大,其受众群体也在扩大,不再局限于近代的社会底层群众。因此,相声表演的内容也需要不断调整,更加成熟以面向更广阔的市场。
当代相声。当代相声一改过去受人偏见的境况,演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觉悟也有所提升。特别是通过电台广播及新兴媒介,相声传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出现了包括许多知识分子在内的新的观众群。
当代相声继承了我国古代优人滑稽的传统,敢于面对现实,揭露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现象,为群众带来笑声。它是新与旧的碰撞融合,在表现民间喜剧艺术独有传统的同时融入新元素,对当代许多艺术形式也产生了影响。
从撂地演出到茶馆剧院,相声传播的空间在发生变化,从小规模群体传播到大众传播,相声的传播形式也在不断革新。从传播类型上划分,相声传播经历了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和立体传播三个阶段:
群体传播阶段:街头撂地、茶社演出。虽在乾隆年间已有相声技艺的出现,但那还是一种以口技为主的艺术形式。自朱绍文在北京撂地演出开始,这种演出方式开始流行,有些艺人到外地也是以这种撂地的方式演出。
撂地表演对演员服装没有特殊要求,就是普通人的服装,道具也仅为一张桌子、一块醒木两把折扇。如此简单的形式也是早期相声无论在哪都能够表演的原因之一,正是这种简便性,使它能够便于深入基层。
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相声演员走入室内,在各地群众市场内搭建起简易的席棚或建起砖屋,便可称为茶社。各地撂地的相声演员先后走进茶社演出,于是便形成了相声场子。无论是撂地还是剧场演出,都属于通过面对面一对多的形式,这种群体传播的形式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形成了一个小的传播场域,在这个场内传播形式单一但传授双方相对平等且信息互通。
大众传播阶段:电波媒介、广播电视传播。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相声演出的内容在不断扩充,新时代背景下相声创作者的地位有所提升。这也使相声演出的内容不再是单一的以吐槽讽刺社会现象为主,增添了许多对新生活向往及歌颂的元素,打破了以往陈旧的内容形式,一系列大胆尝试让受众耳目一新,再加上广播电视等新媒体的崛起,为相声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平台,使之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相声逐渐走出剧场登上舞台。
1961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举办首届以相声为主题的晚会——笑的晚会,播出后受到一致好评,随后北京电视台接连开了三场“笑的晚会”。此后,相声表演开始走入更多人的视野。随着广播电视媒体介入,相声的传播模式也逐渐由群体传播、窄众传播转变为大众传播。
立体传播阶段: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传播。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相声的传播渠道并打破时空界限,为传统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社交媒体、短视频的出现为受众开辟了广阔的互动交流空间,相声表演从撂地小剧场到广播电视,如今走入了人们的手机中,其传播速度更加迅速,且范围也更广。相声表演内容流入短视频平台经过二次加工重新剪辑,更具吸引力,短视频的传播形式也让相声成功“破圈”。
但网络传播仍旧缺乏在场感,并且互联网生态下,视频播放的影响因素不单是内容质量,多重因素作用下容易导致传统艺术偏离艺术轨道,沦为效果产物。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促使社会生活发生变革,相声作为民间传统艺术也需要融合时代特征,不断探索创新,要与时俱进摸索出符合当下语境的传播内容。
传统相声创作来源于线下的小场地演出所获得的反馈,演员在不同地域、不同观众群中流动演出,每次演出后可根据观众反应对相声文本进行改进与完善。而在新媒体环境中,相声经过影像化传播,其创作、修正、完善、积淀的过程被弱化。传统相声不得不在内容上做出改变,但也容易出现失去相声本味的现象。内容创作成本低,传播速度快,作品质量及原创性难以保证的现象,一味的求新打破传统相声的创作模式,容易使相声变为滑稽快餐。
新媒体时代相声要兼顾传播规律与艺术规律,在根据受众多元的需求对内容及形式做出调整的同时,也要考虑其内容作为一门艺术的内在价值,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受众放低姿态,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对内容做出调整,在这一前提下契合受众审美特点和欣赏习惯,这样才有可能击中观众内心的痛点,引发共情焕发出崭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