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视频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创新性应用探析

2021-11-14 12:52刘之颖
声屏世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视频新闻受众

□ 刘之颖

互动视频的起源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受众的视频观看需求和方式不断变化。受众不再满足只是被动地接受视频信息,而更希望获得主导权,这就对视频的交互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视频的交动性逐渐被业界和学者重视,互动视频应运而生。

1996年,《一个男人与他的房子》上映。此电影不同于传统电影一观到底的方式,观众在收看的过程中能进行投票选择接下来的剧情。“自动电影”的形式使观众参与到剧情的发展中,根据自己的意见影响剧情走向,这就是最早期的互动视频。2018年,Netflix平台制作的《黑镜:潘达斯奈基》使互动视频成为热潮。国外互动视频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各大影视平台也开始纷纷效仿。2019年5月,爱奇艺制订了互动视频标准,认为互动视频(Interaction Video)是一种全新的视频类型,旨在通过增强体感反馈、剧情参与、内容探索等方式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观看体验。2020年,互动视频在内容及形式上都有很大提升,成为各大视频网站新探索的方向。

互动视频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互动视频新闻具有多重叙事视角,趣味的形式和丰富的情感元素,又能带给受众个性化阅读和沉浸式体验。基于这些特性,“互动视频+新闻”逐渐成为了媒体融合新的探索方向。将互动视频运用到新闻报道中的例子不在少数,笔者认为互动视频新闻主要分为两类呈现方式。

独立的新闻互动视频。此类新闻互动视频只由多段视频组成,播放一段视频之后,再由选择按钮连接下一段视频,直至结束。例如新华社制作的首部互动微纪录片《她的故事,“触”处动人》,以互动视频的方式讲述了一名云南姑娘李金莲是如何一步步走出大山,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基层全国人大代表。从新闻稿件的单线叙事到视频的多重演绎,让受众全面了解主人公的履职经历。受众可以在多样化的剧情选择中,全方位立体地了解人物故事。

依附于其他新闻产品的互动视频。除了独立的视频形式外,还能够融入在其他新闻产品中,如H5、新闻游戏等。新华社推出的《转行》互动视频,运用游戏化的设计,使观众可以在“打怪”“升级”中亲身体验云南边境村民的脱贫道路。在H5新闻中,互动视频通常作为文字、图片的补充信息存在,使得新闻可视可听可沉浸。

互动视频新闻的创新性

互动视频新闻容纳的信息量巨大。对于需要呈现海量信息的新闻来说,互动视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相比文字、图片的新闻报道形式,视频所能承载的信息量更大,而互动视频的出现使得受众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深入了解信息,最大化呈现信息价值。《纽约时报》的评述性纪录片部门和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合作的《高层建筑简史》通过互动视频展示了全球两千五百年以来人类的高楼生活发展变化。《高层建筑简史》是一个包含文字、图片、视频、游戏的新闻产品,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发展蕴含着海量信息。该作品使用交互视频这种简洁、高效的方式呈现信息素材,逻辑清晰、层层叠进。

互动视频提高新闻的复看率。首先,趣味的玩法吸引注意力。传统的新闻大多是运用文本、图片报道,到了新媒体时代,视频和融合新闻层出不穷。而互动视频新闻大多是多分支多结局,突破了传统视频线性观看的流程,剧情更生动,观看方式更具有趣味性。互动视频的出现有助于让受众专注看新闻,而其中的不同选项及分支有利于激发受众的好奇心。受众在选择分支并观看后,大多会选择再重新看一遍选择其他分支,解锁多个视频线。例如新华社推出的互动视频《我们的母亲河》,介绍了黄河的起源及经流地,通过9个节点选择,分别介绍了黄河沿途的青海湖、敦煌莫高窟、呼伦贝尔大草原等9个名胜风景。想要全部观看9个景点的介绍,则需要多次进行节点选择,这无形中提高了新闻的复看率。

除了多个选择节点外,添加了游戏元素的互动视频更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例如新华社《转行》互动视频添加角色扮演元素,受众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鬼先生”及“女猎人”进行剧情展示。当主角面临选择时,游戏般的设计增添了新闻趣味,随着剧情的深入,呈现了云南边境村民的脱贫历程。

其次,丰富的情感元素拉近距离。随着互动视频的出现,受众与新闻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加自然和谐,情感化的体验提升受众对新闻的兴趣,进而提高新闻的复看率。《转行》是一部具有情感元素的互动作品,视频中的人物行为、语言呈现、思想活动等都能影响受众的节点选择。互动视频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增强新闻参与度,拉近受众和事件的情感距离,产生情感共鸣。

受众获得主导权,阅读体验增强。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大多是被动地接受新闻信息,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受众逐渐主动的接受信息。在互动视频中,受众可以参与内容生产,成为信息的“主导者”,实现个性化阅读,阅读体验增强。一是个性化阅读。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工作期间,新华社客户端推出了一部互动视频作品《“北斗”拍了拍你,看它的秘密》,讲述了北斗三号卫星成功发射背后的故事。受众通过点击不同选项来触发不同的视频,并在选择和观看视频中了解北斗三号卫星的作用、未来规划等科普知识。在互动新闻中,受众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疑问触发不同的剧情,这样新闻作品能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真正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二是沉浸式体验。具有沉浸式体验的新闻作品能为受众提供接近于真实的新闻场景,拉近受众与事实之间的距离。《转行》利用角色扮演的手段,受众化身云南边境村民一步步走向脱贫的道路,动画+纪录片的形式使得新闻可视可听可互动。丰富的信息不仅呈现出真实的事件,还能使受众收获阅读新闻的乐趣,为受众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进而促使受众对新闻事件产生正确的认知。

双重叙事视角,使“硬”新闻变“软”。不同于文字新闻报道,在互动视频新闻中通常是双重叙事视角。第一视角的运用,能够让受众参与和体验新闻的整个过程与细节,而第三视视角的使用更加宏观和准确。在互动微纪录片《她的故事,“触”处动人》中,将多种叙事视角相融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传达正确价值观和体现人文关怀。

该互动视频用第一视角让新闻人物面对面和“我”互动交流,新闻人物以讲故事的方式将新闻娓娓道来。在《转行》中,受众扮演新闻人物,接受一系列任务和扶贫干部的劝说,经历脱贫过程。第一视角的叙述方式使受众更能体验到新闻事件的冲突性。作为时政新闻,互动机制使严肃的阅读趋向于轻松的体验,弱化了硬新闻的特点,更加立体丰富的呈现新闻人物形象和事件的发展过程。而第三视角则是用一种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整个扶贫攻坚的框架,受众通过完整的剧情来了解李金莲的扶贫工作,拓宽了受众的视野。

结语

“互动视频+新闻”突破了原有的思维,融合新闻不是视频文字和图片的堆砌,而是一种更具有逻辑和新颖的存在。其独特的双重叙事视角,趣味的形式和丰富的情感元素,能带给受众个性化阅读和沉浸式体验。

但这类报道方式同时也面临挑战。首先,互动视频的制作在技术上相对复杂且制作周期较长,尤其是游戏类的互动视频新闻。这就导致制作速度很难跟随时事新闻的发展,面对突发性新闻,互动视频的形式几乎无法适用,只能在事件发生后,制作出回顾事件的“爆款”。其次,互动视频中往往更注重事件的冲突性和八卦细节,如果把握不好娱乐化的度,一昧迎合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容易侵蚀新闻真实性。机遇与挑战共存,只有把握好互动视频技术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平衡,才能发展的更长远。

猜你喜欢
视频新闻受众
对移动新媒体时代网络短视频新闻的发展探索
短视频新闻如何把握视角、视觉、视野、视界——重大主题报道研修班培训心得
纸媒转型短视频新闻传播的现状、效果和趋势分析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视频新闻如何引爆社交媒体?——来自英国和西班牙新闻编辑部的经验
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共情——从一则视频新闻的传播看融媒体的变与不变
从媒介融合角度浅谈网络视频新闻的发展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