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玉
(伊春职业学院 黑龙江 伊春 153000)
新媒体背景下的声乐教学模式,是现代媒介形式及信息技术与传统声乐教学纵深融合的产物,其保留了传统线下声乐教学模式的教师主导优势,又充分发挥了现代媒体、信息技术在信息双向交流、交互式传播、动态化生成等方面的作用,在课堂时间与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将更为丰富的声乐作品、更加广阔的声乐表演平台、更为多元的声乐交流主体引入到声乐教学中,拓展了学生的声乐艺术视野,激活了课堂氛围,延伸了课堂效果,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对于学生当下学习及未来发展大有裨益。笔者对新媒体背景下的声乐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总结出新媒体背景下声乐教学迎来的机遇,探索出适应新形势的声乐教学体系。现对笔者实践经验进行分享。
新媒体是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亦被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解构了传统媒体信息传输的中心地位,打破了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壁垒,转变了人们接收、浏览及发送信息的习惯及方式。综合来看,新媒体背景下社会信息格局呈现出如下态势:其一,多元交互。即传统媒体背景下原本处于信息被动接收地位的受众可以实时化参与到信息制播的全过程中,赋予大众更强的信息自主权。其二,高速传播。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可以通过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通道进行广泛传播,社会信息传播速度与密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各领域信息更新速度也显著提升。其三,移动化。即可以满足人们碎片化、实时化信息需求,全天候传递信息并具有精准性的特点。由此可见,新媒体为知识信息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声乐教学领域若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便可以实现质量与效率的“双提升”。
基于对新媒体背景的分析,结合教学工作经验及教学改革要求,总结出新媒体背景下声乐教学模式改革迎来的机遇,具体如下:
在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下,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往往来源于教材,一方面,教材内容局限性较大,侧重于对声乐理论知识与技巧的呈现,忽视声乐艺术的文化价值,不利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教材内容滞后性较强,不能与声乐艺术市场、学生差异化需求对接,导致教学实效性偏低。而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中不仅存在大量优质的声乐教学在线资源,而且有声乐艺术家、热爱者们录制的演唱示范视频、作品表演视频及谱例分析视频,以及各大艺术团体的声乐表演视频等,这些资源中蕴含着先进的声乐理论与前沿的声乐市场需求信息,并且隐含着当代受众的审美观点、精神文化追求等。教师根据学生当前的声乐演唱水平、个性化学习需求及动因、性格与兴趣取向等整合与教材内容、知识模块相契合的在线资源,在教学中适时投入资源并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模仿或鉴赏、评论,可以扩大课堂知识容量、拓宽学生声乐艺术视野,使学生在声乐学习中主动汲取知识,提炼终身受益的艺术素养。可见新媒体背景下声乐教学对在线资源的整合可以扎实推进教学内容改革。
教法改革是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下,以声乐理论知识及技能为本位,以教材及教师为主导,机械性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培育学生声乐演唱实践能力,学生仿佛跟随教师行走在狭窄的知识通道中,既不能对教材及教师的观点提出疑惑,又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与技能,弱化了学生学习声乐的主动性及创造性。新媒体最为显著的优势便是交互性,反映在声乐教学方法上便是以师生、生生、学生与教学媒体间的深度交互作为知识建构的主要渠道,学生在学习中拥有高度的主动权、自主权,可自由展现自身的声乐感知力、实践力与审美力,调整自身的声乐演唱方式、声乐表演姿态,并且根据自身对声乐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在演唱中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融入个人思想与真挚情感。教师则发挥自身主导与引领作用,以平等对话、点拨释疑等方式纠正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偏差,这样既可以高效达成教学目标,又能够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教学评价由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构成,当下,在终结性评价上声乐教学主要采用理论知识考试、声乐演唱评比等方式,但在过程性评价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忽视学生的课堂积累与课堂表现,以及课后的自主探究。学生在考试前记忆理论知识,对演唱技能进行“突击”训练便可通过考核。在此种评价模式下,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开拓进取的品质、创新实践的动力。新媒体为声乐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学生学习信息的收集提供了多元化渠道与多样化技术,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媒体后台数据实时了解学生对声乐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学生自我录制并上传声乐演唱视频实现动态化评价,再通过组织开展与声乐演唱及表演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探究活动等延伸学生的实践空间,使学生获得充足的实践机会。且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可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不足,产生学习与实践动因,对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大有裨益。
鉴于新媒体特征及声乐教学模式改革迎来的新机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将声乐教学推向更高的台阶。
声乐教学囊括声乐理论知识、演唱技巧、作品鉴赏等多部分内容,且均以基础为导向。现行声乐教材虽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及局限性,但契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符合基本的声乐理论要求。为此,教师需立足教材、面向实际,以基础为导向广泛整合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为声乐教学内容改革奠定良好基础。其一,从国家优质教学平台上整合资源,围绕地域特色、学校特色筛选资源,保证所获资源与学生实际、教学需求对接;其二,从网络上整合优秀声乐演唱者的演唱示范视频,将其作为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载体,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掌握多元化声乐演唱技巧;其三,整合优秀的、蕴含中华民族特色的声乐演唱作品,将其转化为鉴赏素材,让学生在集体讨论或合作交流中品悟作品内涵、作者思想情感,以此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为学生声乐学习与演唱实践奠定基础。
预习是学生初步认知声乐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借助新媒体的移动性优势将理论知识学习置于课堂教学之前,可以缩短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时间,为学生提供更为充足的探究、思考与实践的机会。当前适用于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教学媒体与媒介形式十分多样,如微课具有内容精练的特点,可囊括一至两个声乐理论知识点,学生自主预习难度较小;再如在线测试教学软件可以考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不足;此外还有云班课等新型教学媒体可以实现课前预习心得分享、疑惑及问题初步交流等。教师将带有微课及在线测试题的导学案经云班课等平台发送给学生,学生记录预习中的问题及疑惑,教师总结学生共性问题,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或是组织集体讨论请学生自主解决共性问题,或是以示范等形式讲解问题,无论何种方式都能够实现师生的有机交互,且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敢于表达个性观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适用于新媒体背景并符合教法改革基本要求的声乐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其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指将学生的学习内容转化为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任务完成路径。如在声乐理论知识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此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散学生思维。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作为主要线索,通过层层设问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的教学方式,在演唱技巧讲解或作品分析时教师都可以运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使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推动学生的自我反思及自我超越。情境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引入符合学生认知的生活化场景,如在声乐演唱实训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呈现作品视频,丰富学生视觉、情感与审美体验,使学生在情境的带动下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达到寓情于声、声情交融的演唱效果。
实践是声乐教学的核心,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开放的学习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例如以重大节日与纪念日为契机,引导学生与乐队合作排演声乐节目,使学生在声乐演唱实践中受到心灵的启迪、精神的感召与文化的浸润。再如教师定期向学生推送有关声乐理论、声乐表演的文章、视频等,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思考如何以声乐演唱完美诠释作品。除此之外,教师需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实践的全过程中,以总结性、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现有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从而有效延伸课堂教学效果。
新媒体具有多元交互、高速传播及移动化的特点,为声乐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及更加便捷的教学评价渠道。为保证新媒体技术应用效果,教师需以基础为导向广泛整合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以自主为前提科学组织课前预习活动,以交互为要点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以实践为核心延伸课堂教学效果,进而扎实推进声乐教学模式改革。